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MBA報考測評申請中......

說明:您只需填寫姓名和電話即可免費預約!也可以通過撥打熱線免費預約
我們的工作人員會在最短時間內給予您活動安排回復。

導讀:

“MBA教育開展了12年之久,招了7萬余人,畢業了3萬余人。MBA教育也要與時俱進,這其中包括加強對MBA學員創業管理的教育?!辟谠屎阍谀祥_大學如此說,仝允恒是全國MBA指導委員會秘書長。
    9月27日,來自清華、北大、中山、暨南等全國幾十所MBA商學院的院長和教授們云集天津,整整兩天時間,他們探討著同一個話題――創業與創業教育。
 由于是“首屆創業學暨企業家精神教育研討會”,其被看成是中國MBA關于創業與創業教育的南開宣言。同時,關于MBA教育與創業的關系也成為了與會人士關注的焦點。
 
爭議:企業家是可以被教育出來的嗎?
 
    成功的創業者是各式各樣的人,有傲慢的暴富者和成熟的退伍軍人,有性格內向的也有性格外向的,有的花錢如賭徒有的卻是守財奴,學術上從來無定論,企業家是天生的還是被教育的一直在學術上被爭議著。
                 
    “對創業管理的教育,不是做不做的問題,而是怎么做的問題?!辟谠屎闳绱苏J為,“這么多院長和教授趕到南開來討論創業教育已經表明了他們的看法”。
    南開大學國際商學院副院長張玉利認為,創業教育雖不能保證教出企業家,但經過教授創業相關的知識和技能是能激發人的創業潛能,提高企業家精神水平的。
    美國考夫曼基金會創業領導中心認為,創業教育是向個體提供把握別人沒有注意到的機會所需知識和技能的過程,是培養學員在別人猶豫不定的問題上具有洞察力和自信心的過程。其首要目標是增強學生對新創事業創始與管理過程的認知與了解。
    中國創業研究中心的調查表明,我國的創業者受到的教育程度低,更沒有受到創業教育的熏陶,有創業熱情,卻沒有創業理性,缺乏創業的知識和技能。
    該中心副主任高建認為,我國創業發展缺乏的不是熱情、機會和干勁,而是知識、技能和環境。而環境的一個十分重要的方面是創業培訓和教育,教育不僅可以改變目前中國創業者普遍缺乏的創業知識和技能的狀況,而且可以在我國社會樹立發揚創業精神和改進人們和部門對創業活動的服務能力,因為只有理解創業,才知道如何服務創業,這對創業環境的改善具有治本之功效。

調查:MBA學員需要創業嗎?
    然而,對MBA學員而言,創業是他們所希望的狀態嗎?他們又是否愿意接受更多創業管理的教育呢?
    記者調查發現,大部分MBA學員并未有畢業就走向創業的計劃,但是,他們同時希望接受更多創業管理的教育。南開大學MBA學員劉向東告訴記者,大部分MBA并不具有創業所需的資源、經驗和關系,直接創業往往意味著不現實,也并不希望畢業后就創業。但他同時告訴記者,他的很多同學認為,今后只要時機成熟,有了創業條件,就會自己干。他的一位同班同學不久前就在天津高新區的海泰孵化園注冊了自己的公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校長助理張竹筠認為,學生創業并非以科技創新為起點創業,也包括收購、甚至開飯店等都屬于創業。
    大壯實業集團董事長徐章煉是MBA學員,他認為很有必要進行創業。早在入學前,徐已經有1億多資產,畢業后的他,正進行著二次創業。徐章煉告訴記者,入學前自己覺得處于發展的瓶頸,他覺得關鍵時候還是要靠學習,靠學習來定發展方向。如果不是在南開接受了MBA教育,他更多的會選擇守業,而不是再次創業。雖然MBA學員畢業后直接創業有一定的局限,但南開大學的調查表明,在讀MBA學員的創業動機依舊比一般大眾要強烈的多。
    西南財經大學工商管理學院針對不脫產班的MBA學員的調查顯示,74.4%的學員認為,“如果有了合適的機會,今后可能會選擇自行創業之路?!保?1.9%的學員認為,如果自己選擇了創業,父母和配偶會“有條件的支持。”該學院蔣明新教授認為,所謂“合適的機會”和獲得支持的“條件”,其實都是一個風險和收益的權衡問題。由于新辦企業風險大、收入不確定性高,自己親眼所見的健康發展的新創企業不多,加上MBA學員現有的或者可以預期的職位一般都優于常人,因此所費和所得比較的結果,通常對自行創業不利。這種情況,在西部欠發達地區表現的更加突出。而比較美國的MBA,自行創業的MBA也并不多。蔣明新認為,對MBA進行創業教育的目的,并不是要把他們全部或大都培養成獨立創業的企業家,而是要把他們培養成宣傳、貫徹和支持、培育創業精神的中堅。[FS:PAGE]


MBA尋路:培養創業型的職業經理人

    南開大學國際商學院副院長張玉利認為,對創業的研究和教育未必是指個人的創業,除了一個企業的新建,還包括大企業內部的創業。創業更應該是一種社會現象。一種社會創業精神的提倡。他指出,繼20世紀80年代的“卓越”熱潮、90年代的“再造和變革”熱潮之后,創業精神成為當前理論界關注的熱點。
    張玉利認為,創業精神熱潮興起的原因并不單純是創業和中小企業的繁榮,社會變革,還包括以信息社會和知識經濟為代表的新經濟時代的到來。速度、創新、把握機會的能力、變革甚至是創造性的破壞、超越自我等是信息社會和知識經濟時代企業競爭優勢的主要來源,而這些正是創業精神的本質。
    美國考夫曼基金會創業領導中心認為:創業管理的教育也是為了增強學生對創業生涯的職業選擇的了解。該中心認為,創業同樣是一種職業。
    2000年,向來以見長“一般管理”而著稱的哈佛商學院圍繞企業家精神而重組課程,并將創業管理學確定為MBA學生第一年的必修課程后,創業管理的教育越來越被重視。 
    事實上,在就業問題嚴峻的今天,創業正成為MBA學員可選擇的道路之一。清華大學中國創業研究中心高建認為,解決就業的根本出路不是為失業者找到新的崗位,而是需要喚起社會的創業精神,有創業者創造出新的工作崗位和新的經濟發展空間張玉利認為,隨著經理人階層的逐步形成,具有創業精神的職業經理人更為重要。即管理者要將以創業、創新為核心的企業家精神與突出專業化、規范化的專業管理結合起來。
    “我們要呼吁創業型的社會、創業型的職業經理人”張玉利最后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