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MBA報考測評申請中......
說明:您只需填寫姓名和電話即可免費預約!也可以通過撥打熱線免費預約
我們的工作人員會在最短時間內給予您活動安排回復。
導讀:創業者千千萬,他們更多的是想找尋一種自由,都說給別人打工不如給自己打,那么MBA對于創業者的幫助到底有多大呢?
創業者千千萬,他們更多的是想找尋一種自由,都說給別人打工不如給自己打,那么MBA對于創業者的幫助到底有多大呢?
一、MBA提供的不是「基礎」商業知識。
MBA學生背景各異,所以一年級大家都要上必修課,這些必修課是夯實商業基礎知識的。之后是需要上選修課的。
大家當然都很熟悉必修課和選修課的概念,但你們可能沒有意識到,MBA選修課范圍還是挺廣的。MBA,選修課差距可以達到100%。
常常會有人問,我未來想去做金融,是不是讀一個金融碩士比讀MBA更好?我未來想去做marketing,是不是讀一個marketing碩士更專業?我本科專業就是business,是不是MBA就根本不需要再學了?
不是的。上面的每一個問題,都要個案處理,看你在人生的什么階段,目的是什么,來決定更適合什么項目。但覺得MBA不如某某專業的碩士,太過一刀切了。MBA的資源其實非常豐富,換句話說,你在MBA,也可以選擇一個「專業」,在這個方向上讀得更「?!?。
說回到創業。在「扎實的商業系統知識」外,你還需要學什么?
如何融資?如何對自己創立的公司進行估值?MBA有各種估值和融資課。
了解投資人們都在考量什么?MBA有VC和PE如何篩選標的、如何進行投資的課。
如何開發一個產品,建立最有效的開發或生產流程?在產品的各個不同周期階段如何定價?如何建立自己的品牌?如何獲取第一批客戶?創業過程中可能會遇到什么困難?常見的陷阱有哪些?
你都能找到相應的MBA課程。
很多人以為MBA是一個「什么都沾一點但什么都不專」的項目。那得到非常專業的地步,很多人心里的「專業」,其實是「想學會怎么做好這件事」的意思,從這個角度來說,MBA絕對夠專了。
二、MBA學的不是「理論知識」。
和其他項目相比,MBA的實操性十分突出。
這來自兩個方面:一方面是MBA著名的「案例教學」,另一方面是你的同學。
案例教學是MBA的靈魂。哪怕不是100%案例教學的學校,也有60-70%的課是采用案例教學的。這種方式就使得MBA的課程能與時俱進,而MBA也確實是最追求熱點的項目。從百年老店為何屹立不倒,巨頭是如何成長到今天,到全球目前最炙手可熱的商業模式,商業創新,都會出現在課堂上。
案例教學的另一個特點是非常具有實踐性。教授們不是直接給你答案和講義,而是需要你自己去對案例進行分析,在課堂上討論,在這些交流中獲益。因為案例都是真實的,你們所借鑒到的就是前人已經實踐過的東西。他們遇過的挑戰,踩過的雷,他們從豐富的實踐中總結出來的經驗。
不一定所有的經驗都是針對創業的,但,對創業都有借鑒。
也許你學到的是一家巨大的公司如何優化它的流程,那你在初創公司的時候,就可以先一步把流程設置好。也許你學到的是一個大型機場如何設計布局、關卡,避免瓶頸的存在,同樣的道理也可以用在你管理自己的時間、任務、公司發展順序上。也許你學到的是星巴克是如何成功的,那你可以學到如何找到消費者真正的痛點。
和案例教學相輔相成的,是你課里課外和同學們的交流。
幾乎每堂課都有項目,每個項目都有小組,大部分的作業都需要以小組的形式進行。你每天不是在和同學們討論的過程中,就是在去和同學們討論的路上。由于MBA十分重視多元化,你從同學身上學到的,可能比從教授那里學到的更多。
可能有前麥肯錫,前律師,前投行家,前可口可樂營銷經理。我們做一個模擬創業項目,就能學到麥肯錫的分析框架、法律方面的注意點、融資和估值、產品的營銷和定價以及分銷網絡的建立。而這些都不是理論,是他們分享的真實經歷:他們做過什么是work的,什么是fail的,什么是公司外的人很難知曉的。
很少有其他機會,能讓你跨行業、跨職能,進行這么深入的實操性交流和學習。
除了案例教學和同學間的交流,商學院們還有非常豐富的實踐項目,semiars,論壇,practitioners,務求把你包圍在最新、最實用的經驗和信息交流中。
案例教學、同學討論、實踐機會,給予你的不僅僅是借鑒,更是參與其中所培養出來的軟技能。就以Ross為例,我們有Sttory Lab,教你怎么向消費者講你的故事;我們有Risk Management的模擬商戰,讓你作出比如「你在菲律賓的化工廠爆炸,化學氣體擴散至居民區,記者堵在你公司門前,5小時后要開記者發布會」,或者「你最大的工廠突然開始全體罷工,不在10小時內解決你下一筆訂單就來不及」這樣的緊急決策;我們有MAP項目,讓你去給愛爾蘭的一家online dating公司決定下一步是要以會員收費制,還是做成社交平臺收取廣告費為商業模式。
與其說MBA是自己去學知識,不如說,MBA是給你一個由教授、經驗豐富的從業者、背景各異的同學織成的知識、信息、talent網,然后通過大大小小許許多多的演習,讓你學會如何利用身邊的這些資源,把事做成。在這個過程中,你自己的信息儲備、軟能力、視野,也就自然而然得到了提高。
三、MBA學的不僅僅是「知識」。
你在演習中學會的,不是某一件事怎么處理,某一個問題怎么解決,而是未來碰到新的挑戰和問題時,你會怎么做。
你在MBA的大量networking中,收獲的不僅僅是人脈,而是人脈的建立過程,溝通手段。
你從課堂上學會的,也不僅僅是這門課的知識,而是通過為案例分析提前做的功課、課前課后的討論、豐富的真實案例,掌握的快速學習新知識的方法,建立的學習能力;
還有,MBA從申請開始,就是一個需要你不斷挖掘自己,反省自己,重新審視自己的過程,這個持續了N年并且在過程中不斷被人挑戰打磨的自我發現之旅,其實才是MBA能帶來的最重要的東西:突破自我,不斷發現自己新潛能的能力。
綜上,有了MBA對創業有沒有幫助?有。就好象一個人赤手空拳打架,人家給你遞把趁手的砍刀。摸打滾爬跟MBA沒有沖突,只有相互增進裨益。當然,要忌諱的是有了刀反而不愿意再拼命去打架,有了school smart就紙上談兵不去積累street smart。
如果沒有讀MBA你還會創業嗎?創業不易,沒有人敢保證沒有MBA就不能創業成功,無論遇到什么情況,都對未來的成功,乃至具體的路要怎么走,一直持有信心。
并不是所有人都需要一個MBA。很多人創業需要的是一個機遇,一個特殊的人脈。也有很多人靠的是個人能力、dedication、努力。自己創業摸打滾爬出來的體驗,可能是任何項目都沒法教的。
但問這些人,如果憑空給他們加持MBA培訓能帶來的一切(不需要投入時間精力就有的那種),會不會對他們創業有幫助?答案應該是:會。
所以這不是一個MBA到底對創業有多少幫助的問題,而是當下的你,有沒有足夠的積累、資源、信心,踏上創業之路,至少先去試試的問題。
如果有,先做了再說。
如果沒有,MBA給你的培訓、人脈、自我提升,可能是更穩妥的,向創業這個目標靠近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