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MBA報考測評申請中......
說明:您只需填寫姓名和電話即可免費預約!也可以通過撥打熱線免費預約
我們的工作人員會在最短時間內給予您活動安排回復。
導讀:
8月7日,中歐國際工商學院MBA招生辦公室正式對外公布2007級招生情況。各項數據顯示,2007級學生的生源質素與國際化程度進一步提高,中歐MBA課程迎來了又一個“豐收年”。
本屆中歐MBA課程共招收196名學生,比去年增長23%,創下了建校十三年以來的新高。在招生規模上取得突破的同時,生源質量也有較大提高。學生的平均GMAT成績達到687分(2006級為680分),擁有雙學位或碩士以上學位的學生占28%(2006級為25%),擁有管理職位的占58.7%,比去年增長5%。在其他指標方面繼續保持穩定,學生平均年齡29.5歲,平均工作5.9年,女生比例35%(2006級為29%)。
國際化程度進一步提高
隨著中歐國際影響力的日益提升,中歐2007級MBA學生的國際化程度進一步提高。海外學生(含港澳臺學生)比例比2006年上升了5個百分點,達到了創紀錄的38%;國籍構成也更加多元化,學生共來自于全球27個(2006級為20個)國家和地區,其中不乏一些新的生源地,包括英國、阿根廷、俄羅斯、哥倫比亞和黎巴嫩等國。
中歐招收的MBA學生都是各行各業的青年才俊,他們背景優秀,來源多樣化。他們中的許多人畢業于世界優秀學府,如中國的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香港大學、臺灣大學,美國的哥倫比亞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康乃爾大學、紐約大學、華盛頓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得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杜克大學、弗吉尼亞大學,加拿大的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韓國的漢城國立大學、延世大學,新加坡的國立大學、南洋理工大學,以色列的特拉維夫大學,法國的巴黎國立高等管理學院,瑞士的聯邦技術學院等。
從學業背景看,來自于商科(含金融財會、經濟學、管理學)的學生人數顯著增長,占到全部學生的40.9%,與理工科背景的學生人數并列第一位,來自于文科(含文學、歷史學、藝術學等)的學生仍居第三位,占到全部學生人數的11.1%。
從職業背景上看,一個顯著的特點是來自民營企業和自主創業的學生比例有所上升,約占全部學生的四分之一,而去年這一比例為18%。來自于外資與合資企業的學生雖然略有下降,但仍以43.4%的比例位居第一位。另外,國企和政府背景的生源分別占到學生總數的25.8%與4.5%,同去年相比差別不大。
中歐MBA2007級學生在入學前服務的機構包括:普華永道、德勤、安永、匯豐、摩根大通、荷蘭銀行、中金、埃森哲、華信惠悅、英國石油、寶潔、拜爾、杜邦、聯邦快遞、IBM、諾基亞、飛利浦、貝爾阿爾卡特、三星、西門子、惠普、富士通、LG、華為、中興、聯想、UT斯達康、朗訊、通用電氣、福特汽車、通用汽車、大眾汽車、三菱、大宇、博世、鐵姆肯、馬士基、百事、雅高、漢莎航空等。
吸引優質生源的內在因素
中歐何以吸引如此眾多的優秀生源,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尤為關鍵的是中歐為學生提供的國際化的學習環境。對于國內學生而言,在中歐讀書使他們有機會與全球近30個國家的精英學子同窗共讀,中歐的海外交換學習項目使他們同樣有機會去海外拓寬國際視野。
中歐在全球各地擁有多達30余所交換伙伴商學院,比如美國的沃頓商學院,英國的倫敦商學院,法國的HEC商學院,西班牙的IESE商學院,意大利的SDA博科尼管理學院,荷蘭的RSM鹿特丹管理學院,澳大利亞的墨爾本商學院,印度商學院,香港科技大學商學院等。對于海外學生來說,中歐MBA課程中無處不在的中國元素或許是吸引它們的重要原因之一,這里有熟悉中國經濟環境的教授,有專門講授中國情況的“中國經濟”與“中國企業管理”課程,有中歐案例中心開發的有關中國的商業案例,有為他們度身訂制的“中國文化適應項目”,當然還有免費開設的分級別的漢語文化課程。相信東西方文化和商業思維將在中歐這個國際化平臺激情碰撞,激發出絢麗的火花。[FS:PAGE]
吸引這些優質生源報讀中歐MBA課程的還有兩個重要原因,那就是中歐龐大的校友網絡資源和專業的職業發展服務。最新統計顯示,作為中國MBA教育的先驅者,從1994年至今,中歐共培養了近6,000名MBA、EMBA畢業生,他們中的大多數人已經成為各個行業的中流砥柱。在中歐,每個MBA學生在就讀時將獲得一個校友賬號,這使得他們有機會與遍布全球的中歐人互動溝通,結交朋友,共覓商機。
中歐的職業發展中心是中國商學院首家成立的為學生提供服務的職業促進機構。據最新發布的中歐MBA2005級學生職業發展報告顯示,中歐畢業生三個月內就業率高達91.5%,稅前年收入的中位數達到RMB303,600。在校園招聘中,共有超過250家企業通過職業發展中心為畢業生提供了近1,000個職位。而在順利就業的畢業生中,有75.4%的學生的工作機會是通過職業發展中心獲得的。
本屆新生從工作職能上看,市場營銷、金融與會計、研發與工程分別以28.3%,13.1%和9.6%位居學生來源前三強;而在行業分布方面,制造業(27.8%)、IT與電信業(24.2%)和金融服務業(13.1%)為中歐提供了最多的生源。若將這些數據與剛剛出爐的MBA2005級職業發展報告相比,可以發現中歐的MBA課程對于打算轉行的學生所起到得顯著的職業推動作用,而這一助推作用對于有志在金融服務業或咨詢業作職業發展的學生發揮得尤為明顯。
良好的生源質量是商學院取得長遠發展的“生命線”。作為一所日趨國際化的商學院,中歐錄取的MBA學生的素質日益提高,將進一步鞏固中歐在亞太區商學院的領先地位,并推動中歐向著國際頂尖商學院的梯隊繼續邁進。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是上海市政府和歐洲聯盟共同出資于1994年創辦的非營利性教育機構。目前,中歐是中國內地惟一獲得全球權威EQUIS認證的商學院,在今年1月英國《金融時報》MBA課程排名中,中歐的MBA課程排在全球第11名,這也是中歐MBA課程連續第六年躋身全球MBA百強排行榜,連續第四年蟬聯亞洲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