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很多商學院的提前面試已經開始,然而,考生們在申請時該如何選擇?哪所學校更適合自己以及投什么項目?這些都是讓考生頭疼的問題。
擇校是一個大工程
現在商學院數量眾多,可供考生選擇的機會變多了,但現實情況是,很多考生沒有時間和精力一個院校一個院校地去查詢情況,也沒有時間去參加每個院校的宣講會,導致很多考生選擇院校時很迷茫,甚至沒來得及好好思考比較就報名了。所以要讓申請人了解最新的官方資訊,申請人要根據這些信息來選擇精準的院校。
如何擇校?
每個人都希望拿最少的學費去讀最好的學校,作業還不能多,但凡事不能講究兩全。符合所有人都期望的選擇標準肯定不會存在的,那么我們的選擇標準就應該調整為:哪個最適合我?該如何擇校?
首先要考慮自己目前的狀況,思考以下幾個問題:
一、選擇全職還是在職?
全職課程更適合年齡沒過30、或者30才出頭,工作經歷在3-6年的人。這有利于轉型,并為管理崗位提升創造可能。國內外都有較短的全日制MBA課程,1年或1年半。全日制學習是對校園生活的充分體驗,作為工作后再回校園的一種經歷,是人生不可多得的難忘的回憶。
在職讀書機會成本小,工作和學習兩不誤。但若要照顧家庭,帶大孩子,壓力和強度可想而知。不過,一個充實的學習經歷足以彌補所有的付出,也能充分調動個人潛能。時間管理、壓力承受、耐力等都會有長足的提高。如果目前的工作特別適合你,公司內部未來前景也不錯,還是要選擇在職MBA,邊學邊用,活學活用。
二、出國還是留在國內?
如果你想要去海外發展,并且實力相當,那么就可以選擇報考國際上的MBA項目,如果你很明確,畢業后想在中國發展,可以優先考慮國內MBA。國內目前高品質MBA項目越來越多,有參考國際標準考試入學的,有需要聯考的體制內院校,也有一批不必參加聯考,需要參加院校考試,更注重工作經驗和面試的自主招考的國際項目(有中外聯合辦學和海外名校國內獨立辦學兩種形式,畢業獲得的學位也是國家承認的MBA學位)。他們都會給學生帶來更清楚的管理思路和更穩健的職業規劃。
考生如果對自己的英語有信心,而且未來職業發展也偏向外企、民企、國有企業海外業務,那么自主招考國際MBA是值得投資的,繞開紛繁的考試、躲開頗有局限的報名制度、直接用英語上課、師其所師。但是一定要分清良莠。
當自己的大致方向思考清楚后,就根據自己的職業規劃更加細致地分析院校特色與實力。
1、根據MBA項目選擇院校
在各大院校開辦的MBA專業里會劃分不同的學習方向,比如金融、期貨、傳媒、大數據、房地產等等,但并不是所有
MBA院校開辦的方向都一樣,所以大家在選擇
MBA院校的時候,可以根據MBA招生方向進行選擇。
2、根據院校檔次選學校
目前,MBA院校可以分為四個階梯:對于MBA,更多的是要看其認證、相關排名以及校友資源。綜合考慮:
聯考類MBA院校分為四個階梯:
第一梯度九校聯盟、34所,第二梯度985、211院校,第三梯度雙一流,第四階梯其他。如果你的能力過硬可以考慮九校聯盟,以此類推。
免聯考MBA分為三個梯度:
第一梯度是中歐長江免聯考MBA、EMBA的項目都是上海最頂級MBA/EMBA項目,價格昂貴,一般學費在60萬左右,2年制;
第二梯度,中外聯合辦學項目,有上海交大-法國KEDGE商學院聯合辦學的MBA項目,學費35.8萬,上海國家會計學院-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聯合辦學的EMBA項目,學費42萬。適合人群:外企中高層、英語基礎好,費用和時間都允許的學員。
第三梯度,中外聯合辦學和海外名校國內獨立辦學都有,這類學校學費在10——20萬的之間。適合人群:時間比較忙、沒有時間和精力參加聯考但是想學習的人群,利用MBA平臺結交高端人脈的學員。
第四梯度,其他
3、根據就業地區選擇院校
MBA教育在中國的重心,只在京滬和長三角,這里有國內最好的商學院,最優秀的考生,以及最優質的社會資源。這是由經濟環境和人文環境共同所決定的。本地沒有MBA名校,本身背景優勢不明顯,精力有限。但是有MBA需求。這類同學還是可以考慮在上海北京等地的優質MBA班名。
MBA學歷不是一個人進入新的行業的必須品,但一定會是一項非常好的投資,前提是我們能夠進入一所優秀的商學院攻讀M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