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MBA報考測評申請中......
說明:您只需填寫姓名和電話即可免費預約!也可以通過撥打熱線免費預約
我們的工作人員會在最短時間內給予您活動安排回復。
導讀:
備考2017的考生應該掌握了哪些邏輯知識與解題技巧,又該掌握到什么程度呢?在這里社科賽斯MBA輔導老師給大家梳理一下。
具體來說,假言命題的學習包括充分條件、必要條件和充要條件的學習。而在假言命題每個小模塊中,考生又應該學習并掌握如下內容:
1. 三個假言命題的基本定義。
重要程度:★★★★★
理由:學習邏輯,要學習的是思維規則。而這個規劃從哪里來呢?就是從最基本的定義來。而后面所要掌握的推理,就是在這個定義的基礎上展開的。比如充分條件,其定義可以表述為“針對P與Q兩種事物情況,如果P為真,則Q一定真;同時如果P假,而Q不一定假,則稱P是Q的充分不必要條件,簡稱充分條件。”在這一規定下,后續會展開一系列的推理規則。
2. 三個假言命題的基本表達。
定義是理論性的,抽象的表達,而在考試中,條件關系會用一系列的語言來表達,而對這些具體語言的識別,是正確解題的第一關鍵步驟。比如如下一些表達均是充分條件關系。
1) 如果你信我,就跟我學。
2) 只要你好,我就放心了。
3) 要想考上研究生,你必須的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
4) 凡是真理經得起實踐的檢驗。
5) 汗水決定著收獲。
6) 有奶便是娘。
7) 有錢任性。
3. 假言命題變形推理(逆否等價)和假言命題三段論。
在理解并掌握了基本定義的基礎上,學習假言命題推理倒是一件輕松的事情。但這里我要提醒大家的是:在推理規則中,在哪些陷井存在,又有哪些陷井是命題人經常設置的?這須要大家刻意的去學習一下。
4. 假言命題的負命題及其等價命題。
負命題的學習,也與基本定義相關。比如充要條件,它定義了“如果有P,就一定有Q;如果沒P,就是一定沒Q。”即P與Q與同時存在,或同時不存在的。那什么時候“P當且僅當Q”為假呢?就是P與Q不同時存在,或不同時不存在了唄~ 即:
并非“P當且僅當Q”=(P且非Q)或者 (非P且Q)。
由于我們見到大部真題中,僅涉及假言命題知識的要少些,大部分是假言命題與聯言選言命題綜合而成的,所以在還要繼續學習一部分聯言選言的相關知識。這樣,就可以解大部關于這個大模塊的題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