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MBA報考測評申請中......
說明:您只需填寫姓名和電話即可免費預約!也可以通過撥打熱線免費預約
我們的工作人員會在最短時間內給予您活動安排回復。
導讀:國內高校EMBA項目多了一個強有力的競爭對手。芝加哥大學布斯商學院于近日宣布,該院香港校區的EMBA項目獲準可以招收來自中國內地的學生,明年6月該校區將迎來第一批來自中國內地的學生。
自從芝加哥大學布斯商學院在1943年開業界先河創辦EMBA課程以來,70多年過去了,EMBA項目課程的基本設置沒有發生大的變化。但是,芝加哥大學布斯商學院全球拓展副院長William.W.Kooser近日在接受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專訪時認為,今后幾年EMBA的課程模式以及行業結構很有可能會發生重大變化。
在Kooser看來,學校更加關注市場的變化、全球化和技術問題這三個因素是造成過去30年商學院發生變化的主要因素。而這三個因素,也將導致未來的商學院繼續發生變化。
隨著工商界需求的變化,商學院也要隨之進行適應。Kooser說,如果工商界開發出新的金融產品,學校要講這種金融產品;如果實體經濟發生變化,經歷了某種問題或者動蕩,學校也需要進行調研,教職員研究的成果也要拿到課堂來講。
“很顯然全球化對所有類型的大學都帶來極為重要變化,特別是對商學院。”Kooser說,世界上每一所商學院都認識到要培養自己的學生具有國際視野,為了實現這個目標,不同學校采取不同做法。Kooser說,布斯商學院的選擇是在世界三大洲建立三個校區。
第三個因素是技術。Kooser認為,技術帶來的影響可以體現在兩個領域:一是企業本身所使用的技術,大數據就是一個例子。由于現在就業市場對于大數據分析技能人才的需求增加,商學院必須在課程中安排數據分析。而從更廣泛角度來說,互聯網的到來也促成很多新的商業模式,譬如優步和Airbnb的共享經濟,商學院必須教授這種新的商業模式的課程;二是技術對于教學過程本身的影響,比如網絡教育。
商學院不斷在適應技術本身的變化以及由此帶來的改變,但是,Kooser強調:“我們也要提醒自己:不能盲目追求。一旦出現一個新的熱點,我們就跟蹤熱點,這是不對的。”
無論外界如何變化,“我們必須做好商科教育的基本工作。”Kooser解釋,一是學生要了解市場是如何運作的,二是要理解人們的行為,三是了解一個組織或者一個企業能夠如何有效運轉。所以,在布斯商學院,經濟學、心理學、社會學和數據分析是學生必修的基本課程,“即使基本概念相關的具體議題會發生變化,但是本質是永恒的”。
在EMBA課程里,這幾門課程占30%~40%的比例,這些基礎的理念、概念會延伸到其他的議題討論。Kooser說:“不管世界發生什么變化,這些基本的技能可以讓他們了解周圍世界,有能力提出正確的問題并且拿出應對之道。”
如何應對EMBA現在面臨的挑戰?
Kooser認為,首先,學校應仔細分析自己的課程設置情況,找到其中最薄弱的環節;其次,學校需要密切關注技術的發展,看是否能在傳統課堂上開設網上學位課程,或者開設慕課,或者技術輔助學習課程;最后,學校需要仔細評估自己的EMBA課程定位。
布斯商學院就作出了相應的改變。2013年,布斯商學院宣布,亞洲校區從新加坡搬到香港。2014年夏季,香港校區開始提供課程。
之所以作出這個決定,Kooser解釋,2010年布斯商學院新任院長要求對所有的項目重新評估。2000年成立的新加坡校區很成功,但是在評估中被認為多元化不足:學生中來自新加坡的比例很大,畢業之后留在新加坡謀求職業發展的比例也很大。
為了提高課堂的多元性,同時也希望更靠近中國和其他亞洲國家的重要企業――Kooser說,布斯商學院原來的重心是東南亞,后來想轉移到整個亞洲。“我們認為在全球重要的經濟和金融中心建立校區是比較好的選擇――北美校區在芝加哥,歐洲校區在倫敦,現在亞洲校區是在香港。”
而亞洲EMBA項目的市場規模相當大。盡管亞洲國家的很多高校都開設了EMBA項目,但也“留下足夠空間,大家可以共存”,因為“針對不同群體,不同高校開設了不同項目”。“我們認為無論是在商業之間還是商學院之間,競爭歸根結底都是好事,各個商學院可以相互學習,最終在這種情形當中受益。”Kooser說。
布斯商學院現有7名在職或前任教員獲得諾貝爾獎,而在芝加哥大學,這一數字加起來超過了90人。Kooser認為,芝加哥大學的氛圍就是能夠吸引并且留住世界上最優秀的教職人才。
芝加哥大學這種文化和傳統能否復制到香港校區?Kooser直言,想完整地復制到世界其他地方的難度非常大,也幾乎不可能。目前為止,布斯商學院香港校區能夠做到的是復制一些比較好的要素:本校區的教育理念,嚴謹的分析,課堂上活躍討論的作風,教職工對學生的高要求。
實際上,對于想報考布斯商學院香港校區的內地考生來說,“門檻”不低:與國外的商學院招生方式相同,內地考生要參加GMAT考試。此外,布斯商學院還要求學生提供上大學的成績單、用人單位以及他們雇主的推薦信、幾篇個人文章。同樣,EMBA項目也要面試考生。
而無論在全球哪個校區,布斯商學院都做到了統一的師資:全部師資人員總部都在芝加哥,他們會坐飛機前往香港和倫敦上課。此外,所有EMBA項目的學生都將花一些時間在芝加哥度過,譬如在香港為期16周的課必須有3周時間是安排在芝加哥。
三個校區EMBA招生規模基本一樣,每一個校區都是80~85名學生。Kooser也不否認,在頂級商學院讀EMBA的費用不便宜――香港校區的學費是120萬元港幣,“這是學生進行的投資,未來得到回報是投資的幾倍”。
最近發生了一件有意思的事情。Kooser說,在布斯商學院全日制EMBA項目中,創新和創業成為學生最關注的焦點。而以往,金融是排在第一位,現在金融只能屈居第二。
商學院的學生普遍關注創業話題。創業大潮席卷全球,許多商學院都增加了創業方面的課程,布斯商學院不僅增加了創業方面的課程,也成立了自己的創業中心。
Kooser表示,我們相信布斯商學院70多年前提出的EMBA課程概念,在未來70年中仍將具有強大的市場潛力和領導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