導讀:大音希聲,大象無形,真正的高手往往不顯山露水。真正的努力,不是比誰把自己虐得更慘,不是比誰花更多時間,花更多錢,也不是比誰能進行更多的項目,而是找到合適的方法,拋下雜念,全身心地投入去做一件事情,多思考,多總結。
這是一個激蕩人心的時代,也是一個讓人焦慮迷茫的時代。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感覺:每一天都像在打仗,但是好像看不到什么東西。
每天熬夜加班,怎么老板還是不滿意?每天去健身房怎么體重還是不見減少?我明明備考了好幾個月,但是現在做題還是腦子一片空白。
人難免會放大自己的付出,自己凌晨2點睡,早上八點站在辦公室門口,努力的過程就能感動自己。可如今,都是以結果為導向的時代,只有成果出來,別人才會有興趣,看你背后的努力。那如何改變有投入卻沒有產出的困境?
一、告別空泛的計劃,目標量化,行動要有目標感
首先,將你想學的東西最量化,要做到什么程度,取得什么樣的成績,一定要有個標準,保證用最輕松不費力的方式來重復它。
在目標的牽引之下,集中精力、匯聚資源去努力,在意識上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并在行動上心無旁騖、朝它靠攏定期檢測自己獲得了什么。
二、目標落地
你從早忙到晚,卻覺得自己什么都沒學到,什么都沒完成。學的東西,要立刻檢測,檢測自己能否自己表達出來,檢測自己是否會做題,檢測自己自己能否輸出,利用學到的知識,去幫助別人解決問題。一切不以檢測/輸出為目標的努力,都是白費。對于真正的勤奮來說,再功利主義也不為過。你要看到反饋,沒有反饋的學習,不叫學習。
三、拒絕自我感動,不做形式主義
當你為某個目標,付出了一些表面的努力,甚至預想了宏偉計劃的畫面,就往往把自己感動壞了,感覺自己已經在變好了。最典型的就是,你對知識潮流敏銳,邏輯思維的語音一天不落,插座學院每篇必讀,忙于穿梭于各互聯網創業訓練營,動不動就用微信來掃一掃,自以為與各種大咖建立了連接。
你做完了以上所有事,你會如愿得到你想要的結果嗎?或者你有認真考慮過結果是什么樣子嗎?這才是問題的關鍵所在——我們討論的絕不是“勤奮的姿勢”,而是“勤奮所帶來的結果”。學習英語前,先下載一堆英語資料,亂定好多學習計劃,下載了好幾個學習軟件;想要健身,跑鞋買起來,健身卡辦起來。而單單是這些收集資料、收藏文章和買裝備、辦卡報班的行為,可以給自己一種「我很努力」的感覺。這些東西讓你有了變好的基礎,就在眼前,觸手可及,這已經足夠安慰你。
但真正的勤奮,不需要展示給任何人。大音希聲,大象無形,真正的高手往往不顯山露水。真正的努力,不是比誰把自己虐得更慘,不是比誰花更多時間,花更多錢,也不是比誰能進行更多的項目,而是找到合適的方法,拋下雜念,全身心地投入去做一件事情,多思考,多總結。
2019年過完了一大半,距離管理類聯考也僅剩120余天,在備考黃金期,不要讓無效努力只感動自己。從今天起,認真制定接下來的備考計劃,每天按計劃執行落實復習任務。2019年,讓聯考考試成為自己繼續進步的磨刀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