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當今中國正處于飛速發展的狀態,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的經濟形態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相應的,中國人在擇業、就業等一系列職場觀念上的變化,也是對經濟環境巨變的映射。
當今中國正處于飛速發展的狀態,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的經濟形態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相應的,中國人在擇業、就業等一系列職場觀念上的變化,也是對經濟環境巨變的映射。人們的職業觀,是在長期的生產勞動和就業實踐中逐步形成的,并隨著社會的發展變化而做出相應的反應?;仡欀袊母镩_放的40年歷程,我國的職業觀基本可概括為以下幾個階段。
一、變化中的中國,變化中的職業觀
1、追求“鐵飯碗”的60后和70后
在當時的社會意識形態下,在擇業觀上他們更加偏重于傳統訴求。一份工作“是否穩定”成為他們擇業的重要準則,因此,事業單位自然而然的成為了工作首選。
2、積極奮進的80后
伴隨社會經濟的發展,生于80年代的他們,薪資和發展成為權衡工作的重要砝碼。作為當下社會的中堅力量,他們在職場中更多呈現出的是拼搏與向上的奮進姿態,這一點在80后的MBA人群中尤為明顯。
3、更多機會的90后
被譽為千禧一代的90后,在就業中更愿意多嘗試、多鍛煉。“求穩”——這一父輩們秉承的觀念,已逐漸被他們打破,專注于從事自己感興趣的職業上。在就業過程中,他們更加愿意遵從自己的內心。
二、新意識形態下的職業觀
作為當下職場的生力軍,90后又一次因為“高離職率”、“一言不合就辭職”等等職場高頻字眼進入大眾視野,是什么導致90后這群年輕人的職場觀念發生如此巨大的轉變,它們背后的社會原因又是什么?
1、相對輕松的成長環境
相比較于父輩,90后的成長環境更加優越,更加輕松。對于追求個性獨立和生活品質的他們而言,工作不再是唯一目標,一邊工作,一邊學習,一邊物色更適合的就業方向,影響了90后在職業觀念上不受羈絆、隨心所欲。
2、豐富多樣的經濟環境
隨著經濟不斷發展,現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有了更加寬松、更加豐富的市場經濟形態?;ヂ摼W經濟催生下的“網紅經濟”、“云經濟”等對年輕人更有吸引力,傳統意義上的就業模式,已不再是他們的就業唯一選擇。
在回顧了中國近幾十年的職業觀念轉變和當下年輕人職場觀的分析后,作為企業管理者,企業的中堅力量,企業的中高層又具備了怎樣的一種職場觀呢?
三、MBA人群的職業觀
對于MBA人群而言,他們見證了社會的變遷,經濟浪潮的洗禮,常年的工作經驗造就了他們在職場上的“全能形象”。當然,這種形象離不開他們對于職場的工作熱情和人際交往等多方面的長期經營和努力。
1、不斷探索與提升自我
縱使是企業的管理層,也不免會經歷職場生涯中的“瓶頸期”。作為企業中堅力量的MBA/EMBA人群,在此時,往往會選擇自我充電,通過各種方法迫使自己迅速地適應工作環境、公司變化乃至市場經濟的轉變。
2、目光的長短決定格局
不以“打工者思維”來框定自我,是MBA/EMBA人群對待工作的態度。雖然工作的本質是個體付出的勞動,與薪酬之間的交換,但是工作帶來的價值不僅僅是一份薪酬,收獲的人脈資源、工作經驗、工作能力等等都是在工作中獲得的個人成長。教授們給予了同學們這樣一種理念——所有問題的答案都并非唯一。教授們會引導學生用一種辨證的、帶有批判性的思維方式去思考問題,而在這個過程當中,無形中也會讓學生對于多元化的觀點接受度更高且更包容。讓同學們更加透徹地明白不以既得利益去衡量工作的價值,否則就無法看見自我成長的重要性,從而失去了工作的價值。
3、專注細節終得成就
不放過任何一件小事,是眾多MBA/EMBA人群在工作中又一重要的習慣。從對業務流程的悉心梳理,到對待客戶的耐心溝通,看起來瑣碎的工作日常,卻是每一個MBA/EMBA人眼中不可錯過的細節。相較于初入職場新人“小事不想做,大事不會做”的職場觀念,反而更加樂意于去了解每件小事。因為只有真正了解了每件小事,才能洞悉到其背后的大道理。只有將企業運作的每一步都了然于胸,才能更好地推動企業的成長,也讓自己進步。
4、更加明白身體是革命的本錢
良好且規律的作息是MBA/EMBA人群必備的工作法則,因為作為企業管理層的他們更清楚,沒有健康的身體和充沛的精力作保障,付出再多的努力也只是階段性的,無法持久,不能為企業的發展持續助力。職業生涯就是一場漫長的馬拉松,良好的耐力和持久性才是拼搏的籌碼。壓力是前進的動力,但是學會釋放壓力,更能推動前行的距離。MBA同學會也經常組織各類課外交流活動,豐富同學視野的同時,舒緩壓力,并且從彼此身上汲取長處,促進自我的發展。
5、找尋職場中的最大公約數
職場的人際關系尤為重要,但也因各種各樣的原因避免不了沖突的發生。職場上的沖突往往有兩種:性格沖突和利益沖突。縱使是具有一定工作經驗的MBA/EMBA人群也難以避免這兩類問題,但是他們卻有著高明的化解方法——尋找利益的最大公約數,共同的利益往往會在很多時候化解彼此之間的矛盾,甚至于增進彼此之間的相互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