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MBA報考測評申請中......
說明:您只需填寫姓名和電話即可免費預約!也可以通過撥打熱線免費預約
我們的工作人員會在最短時間內給予您活動安排回復。
導讀:焦點題型是很多同學比較擔心的題型,經常覺得選項模棱兩可,在兩個選項之間進行徘徊,又悲劇的完美避開正確答案,其實焦點題型規律性還是非常強的,掌握之后每發必中哦~ 第一原則:兩人相反觀點。 第二原則:若兩選項都是二人相反觀點,則選擇與第一個人的觀點相關的。
《往期回顧》 決勝MBA邏輯考點(二):負命題、矛盾關系
決勝MBA邏輯考點(一):推理規則、等價轉換
決勝MBA邏輯考點(三):真假不確定 N真N假
決勝MBA邏輯考點(四):形式邏輯—多考點+概念題型
決勝MBA邏輯考點(五):批判性思維—削弱題型①
決勝MBA邏輯考點(六):批判性思維—削弱題型②
決勝MBA邏輯考點(七):批判性思維—假設題型
焦點題型 A or B
2016-12-35.王研究員:我國政府提出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激勵著每一個創業者。對于創業者來說,最重要的是需要一種堅持精神。不管在創業中遇到什么困難,都要堅持下去。
李教授:對于創業者來說,最重要的是要敢于嘗試新技術。因為有些新技術一些大公司不敢輕易嘗試,這就為創業者帶來了成功的契機。
根據以上信息,以下哪項最準確地指出了王研究員與李教授觀點的分歧所在?
A.最重要的是堅持把創業這件事做好,成為創業大眾的一員,還是努力發明新技術,成為創新萬眾的一員。
B.最重要的是敢于迎接各種創業難題的挑戰,還是敢于嘗試那些大公司不敢輕易嘗試的新技術。
C.最重要的是堅持創業,敢于成立小公司,還是嘗試新技術,敢于挑戰大公司。
D.最重要的是堅持創業,有毅力有恒心把事業一直做下去,還是堅持創新,做出更多的科學發現和技術發明。
E.最重要的是需要一種堅持精神,不畏艱難,還是要敢于嘗試新技術,把握事業成功的契機。
【正確答案】E
【題型歸類】批判性思維——焦點題型
王研究員:最重要的是堅持精神,遇到困難時要堅持;
李教授:最重要的是敢于嘗試新技術,有些大公司不敢輕易嘗試的新技術是成功的契機;
二者的分歧非常明顯,即E選項。
A選項中“努力發明新技術”,
B選項中“敢于迎接挑戰”,
C選項中“挑戰大公司”,
D選項中“做出更多的科學發現和技術發明”
均與題干不符;
故正確答案為E選項。
注:此題選項結構為A或B,正確答案一定是A和B分別對應兩人的核心觀點或關鍵詞,進行一一匹配即可。
焦點題型 結論
2010-1-51.陳先生:未經許可侵入別人的電腦,就好像開偷來的汽車撞傷了人,這些都是犯罪行為。但后者性質更嚴重,因為它既侵占了有形財產,又造成了人身傷害;而前者只是在虛擬世界中搗亂。
林女士:我不同意。例如,非法侵入醫院的電腦,有可能擾亂醫療數據,甚至危及病人的生命。因此,非法侵入電腦同樣會造成人身傷害。
以下哪項最為準確的概括了兩人爭論的焦點?
A.非法侵入別人的電腦和開偷來的汽車是否同樣會危及人的生命?
B.非法侵入別人的電腦和開偷來的汽車傷人是否都構成犯罪?
C.非法侵入別人電腦和開偷來的汽車傷人是否是同樣性質的犯罪?
D.非法侵入別人電腦的犯罪性質是否和開偷來的汽車傷人一樣嚴重?
E.是否只有侵占有形財產才構成犯罪?
【正確答案】D
【題型歸類】批判性思維焦點題型
陳先生:①因為未經許可侵入別人的電腦只是在虛擬世界中搗亂;②而開偷來的汽車撞傷了人既侵占了有形財產,又造成了人身傷害;③所以后者性質比前者更嚴重;
林女士:非法侵入電腦同樣會造成人身傷害;所以不同意陳先生的觀點;
林女士不認可陳先生論證中的原因,所以并不同意其所得結論,焦點即“開偷來的汽車撞傷了人是否比未經別人許可侵入電腦性質更嚴重”,此題也可以從選項分析,是否二人有相反的觀點;
A:陳先生認為侵入別人的電腦不會危及人的生命,林女士認為會危及人的生命,二人有不同的觀點,待定;
B:陳先生認為都是犯罪行為,林女士未提及,排除;
C:陳先生和林女士均未探討兩種行為是什么性質,排除;
D:陳先生認為后者性質更嚴重,林女士認為一樣嚴重,二人觀點不同,待定;
E:陳先生和林女士未探討此問題,排除;
分析之后,可知A選項和D選項二人都有相反的觀點,但A選項只是對論據觀點不同,不是焦點,而D選項是對結論持有相反的觀點,是二人爭論的焦點;
故正確答案為D選項。
注:焦點題型一定要重點看第一個人的論證,通常會比較完整,既有論據又有結論,在兩個選項都出現二人相反觀點時選擇與第一個人結論相關的。
焦點題型 論據
2007-1-54.司機:有經驗的司機完全有能力并習慣以每小時120公里的速度在高速公路上安全行駛。因此,高速公路上的最高時速不應由120公里改為現在的110公里,因為這既會不必要地降低高速公路的使用效率,也會使一些有經驗的司機違反交規。
交警:每個司機都可以在法律規定的速度內行駛,只要他愿意。因此,把對最高時速的修改說成是某些違規行為的原因,是不能成立的。
以下哪項最為準確地概括了上述司機和交警爭論的焦點?
A.上述對高速公路最高時速的修改是否必要。
B.有經驗的司機是否有能力以每小時120公里的速度在高速公路上安全行駛。
C.上述對高速公路最高時速的修改是否一定會使一些有經驗的司機違反交規。
D.上述對高速公路最高時速的修改實施后,有經驗的司機是否會在合法的時速內行駛。
E.上述對高速公路最高時速的修改,是否會降低高速公路的使用效率。
【正確答案】C
【題型歸類】批判性思維——焦點題型
司機:有經驗的司機習慣以每小時120公里的速度行駛,所以最高時速修改之后會使一些有經驗的司機違反交規;
交警:只要司機愿意,每個司機都可以在法律規定的速度內行駛,所以修改最高時速不會導致司機違規;
A:司機認為修改最高時速沒有必要,交警并未對此發表意見,不是焦點,排除;
B:司機認為有能力,交警也認為有能力,不是焦點,排除;
C:司機認為會,交警認為不會,二人持有相反的觀點,是焦點,正確;
D:修改實施后的情況二人均未涉及,不是焦點,排除;
E:司機認為會,交警并未對此發表意見,不是焦點,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C選項。
注:第一原則永遠是二人相關觀點,不是相反觀點的就不是焦點。
焦點題型 嚴格遵循原則進行選擇
2006-1-36.張教授:和諧的本質是多樣性的統一。自然界是和諧的,例如沒有兩片樹葉是完全相同的。因此,克隆人是破壞社會和諧的一種潛在危險。
李研究員:你設想的那種危險是不現實的。因為一個人和他的克隆復制品完全相同的僅僅是遺傳基因。克隆人在成長和受教育的過程中,必然在外形,個性和人生目標等諸方面形成自己的不同特點。如果說克隆人有可能破壞社會和諧的話,我看一個現實危險是,有人可能把他的克隆復制品當作自己的活“器官銀行”。
以下哪項最為恰當的概括了張教授和李研究員爭論的焦點?
A.克隆人是否會破壞社會的和諧?
B.一個人和他的克隆復制品的遺傳基因是否可能不同?
C.一個人和他的克隆復制品是否完全相同?
D.和諧的本質是否為多樣性的統一?
E.是否可能有人把他的克隆復制品當作自己的活“器官銀行”?
【正確答案】C
【題型歸類】批判性思維——焦點題型
張教授:克隆人會產生“兩片相同的樹葉”,因此克隆人是破壞社會和諧的一種潛在危險;
李研究員:一個人和他的克隆復制品僅僅是遺傳基因完全相同,其他諸多方面仍會形成自己的不同特點;
A:張教授認為克隆人是破壞社會和諧的一種潛在危險;李研究員也認為可能會存在將克隆品當作“器官銀行”的現實危險,所以在是否會破壞社會和諧這一問題上二人并未持有相反的觀點,不是焦點,排除;
B:張教授并未提及此問題,李研究員認為一個人和他的克隆復制品的遺傳基因完全相同,不是相反的觀點,排除;
C:張教授認為一個人和他的克隆復制品是“兩片相同的樹葉”完全相同;李研究員認為在諸多方面都會形成自己的不同特點,并不完全相同,二人對這一問題持有相反的觀點,是爭論的焦點,正確;
D:張教授認為是,李研究員并未對此發表意見,不是焦點,排除;
E:張教授對此未發表意見,李研究員認為有這種現實危險,不是焦點,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C選項。
注:看到焦點題型,一定要講兩人對話的論據和結論梳理清楚,再判斷選項,不要靠感覺,要冷靜分析!
結構相似
結構相似題目看起來簡單,但會出現兩個問題:
1.找不準結構 2.速度慢
應先鎖定題干結構類型,分為以下5種:
1.三段論
2.假言命題
3.穆勒五法
4.論證方式
5.論證漏洞
結構相似 三段論(純相似)
2011-1-41.所有重點大學的學生都是聰明的學生,有些聰明的學生喜歡逃學,小楊不喜歡逃學;所以,小楊不是重點大學的學生。
以下除哪項外,均與上述推理的形式類似?
A.所有經濟學家都懂經濟學,有些懂經濟學的愛投資企業,你不愛投資企業;所以,你不是經濟學家。
B.所有的鵝都吃青菜,有些吃青菜的也吃魚,兔子不吃魚;所以,兔子不是鵝。
C.所有的人都是愛美的,有些愛美的還研究科學,亞里士多德不是普通人;所以,亞里士多德不研究科學。
D.所有被高校錄取的學生都是超過錄取分數線的,有些超過錄取分數線的是大齡考生,小張不是大齡考生;所以小張沒有被高校錄取。
E.所有想當外交官的都需要學外語,有些學外語的重視人際交往,小王不重視人際交往;所以小王不想當外交官。
【正確答案】C
【題型歸類】形式邏輯——直言命題、三段論
題干結構:
重點大學學生→聰明; 4→2;
有些聰明→逃學; 有些2→3;
小楊→﹁逃學; 1→﹁3;
小楊→﹁重點大學學生 1→﹁4
C選項:
人→愛美; 2→3;
有些愛美→科學; 有些3→4;
亞里→﹁普通人; 1→﹁2;
亞里→﹁科學 1→﹁4
與題干中的論證結構不類似;
故正確答案為C選項。
注:三段論結構相似標數字的方法最簡單
1. 確定詞項數量(本題有4個,標1,2,3,4)
2. 抓結構標首尾數字(小楊標1,學生標4)
3.其他詞項順序標注(聰明標2,逃學標3)
4.先看選項結論的肯否與題干是否一致
5.若肯否不一致直接排除(肯定/否定)
6.若肯否一致則對選項進行同樣方法的標注
7.選出答案
結構相似 三段論(說明不成立)
2008-1-52.“有些好貨不便宜。因此,便宜貨不都是好貨。”
與以下哪項推理作類比能說明上述推理不成立?
A.湖南人不都愛吃辣椒。因此有些愛吃辣椒的不是湖南人。
B.有些人不自私。因此,人并不都自私。
C.好的動機不一定有好的效果。因此,好的效果不一定都產生于好的動機。
D.金屬都導電。因此,導電的都是金屬。
E.有些南方人不是廣東人。因此,廣東人不都是南方人。
【正確答案】E
【題型歸類】形式邏輯——直言命題、三段論
論據:有些好貨不便宜(有些2不1);
結論:便宜貨不都是好貨(1不都是2);
要說明上述推理不成立,需要找一個與題干推理結構一致,但所得結論卻荒謬的論證;
A選項:
論據:湖不都辣=有些湖不辣(有些2不1)
結論:有些辣不湖=辣不都湖(1不都是2)
與題干論證結構相似,但所得結論并不荒謬,無法說明題干推理不成立;
B選項:
論據:有些人不自私(有些1不2)
結論:人并不都自私(1不都2)
與題干論證結構不相似,排除
C、D:與題干論證結構不相似,排除;
E選項:
論據:有些南方人不是廣東人(有些2不1)
結論:廣東人不都是南方人(1不都是2)
與題干論證結構一致,而且因為廣東人都是南方人,所以所得結論明顯荒謬,可說明題干推理不成立;
故正確答案為E選項。
結構相似 假言命題
2016-12-40.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乙:我反對。己所欲,則施于人。
以下哪項與上述對話方式最為相似?
A.甲:人非草木,孰能無情?
乙:我反對。草木無情,但人有情。
B.甲: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乙:我反對。人有遠慮,亦有近憂。
C.甲: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乙:我反對。如得虎子,必入虎穴。
D.甲: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乙:我反對。人若犯我,我就犯人。
E .甲: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乙:我反對。在其位,則行其政。
【正確答案】D
【題型歸類】形式邏輯——假言命題
甲:﹁己欲→﹁施于人(﹁1→﹁2),
乙:己欲→施于人(1→2);
D選項:
甲:﹁人犯我→﹁我犯人(﹁1→﹁2),
乙:人犯我→我犯人(1→2);
與題干結構完全一致;
E選項:
甲:﹁在其位→﹁謀其政。
乙:在其位→行其政。
“謀”與“行”不一致,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D選項。
注:結構相似并無太大難度,一定要細心!
結構相似 穆勒五法
2011-1-40.一艘遠洋帆船載著5位中國人和幾位外國人由中國開往歐洲。途中,除5位中國人外,全患上了敗血癥。同乘一艘船,同樣是風餐露宿,漂洋過海,為什么中國人和外國人如此不同呢?原來這5位中國人都有喝茶的習慣,而外國人卻沒有。于是得出結論:喝茶是這5位中國人未得敗血癥的原因。
以下哪項和題干中得出結論的方法最為相似?
A.警察鎖定了犯罪嫌疑人,但是從目前掌握的事實看,都不足以證明他犯罪。專案組由此得出結論,必有一種未知的因素潛藏在犯罪嫌疑人身后。
B.在兩塊土壤情況基本相同的麥地上,對其中一塊施氮肥和鉀肥,另一塊只施鉀肥。結果施氮肥和鉀肥的那塊麥地的產量遠高于另一塊。可見,施氮肥是麥地產量較高的原因。
C.孫悟空:“如果打白骨精,師父會念緊箍咒;如果不打,師父就會被妖精吃掉。”孫悟空無奈得出結論:“我還是回花果山算了。”
D.天文學家觀測到天王星的運行軌道有特征a、b、c,已知特征a、b分別是由兩顆行星甲、乙的吸引造成的,于是猜想還有一顆未知行星造成天王星的軌道特征c。
E.一定壓力下的一定量氣體,溫度升高,體積增大;溫度降低,體積縮小。氣體體積與溫度之間存在一定的相關性,說明氣體溫度的改變是其體積改變的原因。
【正確答案】B
【題型歸類】批判性思維——穆勒五法
中國人:喝茶 未得敗血癥;
外國人:不喝茶 得敗血癥;
喝茶是未得敗血癥的原因;
題干中的論證方式是穆勒五法中的求異法;
A:目前掌握的事實不足以證明他犯罪,推斷出背后還有未知的因素,剩余法;
B:土壤1:氮肥和鉀肥 產量高;
土壤2:鉀肥 產量低;
氮肥使麥地產量較高;
二者除了是否施用氮肥外無其他差異,
所以產量差異是氮肥造成的,求異法;
C:打或不打都會有不良影響,二難推理;
D:共有特征a、b、c,a、b分別由行星甲、乙造成,故推理出還有一顆行星造成特征c,剩余法;
E:氣體體積與溫度之間存在相關性,共變法;
故正確答案為B選項。
注:穆勒五法相似是經常出現的考查方式,一定要注意識別求同法、求異法、共變法、剩余法。
結構相似 論證方式
2012-1-40.居民蘇女士在菜市場看到某攤位出售的鵪鶉蛋色澤新鮮、形態圓潤,且價格便宜,于是買了一箱。回家后發現有些鵪鶉蛋打不破,甚至丟在地上也摔不壞,再細聞已經打破的鵪鶉蛋,有一股刺鼻的消毒液味道。她投訴至菜市場管理部門,結果一位工作人員聲稱鵪鶉蛋目前還沒有國家質量標準,無法判定它有質量問題,所以他堅持這箱鵪鶉蛋沒有質量問題。
以下哪項與該工作人員作出結論的方式最為相似?
A.不能證明宇宙是沒有邊際的,所以宇宙是有邊際的。
B.“驢友論壇”還沒有論壇規范,所以管理人員沒有權利刪除帖子。
C.小偷在逃跑途中跳入2米深的河中,事主認為沒有責任,因此不予施救。
D.并非外星人不存在,所以外星人存在。
E.慈善晚會上的假唱行為不屬于商業管理范圍,因此相關部門無法對此進行處罰。
【正確答案】A
【題型歸類】批判性思維——論證方式
論據:沒有國家質量標準,無法判定有質量問題(不能證明有A);
結論:沒有質量問題(所以沒有A);
該工作人員作出結論的方式犯了訴諸無知的邏輯錯誤,“不能證明有A,所以沒有A”,或者“不能證明沒有A,所以有A”;
A:不能證明宇宙沒有邊際
(不能證明沒有A);
所以有邊際(所以有A);
同樣是訴諸無知的論證方式,與題干一致,正確;
B:沒有規范,能不能證明管理人員有權力刪除帖子呢?未知,不一致;
C:認為沒有責任,該不該救呢?未知,不一致;
D:﹁不存在→存在,推理無誤,排除;
E:不屬于商業管理范圍,能不能證明可以進行處罰呢?未知,不一致;
故正確答案為A選項。
結構相似 論證漏洞
2012-1-42.小李將自家護欄邊的綠地毀壞,種上了黃瓜。小區物業管理人員發現后,提醒小李:護欄邊的綠地是公共綠地,屬于小區的所有人。物業為此下發了整改通知書,要求小李限期恢復綠地。小李對此辯稱:“我難道不是小區的人嗎?護欄邊的綠地既然屬于小區的所有人,當然也屬于我。因此,我有權在自己的土地上種黃瓜。”
以下哪項論證,和小李的錯誤最為相似?
A.所有人都要對他的錯誤行為負責,小梁沒有對他的這次行為負責,所以小梁的這次行為沒有錯誤。
B.所有參展的蘭花在這次博覽會上被訂購一空,李陽花大價錢買了一盆花,由此可見,李陽買的必定是蘭花。
C.沒有人能夠一天讀完大仲馬的所有作品,沒有人能夠一天讀完《三個火槍手》,因此,《三個火槍手》是大仲馬的作品之一。
D.所有莫爾碧騎士組成的軍隊在當時的歐洲是不可戰勝的,翼雅王是莫爾碧騎士之一,所以翼雅王在當時的歐洲是不可戰勝的。
E.任何一個人都不可能掌握當今世界的所有知識,地心說不是當今世界的知識,因此,有些人可以掌握地心說。
【正確答案】D
【題型歸類】批判性思維——漏洞識別
論據:
我是小區的人
(指“我”這一個個體,非集合概念)
綠地屬于小區的人
(指“小區所有人”這個集合體,集合概念)
結論:綠地屬于我;
小李的錯誤是偷換概念——集合概念與非集合概念的偷換;
A:錯誤行為→負責,小梁→﹁負責,所以小梁→﹁錯誤行為,該推理正確,與題干不相似,排除;
B:蘭花→訂購一空,李陽→買盆花,所以李陽買的是蘭花,該推理不成立,但錯誤類型與題干不一致,排除;
C:大仲馬的作品不是一天能讀完的,《三》不是一天能讀完的,所以《三》是大仲馬的作品,該推理不成立,但錯誤類型與題干不一致,排除;
D:莫爾碧騎士(集合概念)不可戰勝,翼雅王是莫爾碧騎士(非集合概念),所以翼雅王不可戰勝,與題干錯誤一致,屬于集合概念與非集合概念的偷換,正確;
E:沒有人能掌握當今世界所有知識,地心說不是當今世界知識,所以有些人可以掌握,該論證推不出,與題干中邏輯錯誤不相似,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D選項。
注:關于集合概念與非集合概念的偷換一定要搞明白,弄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