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MBA報考測評申請中......

說明:您只需填寫姓名和電話即可免費預約!也可以通過撥打熱線免費預約
我們的工作人員會在最短時間內給予您活動安排回復。

導讀:


  1.殼牌石油公司連續3 年在全球500 家最大公司凈利潤總額排名中位列第一,其主要原因是該公司比其他公司有更多的國際業務。
  下列哪項如果為真,則最能支持上述說法?
  A.與殼牌公司規模相當但國際業務少的石油公司的利潤都比殼牌石油公司低。
  B.歷史上全球500 家大公司的凈利潤冠軍都是石油公司。
  C.近3 年來全球最大的500 家公司都在努力走向國際化。
  D.近3 年來石油和成品油的價格都很穩定。
  E.殼牌石油公司是英國和荷蘭兩國所共同擁有的。
  1.[答案]:A。 [解析]:與同類的(規模相當)的石油公司比較,殼牌石油公司位列第一,原因可能多種。但A 中舉出它們的國際業務量不同,可以作為題干中說的“主要原因是該公司比其他公司有更多的國際業務”的論據。B、D 與國際化無關;C 談的是"500 家公司”都在“國際化”,而題干強調的是各公司的國際化程度的差異;正好像與國際業務有一定的關系,但國際業務的多少與公司是否由多國共管并無直接的關系。

  2.近幾年來,我國許多餐廳使用一次性筷子,這種現象受到越來越多人的批評。許多資源環境工作者在報刊上呼吁:為了保護森林資源,讓山變綠,水變清,是采取堅決措施,禁用一次性筷子的時候了!
  以下除哪項外,都從不同方面對批評者的觀點提供了支持?(1999―1―39)
  A.我國森林資源十分匱乏,把大好的木材用來做一次性筷子,實在是莫大的浪費。
  B.1998 年的特大水災既與氣候有關,也與多年的濫砍濫伐有很大關系。
  C.森林和各種綠色植被對涵養水分、調節氣候、防止水土流失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D.禁用一次性筷子既要大張旗鼓地宣傳,又要制定相應的法規,建立完善的監督機制。
  E.保護森林不能只保不用。合理使用,適量地采伐,發展林區經濟,還能促進森林保護。
  2.[答案]:E。 [解析]:E 中提的方案是否正確是另一個問題,在此不進行討論。題干中批評“使用一次性筷子”的人的“觀點”是堅決“禁用一次性筷子”,E 沒有對此提供支持,還有為一次性筷子制造者辯解的意思,所以答案E 不對。A 直接批評“使用一次性筷子”。

  3.世界衛生組織1995 年的調查報告顯示,70%的肺癌患者有吸煙史,其中有80%的人吸煙歷史多于10 年。這說明吸煙會增加人們患肺癌的危險。
  以下哪項最能支持上述論斷?(1999―1―60)
  A.1950 年至1970 年期間男性吸煙者人數增加較快,女性吸煙者也有增加。
  B.雖然各國對吸煙有害進行大力宣傳,但自20 世紀50 年代以來,吸煙者所占的比例還是呈明顯的逐年上升的趨勢。到90 年代,成人吸煙者達到成人數的50%。
  C.沒有吸煙史或戒煙時間超過五年的人數在1995 年超過了人口總數的40%。
  D.1995 年未成年吸煙者的人數也在增加,成為一個令人撓頭的社會問題。
  E.醫學科研工作者已經用動物實驗發現了尼古丁的致癌作用,并從事開發預防藥物的研究。
  3.[答案]:B。 [解析]:自20 世紀50 年代以來,吸煙者所占的比例還是呈明顯的逐年上升的趨勢。到90 年代,成人吸煙者達到成人數的50%,說明在50~90 年代中,成人吸煙者少于成人數的50%。1995 年的調查報告中提到有80%的人吸煙的歷史多于10 年,那時是1985 年以前。當時吸煙者不足成人的50%,而后來發現吸煙10 年以上的肺癌患者占肺癌患者的56%(70%80%),明顯高于50%。說明吸煙會增加人們患肺癌的危險。選項A 不妥,它只說吸煙者人數增加快,沒有講占成人總數的比例,難以成為有力的論據。選項C 講的是在1990年時不吸煙的人數超過了40%,吸煙人 數少于60%,但對1985 年時的情況沒有涉及,對題干中關于10 年吸煙史的人員的判斷不能提供任何支持。選項D 不對。D 只是揭示了一個令人撓頭的社會問題,但與題干的結論無關。應該注意到,吸煙者比例越高,越不能支持題干的論點。比如,80%的成人吸煙,患肺癌的人中,吸煙者占80%,說明吸煙不增加患肺癌的危險。選E 看來有一定道理,但用動物(最通常的理解是除人以外的動物)實驗畢竟只能作為參考,不能直接將結論推廣到人。我們可以與選項B 比較,B 是建立在統計推斷的理論之上的,更能支持題干的論斷。

  4.甲:“你不能再抽煙了。抽煙確實對你的健康非常不利?!?乙:“你錯了。我這樣抽煙已經15 年了,但并沒有患肺癌,上個月我才做的體檢?!?BR>  有關上述對話,以下哪項如果是真的,最能加強和支持甲的意見?
  A.抽煙增加了家庭的經濟負擔,容易造成家庭矛盾,甚至導致家庭破裂。
  B.抽煙不僅污染環境,影響衛生,還會造成家人或同事們被動吸煙。
  C.對健康的危害不僅指患肺癌或其他明顯疾病,還包括潛在的影響。
  D.如果不斷抽煙,那么煙癮將越來越大,以后就更難戒除了。
  E.與名牌的優質煙相比,冒牌劣質煙對健康的危害更甚。
  4.[答案] C。 [解析]:選項C 指出影響健康不能僅用是否已患某些明顯疾病來衡量,切中甲乙兩人爭論的要害。選項A 不是討論健康的;B 討論的對象是他人,題干專門討論的是乙的健康問題;D 沒有從健康的角度分析問題;E 強調的是煙的質量,似乎優質煙對健康影響不大,不支持甲的意見。

  5.商業周期并未壽終正寢。在西方某國,目前的經濟增長要進入第6 個年頭,增長速度穩定在2%~2.5%之間。但是,實業界的人士畢竟不是天使,中央銀行的官員也不是賢主明君,關于商業周期已經壽終正寢的說法是過于夸大其詞了。 以下除哪項外都進一步論證了上述的觀點?
  A.適應顧客需求的制造業比原來大工廠的大批量生產更具有靈活性。
  B.當公司預見繁榮會繼續時,大家就會爭著投放過多的資金。
  C.當建廠過多、生產過剩時,公司就會急劇抽回資金。
  D.聯邦儲備委員會有時會反應過度或行動過火,動不動就提高利率。
  E.繁榮時的盲目樂觀和蕭條時的惶恐不安,都會妨礙市場進行自我調節。
  5.[答案]:A。 [解析]:其論述與題干沒有明顯關系,沒有提供進一步的論據。選項B、C 指出投資帶有盲目性,可能引起經濟的衰退,符合題干的觀點。D 指出宏觀調控可能不當,E 指出繁榮時的盲目樂觀可能對經濟發展帶來影響,都對題干的論點提供了進一步的支持。

  6.全國政協常委、著名社會學家、法律專家鐘萬春教授認為:我們應當制定全國性的政策,用立法的方式規定父母每日與未成年子女共處的時間下限。這樣的法律能夠減少子女平日的壓力。因此,這樣的法律也就能夠使家庭幸福。 以下各項如果為真,哪項最能夠加強上述的推論?
  A.父母有責任撫養好自己的孩子,這是社會對每一個公民的起碼要求。
  B.大部分的孩子平常都能夠與父母經常地在一起。
  C.這項政策的目標是降低孩子們在乎日生活中的壓力。
  D.未成年孩子較高的壓力水平是成長過程以及長大后家庭幸福很大的障礙。
  E.父母現在對孩子多一分關心,就會減少日后父母很多的操心。
  6.[答案]:D。 [解析]:D 項如果為真,則說明能夠減少未成年孩子壓力的法律有利于排除家庭幸福潛在的障礙,因此,這樣的法律能夠使家庭幸福。因此,D 項有力地加強了題干的推論。E 項對題干有所加強,但力度不如D 項。其余項不能加強題干。

  7.小朱與小王在討論有關用手習慣的問題。 小朱:在當今 85 歲到90 歲的人中,你很難找到左撇子。 小王:在 70 年前,小孩用左手吃飯和寫字就要挨打,所以被迫改用右手。 小王對小朱的回答能夠加強下面哪個論斷?
  A.天生的右撇子有生存優勢,所以長壽。
  B.用手習慣是遺傳優勢與社會壓力的共同產物。
  C.逼迫一個人改變用手習慣是可以辦到的,也是無害的。
  D.在過去的不同時代,人們對用左手還是用右手存在著不同的社會態度。
  E.小時候養成的良好習慣可以受用終生,而小時候的不良習慣也會影響終生。
  7.[答案]:B。 [解析]:從小王的話中可以得出兩個結論:第一,70 年前小孩中也有左撇子,這是遺傳造成的;第二,這些左撇子被迫習慣改用右手,是包括挨打這樣的外在壓力造成的。這就說明,用手習慣是遺傳優勢與社會壓力的共同產物。因此,小王的話加強了B 項的斷定。小王的話說明逼迫一個人改變用手習慣是可以辦到的,但并沒有說明也沒有意在說明這種改變是無害的。因此雖然C 項的斷定在小王的話中得到了加強,但不如B 項。其余項作為答案顯然不成立。

  8.在司法審判中,所謂肯定性誤判是指把無罪者判為有罪,否定性誤判是指把有罪者判為無罪??隙ㄐ哉`判就是所謂的錯判,否定性誤判就是所謂的錯放。而司法公正的根本原則是“不放過一個壞人,不冤枉一個好人”。某法學家認為,目前,衡量一個法院在辦案中是否對司法公正的原則貫徹得足夠好,就看它的肯定性誤判率是否足夠低。
  以下哪項,如果為真,能最有力地支持上述法學家的觀點?
  A.錯放,只是放過了壞人;錯判,則是既放過了壞人,又冤枉了好人。
  B.寧可錯判,不可錯放,是“左”的思想在司法界的反映。
  C.錯放造成的損失,大多是可彌補的;錯判對被害人造成的傷害,是不可彌補的。
  D.各個法院的辦案正確率普遍明顯提高。
  E.各個法院的否定性誤判率基本相同。
  8.[答案]:E。 [解析]:由題干,無論錯判,還是錯放,都不利于體現司法公正。因此,肯定性誤判率和否定性誤判率二者缺一不可,都應當成為衡量法院辦案是否公正的標準。題干中的法學家認為,一個法院的錯判率越低,說明越公正,要使這個顯然片面的觀點成立,必須滿足一個條件,即各個法院的錯放率基本相同。否則,即使一個法院錯判率足夠低,但同時它的錯放率也足夠高,就并沒有體現司法公正。其余各項都不足以使題干中法學家的觀點成立。其中,A 和C 項對法學家的觀點有所支持,但它們斷定的只是,就錯判和錯放二者對司法公正的危害而言,前者比后者更嚴重,但由此顯然得不出法學家的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