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MBA報考測評申請中......

說明:您只需填寫姓名和電話即可免費預約!也可以通過撥打熱線免費預約
我們的工作人員會在最短時間內給予您活動安排回復。

導讀:馬云就站在人群中間。

湖畔大學三期開學大課的課間,馬云自在地和身旁人聊天,并沒有學員刻意上前攀談,一切都很自然。幾個小時之前,開學典禮結束,院子中間擺起了長長的流水席,湖畔大學三期所有學員在此共進午餐。午飯接近高潮,院子里越來越熱鬧,學員們樂此不疲地相互合影,沒人注意到,幾米開外的二層露臺,馬云、馮侖、郭廣昌、史玉柱等人正在悠閑地喝茶。

 

在開學典禮上,史玉柱帶著墨鏡,靜靜坐在后座,前一天他剛剛為湖畔學員上完一課。在那堂課上,阿芙精油創始人孟醒聽得很激動,他曾是史玉柱研發的《征途》游戲的忠實玩家,當年《征途》的版本更迭速度之快,細節之精良令他嘆為觀止。趁課間休息,孟醒問史玉柱,他是怎么指揮團隊做到的?畢竟,他那時已經遠離了編程,也不會美工,甚至連真正的“游戲主策劃”都不是。史玉柱答道:“我當年每天玩《征途》十幾個小時,而團隊每一個成員都知道,我醒著的時候都在游戲里,任何瑕疵都逃不過我的眼睛,所以他們只能全力以赴,在我發現前,把問題解決掉。”

 

湖畔大學的課堂非常開放,開學大課后的提問環節,有些學員的提問頗為尖銳,即便涉及與微信支付的競爭等話題,馬云也都坦率做答。

 

“咀嚼傷口”

 

過去的兩年,互聯網行業暗流涌動,以湖畔一期為例,有超過三分之一的學員在事業上都有了重大的變化,汽車之家的CEO秦致也曾經歷關卡。

 

整個2016年,關于汽車之家私有化之爭的新聞不斷出現。澳洲電訊把汽車之家近48%的股份賣給中國平安,就在同一天,汽車之家管理層聯手多家機構進行反擊,共同提出一份不具約束力的收購提議,提出以每股31.5美元的價格收購汽車之家的全部流通股。至此,圍繞汽車之家私有化的內部斗爭越打越烈。而一年前的這個時候,秦致正在為管理發愁。他曾問馬云:“我們企業要發展,不可避免地要做業務調整、組織機構調整、人員調整,有些朋友可能就不能適應這個變化,但都是一路走來很要好的兄弟,要不要讓他們離開?”

 

馬云給出的回答是:“企業家身負重擔,充滿了荊棘的,甚至對于個人來講沒有什么回報,所以創始人沒必要把所有人都綁死在這輛戰車上。如果有一些高管離開后能夠有一些財務上的回報,可以享受生活,對自己應該是一種安慰。創始人要做的就是繼續往前走,去尋找那些和自己有共同夢想的人。”

 

到湖畔上課時,這個問題已經困擾秦致很久了。汽車之家上市后,伴隨著公司業務不斷壯大,公司順理成章地引入了部分職業經理人和經驗豐富的業內人士,很多高管認為,這會對公司原有的企業文化和“夢想”造成沖擊,不斷有高管找到秦致抱怨,最后秦致自己也開始有疑惑。

 

現在,作為公司CEO的他,可能也不得不放手了。在今年的課堂上,當再次進行失敗案例的復盤時,面對學員之間的討論,秦致難掩失落,他說:“我其實挺有共鳴的。”

 

易到用車創始人周航作為學員代表,在三期開學典禮上發言。彼時,他被傳即將離開自己親手創立多年的公司。后來,周航覺得,創業從某種意義上,很像一場跳高比賽,如果你只是以挑戰為目的,那這樣的創業,可能它的終極宿命,就像跳高比賽一樣,可能就是失敗。周航說,失敗就是創業的一種宿命,是一種不可避免的東西。如果我們認為失敗不可避免的話,那我們首先要做的是面對失敗、接受失敗、解決失敗、放下失敗。“我們怎么才能更好地前行呢?我們咀嚼過去、舔這個傷口的目的是為了對這個世界,對商業也好、對人生也好,有一個重新的理解。”他說,湖畔這兩年幫助他更好地理解了失敗。

 

微微拼車創始人王永也一樣,提起微微拼車的興衰,他說:“我們用3個月的時間,從30人增長到300人,又用3個月的時間,從300人裁員到30人,如今回頭看,當初的一切都很瘋狂。”

 

倒是馬云在開學時的一段話給了王永一劑強心劑:“所有的失敗都是最佳的營養,這是心態。你怎么看待這個失敗,你怎么跨過這個失敗。我到今天為止,阿里巴巴很大了,未來是不是一馬平川,企業越大,碰到的困難越大。我們有五億多用戶,在整個體系管理過程中,我不斷去思考別人在這個關鍵時刻是怎么跨過去的。”

 

湖畔招生已經進入第三年,這些經歷過失敗、正在經歷失敗和未來可能遇到失敗的人,開始進入一個自我學習的過程。對于他們而言,迫切需要一系列的重新理解學習,包括重新理解領導力、理解競爭、理解創新、理解組織。

 

今年湖畔大學收到了一萬多份入學申請,校董們第一輪篩選了1080位,約談走訪了400位,留下79位面試,最后只錄取了44個。湖畔大學對于“失敗教育”的決心由來已久。

 

“馬云最早在阿里內部也講過,我們將來會寫一本‘阿里犯過的一千零一個錯誤’,拿這個跟大家真正分享,這才是寶貴的財富。所以從馬總開始,馮侖也來講自己所犯的錯誤,史玉柱也講他栽了多少個跟頭,我們發現這個效果的確挺好。然后我們就會有意地去找栽過大跟頭的,甚至是完全失敗的案例,鼓勵他們跟大家做分享。”曾鳴說。2017年4月,阿里巴巴集團宣布曾鳴將出任湖畔大學教育長,致力于在湖畔大學推行獨特的失敗教育。 “阿里巴巴的失敗”也曾是曾鳴在湖畔大學的第一堂課的內容。而在湖畔大學的教學理念中,對于中國的創業者,阿里巴巴的經驗教訓首先要透明,此舉意在培養出透明、有責任感且具備全球化視野的中國企業,以擔當未來30年的世界經濟。

 

在剛剛結束的三期課堂上,馬云就以阿里過去走過的彎路為例和學員們進行了分享。馬云舉例支付寶,騰訊的微信支付進入后對我們來講也是巨大沖擊,之前支付寶的發展可謂順風順水,這讓大家意識到,有一個巨大利好的同時也可能是一個巨大障礙。“在做支付體系后我們不知道對手會殺進來,從哪殺進來。所以巨大成功的背后一定有問題,巨大災難的背后也能把壞事變好事。面對天下任何一場巨大災難,創始人們先冷靜三天時間,思考如何把它變為好事。而我們看到利益的同時,要看到巨大成功的背后一定有問題。”馬云提醒在場的所有學員,遇到巨大的災難和錯誤時候,先想著如何把壞事變好事。 “犯錯不是為了未來不犯,而是克服困難。”馬云說。

 

新經濟縮影

 

湖畔兩年,大概能夠稱之為窺探中國商業的一個窗口。2015年3月剛剛開課時,湖畔大學的學員以互聯網新貴為主。2016年3月第二次招生,來自互聯網的學員比例就已大幅降低。到了第三期,44名學員來自近30個行業領域,其中只有不到1/3從事純線上行業。今年入學的44名學員,從事實體經濟的企業家明顯增多。他們分布在農業、制造業、零售業、新材料新能源、教育醫療行業,其中多位都是行業中默默的隱形冠軍。比如浩豐食品創始人馬鐵民,被譽為“生菜大王”,他的公司擁有肯德基、必勝客等知名餐飲品牌全年的生菜供應權,365天不間斷供應,如今每兩片生菜中,必定有一片來自馬鐵民的基地。曾獲“屠呦呦同款”國家科技獎、從科學家轉型企業家的俞德超,他創辦的信達生物制藥已在美國壟斷的全球生物制藥領域嶄露頭角。此外,居然之家董事長汪林朋、美年大健康董事長俞熔、敏實集團董事局主席石建輝、老板電器總裁任富佳,這些實體經濟領域的“老將新兵”,也都入選湖畔三期。以俞熔為代表的創業者,也同樣是長江商學院和中歐商學院的學員。

 

2016年12月,湖畔三期的面試悄然展開。一年前,那道知名的面試題“世界因我有何不同”被替換成為“我有什么,我要什么,我可以放棄什么”。短頭發的李懿是如果新能源創始人,面試她的是海底撈董事長張勇。張勇從事餐飲行業,對李懿在做的事情了解不多,張勇問她,新能源的革命什么時候能發生?李懿回答:“三年。”李懿說,因為自己進入到國內市場,使得革命提前發生。面試結果出來,李懿被錄取了。她說,張勇雖不清楚自己在做的事情,但是聽了她的描述十分激動,并且期待這一天盡早到來。這天下午,面試過半,馬云悄悄走進房間,沒人注意到他的出現。他聽完所有面試后,臨走前和現場的候選學員聊了足足兩個小時。在參加完湖畔大學招生面試后,馬云感嘆,中國不是實體經濟不行了,而是有些實體經濟由于缺乏開拓和創新精神而不行了。“我在湖畔大學看著那些年輕的企業家,他們的創新讓我無比感嘆。他們沒有抱怨,他們追求著增長。未來的三十年,我們會看到有更多新型的實體經濟誕生出來。”

 

2017年初出席浙商總會活動時,馬云提醒家族企業,要提早關注家族的二代接班問題,早接班、早做準備總比后面做好,尤其在經濟形勢不好的時候,人才體系的培養更是當務之急。入學的第三期學員中,有不少都是來自傳統家族企業的二代接班人。比如老板電器的任富佳、天士力集團的閆凱境、新鳳祥集團的劉志光、華仁再生能源的洪碧波、正大制藥的謝其潤、立白集團的陳丹霞等,他們均擔負著接手父輩事業后,領導企業完成轉型升級的使命。湖畔大學第三期學員平均年齡為39歲,最年輕的1992年,最年長的1964年。學歷方面,既有大批博士(10名)和博士后(1名),也不乏大學甚至高中還沒畢業就迫不及待投身創業的企業家。住百家CEO張亨德也曾是家族企業的接班人,后來他創立住百家,開啟和父輩們完全不同的創業過程。張亨德告訴《財經天下》周刊(ID:cjtxzk)記者,令他最受啟發的一節課是衛哲講述的,當時住百家想快速盈利,搶占市場份額,在從2B到2C的轉變中,從前負責阿里巴巴2B業務的衛哲給張亨德支了不少招。

 

湖畔 2.0

 

湖畔大學源自9年前馬云和朋友的們的不丹之旅。彼時,飛機上很多民營企業家的境況都非常艱難,途中大家偶然提及,要不成立一家專門培養中國民營企業家的大學吧。眾人一哄而上,馬云被推薦為第一任校長。當時在飛機上,這些民營企業家們討論的話題主要是:做企業越來越艱難。換句話說,民營企業的狀態永遠沒有好過。所謂的好也是跨過那道坎之后才覺得容易,吹牛的時候可以講,那時候厲害,但在場所有人心里都清楚,其實當時非常艱難, “今天是艱難的,未來依舊艱難”。馬云關心失敗。 “我的經歷,我看別人怎么失敗,為什么失敗,我花很多時間,把這些書拿過來,認真看,認真反思,你覺得這些愚蠢的問題是別人犯的,其實你也會犯,但是一旦這些事情出來以后你有一根弦跳起來,這個事情好像有點問題。”事實證明,這群民營企業家也確實為湖畔大學提供了長期支持。兩年來,共有7名校董、11名保薦人企業家、30名教授、45名創業者在湖畔平臺與企業家進行分享。接下來的三年,湖畔也會開啟企業家到學校任職的潮流。

 

為了馬云和企業家們的這樣一個想法,湖畔大學籌備委員會在籌備一期過程中共計拜訪了300多家企業。相比傳統商學院的體系化課程和師資,盧洋等一眾人的拜訪幾乎是兩眼一抹黑,除了情懷,誰都沒法再向候選學員提供更多細節。“其實我們首先做基礎的硬性條件的篩選,篩選完之后我們一定會去上門做一對一的溝通,這個溝通是一定會到他的公司去,其實我們要去看他的公司,其實也就是所謂的‘聞味道’,看整個公司員工的精神面貌和氛圍。” 盧洋說,“這個過程中,任何捷徑都是彎路。”

 

在對“企業家精神”的要求上,湖畔有明確的規定,學員必須創業滿三年,并提供完稅證明。湖畔大學教務長盧洋認為,湖畔在借此傳遞一個信號:想真正成為一家偉大企業,從第一天開始合法經營是一個最基本的底線。“馬云為這個事情做了很大的投入,比如說這個學校就相信使命、愿景、價值觀是企業真正長遠發展的必要因素,這個必然打上了馬云、柳傳志等這一批創始校董的烙印。這個我并不想避諱,但一個創業學院傳承企業家精神是天經地義的,而且我們認為這就是一個正向的東西。”曾鳴對《財經天下》周刊(ID:cjtxzk)記者表示,學校最基本的原則就是平等,教員和學員只是悟道有先后,甚至都談不上,只是各有所長而已,平等學習的心態最為重要。

 

曾鳴曾對《財經天下》周刊(ID:cjtxzk)記者解釋,為什么湖畔一開始就沒有定位在創業營類的培訓風格?就是想把整個氛圍提升起來,也是為了企業創始人長期的健康發展。 “我們也見過很多聰明的人,后來不知道哪去了,就是說企業家最終拼的是學習的能力。”相比其他商學院,湖畔大學請阿里的管理者、柳傳志、史玉柱等企業家講課,不僅更貼近現實,也更真實。與面對媒體和公眾不同,在這個封閉的空間內,這種企業家之間的交流顯得真誠許多,大家去偽存真,討論的都是真問題。在之前,湖畔大學的課程主體設置有相對清晰的三條主線。



一條主線是圍繞DT時代的商業是如何建立的展開。第二條是民企30年。第三條主線是百年系列。

 

而到了今年,在原有的教學基礎上,三期課程開始進行選修課和必修課的創新。湖畔有十幾門選修課,其中的一些是由七位校董教授的。讓企業家分享兩個小時很容易,但是讓企業家講一天的課其實非常難,不但要投入時間、精力,還涉及很多團隊的配合。企業家在湖畔這個平臺的傳承是不計成本的,這也成為湖畔教學中一個非常大的亮點。

 

此外,今年的湖畔三期選修課也嘗試把最新的思考、最前沿的實踐帶到課堂上來。同時,湖畔二期會形成真正的跨界融合,把真正的武術家、藝術家、頂尖醫生等各個領域里的精英請到課堂上,讓他們將取得的成就、經歷的人生痛苦選擇和成長感悟與湖畔學員進行分享。在短短兩年內,從湖畔首期上了第一堂課不知道下一堂課該上什么,到今天第三期開學時,已經排出了足足兩年半的課程。



接下來的三年,湖畔最主要的創新是在研究領域的創新,在教授的招聘方面也會走得非常快。曾鳴認為,最好的理論一定扎根于實踐,湖畔招的教授一定能夠在最前沿的研究領域開拓出世界級的新理論。 “在這樣一個社會大變革的時代,大家都能感覺到傳統理論已經不能符合今天的要求,湖畔有很大的機會,可能在理論上實現重大的突破和創新。”

 

“目前接觸的一些非常年輕的教授,也都表現出了巨大的潛力,我前天跟一個28歲的教授去聊,他之前在Google工作兩年,在Facebook工作兩年,今年才28歲,他很快會到湖畔來給大家上課。”曾鳴說,一批年輕有為的學者會是湖畔未來三年的新鮮血液。在課堂以外,湖畔大學也在探索更開放更包容的辦學模式,比如通過線上公開課、湖畔大學App、自制視頻節目等方式,為普通創業者提供參與湖畔大學知識創造和分享的途徑,以影響和幫助更多的年輕人。

 

2016年9月上線的“湖畔三板斧”音頻課程,已在喜馬拉雅獲得720多萬次播放。 “湖畔大學要做的是創業者的精神家園、終身學習的平臺和共同成長的社區。”曾鳴表示。創立伊始,湖畔就希望做一所世界級大學。兩年過去,它似乎已經邁出了其中的重要一步:第三期招生的錄取率是4.07%,全球競爭最激烈的斯坦福本科錄取率是4.4%,在這個維度上,湖畔錄取率全球第一。除此之外,有將近一百名教授和企業家在湖畔給學員做過分享,這個教師跟學員的比例也是全球最高的。據透露,現在已經有很多國外的企業創始人、跨國公司向湖畔提出申請,希望把自己公司中最優秀的年輕人、未來的CEO送到湖畔大學學習。

 

曾鳴表示,湖畔即將迎來它的“全球化”。“我們很快會接受全球的優秀創業者、企業家在一起上課,因為只有全球的思考、全球的眼光、全球的格局,我們這個學校才會真正全球化、面向未來。”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