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MBA報考測評申請中......

說明:您只需填寫姓名和電話即可免費預約!也可以通過撥打熱線免費預約
我們的工作人員會在最短時間內給予您活動安排回復。

導讀:考研管綜邏輯中有這樣一類題目——關于爭論,這種類型的題目是對假設、支持、削弱、推論等等題型的一種綜合運用,所以相對而言是比較難的一種題目。

爭論往往就是因為雙方對對方所持觀點存在分歧而產生的,所以,辯論爭辯的焦點,也應該從分歧雙方都共同關注的、并且論證是從此出發(fā)的地方入手。也就是說,焦點爭論的雙方,并不是完全對立的,在爭論的同時也有共識。所以大家一定要了解,避免這樣一個誤區(qū)。

來看這樣一道題目:

張先生:“由于許多對農業(yè)和醫(yī)學有用的化學制品都取自稀有的瀕臨滅絕的植物,因此,很可能許多已經絕種了的植物本來可以提供給我們有益于人類的物質。所以,如果我們想要確保在將來也能使用從植物中提煉的化學制品,就必須更加努力地去保護自然資源。”

李先生:“但是,有生命的東西并非我們的“資源”,你所說的是一種出于自私的保護措施。我們應盡力保護活的物種,因為它們應當生存,而不是因為它們對我們有用。”

下列指明了張先生和李先生的分歧點的是( )。

A、通過開發(fā)人以外的物種以使人類獲益,這是否為保存自然物種提供了一個良好的理由。

B、保護植物物種所需費用是否超過了人工合成的化學制品的成本,這些化學制品原本可以從那些物種中提取。

C、人類是否應當阻止生命物種的滅絕。

D、人以外的所有物種作為自然資源是否具有同等價值。

E、保護自然資源是否明智。

這道題的答案為A,張先生和李先生在應該保護自然物種這個問題上的看法是一致的,這是二人的共識點;二人的分歧在于保護的根據(jù)和理由是不同的。 李先生并不贊同張先生的從“為人們所用”出發(fā)來尋找保護自然物種的理由,他的理由在題干中并沒有說明,但是提出了利用稀有和瀕臨滅絕的植物作為化學制品的 原料,這本身可能會使那些物種滅絕。

俗話說:“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其中的公說和婆說代表著不同的立場和評價事物的不同標準,而有理代表著某種論點的根據(jù)和理由。在這種情況 下,表面上看是不同的觀點之爭,而本質上則可能是不同的理由之爭。所以,解決這類問題,一定要找到影響的論據(jù)和論點分別是什么,然后再去對比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