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MBA報考測評申請中......

說明:您只需填寫姓名和電話即可免費預約!也可以通過撥打熱線免費預約
我們的工作人員會在最短時間內給予您活動安排回復。

導讀:

    金豬拱手告別,求職大戰曾波瀾壯闊;奧運東風將席卷華夏,伴隨著2008年北京奧運腳步來臨,最輝煌的一天快就要到來,職場也會借東風、開新篇,風云再起、萬象更新。北京宏威職業顧問全體咨詢師,在金豬、銀鼠交替之際,通過對職場做的調查,提出鼠年職場預測,請各位職場人士共同觀望銀鼠年的職場風云氣象:

  一、銀鼠年職場中心依然濤聲依舊

  國內招聘需求最大的四個城市濤聲依舊,還將落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四地,北京處于渤海灣流域,上海處于揚子江流域,廣州和深圳處于珠江流域。作為中國經濟發展的前沿城市,這幾大城市匯集了大量的外企和私企,這兩類企業的人才需求量目前已占所有人才需求總量80%.上海的金融、輕工制造業、自動化技術等產業優勢明顯;廣、深強于工業制造和計算機、電子技術;北京則以發展高新科技產業聞名。

  上海是擁有2千萬人口的大都市,作為國際金融城市之一,“十五”期間,上海已基本確立金融在上海經濟發展和城市功能優化中的核心作用,基本確立國內外金融機構主要集聚地的地位,建立了比較完善的金融機構體系;基本確立公平、公正、公開的金融發展環境,金融生態環境綜合評價排名全國第一,完成了“五年打基礎”的目標,從而奠定了以市場中心為主要特征的國內金融中心地位,并為我國金融闊步走向世界積累了豐富經驗。

  北京作為政治中心,電子信息、生物工程、自動化技術、計算機軟件、互聯網、保險業等對人才的需求占據了全部人才需求的50%;同時,受08奧運的帶動,奧運組織與管理人才、高級體育經營管理人才均成為奧運人才的需求重點。急需緊缺高校畢業生專業為: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機械及自動化、電子科學與技術、市場營銷、臨床醫學、通信與信息系統、生物制藥工程、化學化工類、材料學、建筑工程、護理學、會計學等12個專業。

  廣州、深圳中小企業、民營企業占據的市場份額最大,制造業相當發達,因此,相對而言,人才需求的層次比北京、上海略低。IT 、零售、物流、廣告、房地產等行業對人才的需求較大。除此之外,大批的制造企業對技工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斷加強,企業對電工電子、數控加工、模具、汽車維修等的高級技工人才需求較多。

  其他二線城市,如浙江、江蘇、遼寧、四川、湖北、武漢、重慶等城市也占有一定比例,不甘落后,迅速發展。

  二、關注銀鼠年行業的前景

  豬年歲尾除專業服務走勢下降、通訊行業持平外,其余前十行業全線飄紅,鼠年行業排名前位的依然會是:互聯網/電子商務、計算機軟件、IT服務/系統集成、專業服務、教育培訓、房地產開發/建筑工程、機械制造、電子/微電子、通信、廣告/會展/公關、體育、旅游、酒店。

  1. 奧運題材行業將集體成為黑馬奔騰

  北京奧運帷幕正在徐徐拉開,精彩的節目即將上演,奧運會成為舉國上下最為關注的話題,和奧運會相關的題材將最具有影響力,與奧運直接相關的行業――體育產業無疑將得到人們的熱切關注。伴隨著奧運已經進入倒計時,體育專業人士將成為搶手香餑餑,至少需要1萬名體育專業管理人才,特別是奧運會召開期間,僅在奧組委任職的工作人員就要達到4000多人。計劃需要人才有:300名局處級后備干部;1.2萬名奧運安保人才;2萬名奧運交通服務人才;5.5萬名旅游業人才;10萬名志愿者;230名外籍人員。外事、安保、交通、衛生、宣傳、建筑、環保、商務等均是奧運人才隊伍建設的重點任務。

  奧運題材必將拉動相關行業及產業鏈的狂飆,旅游、酒店、廣告、咨詢等服務行業的人才需求也將隨之告急,旅游、酒店行業正朝著國際化、大型化、網絡化發展,酒店建設與品牌管理、飲食專家、SPA師都是高級酒店業非常短缺的人才,計調經理、旅行社經理/主管、旅游(銷售)顧問、旅游銷售代表、旅游銷售經理/主管、旅行社總經理。餐飲總監、營銷總監、宴會銷售總監、房務總監、門店總經理、營運經理、客戶經理、泊車員、咖啡師、調酒師、啦啦隊等也都大量需要,此外,旅游銷售、領隊、導游以及旅游產品策劃,也是旅游行業的熱門職位。有這類特長的職場人士帶來可喜的收獲。由于綠色奧運、科技奧運、人文奧運的要求,使得景觀設計、環保等專業人才也將大顯身手。

[FS:PAGE]

  2. 電子信息產業依然凱歌高奏

  電子信息產業是一項新型的高科技產業,有著巨大的潛力和廣闊的發展前景。電子、微電子行業在專業人才的需求上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是對專業技能要求較高的行業,需要大量的創新型、具有拼勁和闖勁的年輕人,更需要成熟的基本技能。目前中國軟件業突飛猛進,但軟件業人才匱乏的狀況也日益凸顯,網絡人才逐漸吃香,其中最走俏最賺錢的是下列三類人才:軟件工程師、游戲設計師、網絡安全師。如IC測試工程師,不是初出茅廬的新手可以勝任的,需要對口的電子、微電子類專業,要求計算機熟稔,精通C語言和C++,并有兩年以上IC測試經驗,需要了解IC生產流程及檢查工藝,熟練使用各種IC測試儀器儀表,思路清晰、敬業,責任心強,年齡在25歲以上35歲以下,還要隨時可以加班。IT人,更善于把經驗轉化為知識,把知識轉化為能力。

  3G無疑又將成為通訊領域吸引人們眼球的新話題,通訊業還將保持快速上升勢頭。行業發展必然帶來對人才的旺盛需求。不過由于國內不少通訊類企業還處于初級階段,許多核心硬件研發依靠從國外引進,因此其對營銷人員的需求更大,甚至超過技術人才。

  目前,游戲行業全面推進,這一個年輕富有朝氣的行業,是各行各業中的新鮮血液。據CNNIC發布的“第十八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我國網民人數已超過1.23億,其中網絡游戲用戶就已超過2900萬。北京市將在“十一五”期間重點發展文化創意產業,并要優先發展游戲動漫創意產業等六個產業基地(帶),要使創意產業成為未來首都經濟的重要支柱之一,2008年游戲企業對于研發人才的需求會更加激烈,各大游戲企業缺乏有經驗的游戲人才,參加這類職業培訓的年輕人正在火爆,從而,2008年中國游戲人才將面臨前所未有的機遇。

  3. 機械行業沉睡醒來迎接第二春

  我國機械(裝備)制造業沉睡多年,在東北老工業基地復蘇的帶動下,正在度過第二個春天,將迎來井噴式發展,技術、銷售、外貿等各型人才需求大大提升,良機不可錯過。機械行業的發展離不開一支素質過硬的銷售外貿隊伍,但機械類人才仍是該行業人才建設的重點。目前常見諸招聘媒介的主要有設備工程師、機械工程師、機械設計師以及項目負責人等職位。機械行業的不斷先進和自動控制化,需要機械行業的人才掌握電子技術和一定的英語水平。如:機械工程師,工作范圍一般為現場實體測繪,機械制圖,器械設計及工藝制定。其職位要求不僅精通Auto CAD機械制圖,還要熟悉相關器械的生產工藝和設計。

  4. 咨詢行業需求穩步增加

  咨詢行業前景廣闊,市場需求巨大,咨詢業的大發展不僅順應了時代的要求,也深刻地參與了時代的變遷。外企早就習慣了與咨詢公司合作以實現管理提升的方式,中國市場雖然剛剛起步,但如雨后春筍,發展勢頭強勁。在07年4月份和8月份曾達到了一個小高潮。經過5、6月和9月的小幅回落后,11月又呈現強勁的需求態勢,達到了創紀錄的6.7%,08年將還有強勢發展。

  5.快消和耐消行業高歌猛進

  07年9月,此前,兩行業還在十名外徘徊的快消和耐消行業猶如兩匹黑馬,驟升至十大熱門行業的第3和第5位。08年該行業仍高歌猛進,需求呈上升之勢。

  6. 物流管理業快速發展

  目前,物流專業人才已被列為我國12類緊缺人才之一。物流規劃咨詢、物流外向型國際、物流科研這三種人才在業內最為缺乏。航運、海運從業人員在福利項目數量和福利收入總額上比對其他行業均位于前列,本土化的中高級管理人才在企業中的地位日益提高。由于人才稀缺,需求要求不斷提高,上海航運交易所近日發布的《2007年度航運業薪酬福利水平報告》顯示,我國航運業薪酬水平2007增長了12%,而航運從業人員在福利項目數量和福利收入總額上比對其他行業均位于前列,國內船員市場已經出現船員供不應求的現象。大型航運國企對海事院校畢業生需求與供應比率達到3:1,而中小企業的船員需求缺口更大,未來幾年內高級船員供應量將更為緊張。 [FS:PAGE]

  7. 汽車行業康莊大道車輪滾滾

  汽車業的走熱真正體現了需求拉動效應,正在康莊大道上滾滾向前,伴隨著跨國汽車巨頭競相進入并搶占高地,國際汽車市場競爭戰場轉移且縮小到了中國。通用汽車中國公司宣布,通用汽車2007年在華的合資企業產品及進口車總銷量已經突破100萬輛大關。通用汽車在中國的成功,說明中國汽車市場潛力巨大。鼠年汽車行業高級人才需求將進一步加大,目前手頭已經承接了汽車業雇主的多筆業務,很多合資企業或是民營企業的雇主正在急等人才。特別是汽車裝配、汽車維修、汽車美容都是一門賺錢的好手藝。

  8. 醫藥行業一展風采

  豬年,醫藥行業出現復蘇跡象,從07年1月舉辦了醫藥熱點招聘會,醫藥行業職位再度迎來來春天,成為金豬寶寶之一,鼠年人才需求也不斷上升。不少醫藥企業,尤其是規模較大的跨國與本土企業加大招聘力度。目前而言,醫藥行業人才缺失仍然明顯。仍然有大量需求職位:如:OTC/高級醫藥代表、臨床醫學/預防醫學、制藥技術/藥物制劑、、護士/護理、醫學編輯、婦產科/婦幼衛生、醫療器械銷售、醫療/醫用電子儀器/醫學影像、藥品研發/臨床開發、產品經理、臨床協調員/臨床監督、QA/QC/質量管理、醫學經理、執業藥師、營銷總監、市場總監、區域經理。醫藥行業中,醫藥營銷人才需求首當其沖,短期內需求不會下降。醫藥代表前途無量,好的醫藥代表年薪一般在12萬元左右。不過,醫藥營銷需要有一定的醫學知識,相對其他行業門檻相對較高。

  9. 服裝業引領時代新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