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MBA報考測評申請中......

說明:您只需填寫姓名和電話即可免費預約!也可以通過撥打熱線免費預約
我們的工作人員會在最短時間內給予您活動安排回復。

導讀:

疑問1、留在國外有高薪?

    一位女士在面對一所商學院的招生官時開門見山地說:“我非常現實,因為對我來講,教育就是一種投資,跟現在的炒股票,買房一樣。所以我關注的就是出國學習MBA的付出是多少,回報又是多少。如果能夠留在歐美就最好了。”

    目前國外MBA課程的學習一般分為一年制與兩年制兩種,每年的學費一般在30萬至50萬人民幣之間。

    在付出如此高昂的學費,外加價格不菲的生活費用后,我們學生所期盼的回報能夠達到多少呢?

    “如果能夠留在加拿大工作的話,我們畢業生的年平均收入在7萬加元左右,約合50萬人民幣”一所加拿大大學展臺的咨詢員告訴記者:“我們學校的中國畢業生每年都有留在加拿大工作的,而具體的比例卻無法確定,因為這與學生自己的意愿,以及個人的能力都有很大關系。”

    對于這一問題,多所學校的招生官都表示,對于能否留在美國、歐洲等地工作,這主要還是要看學生自己的能力。如果能夠留在國外,或是在跨國公司工作,取得的收入還是相當可觀的。

    “在我看來,讀MBA的學生要想留在英國或是歐洲的其他國家,還是比較難的。這主要還是由于中國人的成長環境、思維方式與國外有很大不同,尤其又是對于這樣一個從事管理的行業,國外的一些大公司還是不太愿意聘請中國人。當然也不排除有些能力特別出眾的人才。”目前正在英國學習管理專業的學生。

    疑問2、“洋文憑”國內受寵?

    那么對于海外的MBA學子,如果無法留在國外,那么他們回國后的前景又是如何呢?

    據了解,目前國內企業對于MBA還存在較大爭議。不少企業認為,許多MBA是空有一堆理論,但卻脫離實際,無法運用到實際當中,而且這部分人大都不愿意從低干起,動輒要求高薪、高職位,使得他們的含金量受到質疑。

    在英國的商學院學到的知識,可能是最先進的,但卻與國內有很大不同。畢竟中國人與西方人思維方式不同,這就使得管理外國人與管理中國人的方法必然會有差異。如果回國發展的話,肯定還要學一些國內的規則。

對于這一點,現在國內許多企業包括跨國公司的用人理念也是越來越務實,他們對管理者的要求不僅在于先進的理論,同時也尤其強調實際的工作經驗,畢竟一切要用業績說話。

    疑問3、沒有工作經驗也能學MBA?

    申請MBA的一個非常關鍵因素就是工作經歷。對于這一點,前來咨詢的人士也是非常注意,因為這些不僅關系到是否被錄取,而且還在畢業出路問題上起關鍵作用。但是在參展的學校中,他們對于工作經驗的要求卻是尺度不一。

    “你工作幾年了?”、“你今年有多大年紀?”對此,招生官都不建議沒有什么相關工作經驗的人士申請MBA,因為工作經驗的缺乏,會對學生在對理論的理解、案例的研究討論等方面造成很大困難,這樣就會使得學生仿佛在聽天書一般。

    盡管如此,展會中也有一些學校為了吸引更多生源,還是不斷降低MBA的招生門檻。

    “我是學計算機專業,而且沒有工作經驗,能不能申請你們學校的MBA呢?”一位學生模樣的男子在一所新加坡大學的咨詢臺前詢問。而他得到的答案是,“沒有工作經驗也可以,不過就需要你的托福,或是GMET成績很高。”

    對于這樣的學校,前來咨詢的孔小姐向記者表示:“在挑選學校時候,我主要還是依據大學的排名。而對于那些對工作經驗沒有太多要求的學校,我覺得還是不太可靠。”

    據了解,在降低MBA招生門檻方面,許多學校除了降低對申請者工作經驗的要求,還把兩年的學習時間,縮減到一年。[FS:PAGE]

    一所加拿大學校的工作人員向周圍咨詢人的介紹:“對于中國的申請者,要讓他們放棄工作,騰出兩年的時間去學習,確實有些困難。所以我們把以前兩年的課程,濃縮為一年,這樣一來,學生每天課程會多一些,總的時間就會隨之減少。”可見,為了招攬更多中國生源,海外的學校可謂服務到家。

    疑問4、學習MBA想申請獎學金?

能否申請到獎學金也是許多人士關心的問題。

    在學多國家還是可以申請到獎學金,而獎學金的發放比例也不固定,這也主要是要依據申請人員的自身實力而定。荷蘭某大學的工作人員介紹:“獎學金的申請,主要是還看自身實力,沒有固定的發放比例。如果這一年申請的人多,而且申請者的實力都很高,那么你獲得獎學金的可能性就低些,反之亦然。”

    而一位英國留學生說:“據我了解,在國外的大學中,本科生獲取獎學金的比例很高,而對于研究生則相對較低。這主要是因為,國外的大學招收研究生主要是以營利為主,尤其是類似MBA這樣的熱門專業,本身報考者就是擁有一定工作經驗,也就是也一定積蓄的人士,所以發放獎學金的比例不高。那么對于這些具體情況就需要我們的申請者仔細研究,不可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