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MBA報考測評申請中......
說明:您只需填寫姓名和電話即可免費預約!也可以通過撥打熱線免費預約
我們的工作人員會在最短時間內給予您活動安排回復。
導讀:
前不久,一項針對亞洲、美國和歐洲頂級商學院MBA學生進行的調查發布了調查結果,揭示了全球人才競爭中的勝利者與失敗者。這項偉達公關第八年年度企業聲譽調查報告表明,一些行業和地區在這場全球人才競爭中輸掉了聲譽戰。相比美國和歐洲的MBA學生,亞洲的MBA學生更關注公司企業社會責任的表現――包括公司對環境、社會以及經濟的影響力。
偉達公關亞太區企業傳播總監許國安接受采訪時說:“在安然事件過去六年后以及亞洲金融危機過去十年后的今天,MBA學生在求職時更偏好于那些有極佳聲譽的企業。很顯然,招聘企業現在不能僅靠優厚的薪酬福利和機遇來吸引頂尖人才了。未來的領導者越來越希望能夠進入享有良好聲譽的行業和公司。那些不具有良好聲譽的企業很難吸引并留住聰穎優秀的人才了。
當被問到哪些因素可以影響企業的聲譽時,相比環境保護及社會責任,被調查的MBA學生更多提到了工作機遇以及企業品牌。但是,亞洲的MBA學生對企業社會責任表示了更多的關注―他們提到最多的是環境及社會責任,其中,43%的被訪者將環境及社會責任排在了工作機遇以及企業品牌之前。與美國和歐洲的學生大致相同,亞洲學生認為在評估企業聲譽時,品牌聲譽占有重要地位。
亞洲學生對企業社會責任的關注在調查中進一步的體現是,有65%的亞洲學生認為在評估企業聲譽時,社會責任占有極其重要或特別重要的地位。
許國安先生補充說,“亞洲學生對于企業對環境和社會影響的重視,恰恰體現了這些MBA學生認為亞洲的企業在改善企業社會責任方面還有很多的工作要做。他們傳達了一個明確的信號,即在這個重要團體的眼中,那些不能做到可持續發展的企業的聲譽將下降。”
在涉及到有關MBA學生的職業意向時,調查結果表明,在一些重要的新興市場(如俄羅斯、東歐、中東以及南亞),聲譽不佳的現狀降低了這些優秀人才在那里尋找工作的興趣。同樣的問題困擾著酒業、化工業、煙草業等數十億美元規模的行業,在這些領域工作不感興趣的MBA學生數量均超過了愿意在這些領域工作學生數量的兩倍。具體的數據是:酒業(51% 對20%),化工(48% 對19%),煙草(67% 對13%)。有意思的是,制藥和石油天然氣行業同樣由于聲譽問題使得對其不感興趣的MBA學生數量超過了愿意在這些行業工作的學生數量。
調查進一步揭示出,關于企業的所有權問題,MBA學生在上市企業和私募企業的選擇中產生了巨大的分歧。下表歸納了吸引和不吸引這些優秀人才前往工作的不同行業、地區與企業類型:
企業認識到必須不惜一切代價贏得當今這場人才競爭。而且,企業認知度也許是提升企業吸引力的最有效武器。此項調查表明,有73%的學生認為,企業聲譽將會是他們在完成MBA學業之后考慮就業選擇時極其重要的因素,有20%的被調查者認為企業聲譽一般重要。事實上,調查結果表明僅有4%的人認為企業聲譽不重要。
研究結果也顯示這些企業尋求的人才具有明顯的國際流動性。超過四分之三的被調查者(76%)表示在他們畢業之后希望能夠更換行業或者公司;只有五分之一(19%)的被調查者表示他們趨向于返回讀MBA前工作的企業繼續工作;五分之一(20%)的被調查者希望能夠從他們正在學習的國家到另外一個國家工作;而另外四分之一(25%)的被調查者正在國外學習,并且計劃留在那里。
調查中顯示北亞市場,特別是中國,是MBA學生最想工作的地方。其它市場因為缺乏與人才的有效溝通,不能促進他們的進一步發展。下面的表格顯示了被調查的MBA學生最想工作的地區:
那么企業如何提高他們的聲譽使之對MBA學生更具有吸引力呢?不出所料,影響企業聲譽的主要因素包括:
然而,當問到什么因素會影響到職業選擇時,MBA學生的回答有些不同。這些被列出的因素大致被分為三個層次。最高層次都是關于人和職位的:如職業發展機會、企業文化和工作環境、薪酬和福利及員工滿足感。第二個層次是一些關于企業表現的基本問題。而第三個層次涉及企業傳播其道德規范以及社會與環境責任的信息, 這涉及到更廣義的品牌和價值觀念。
根據美國研究生入學考試管理委員會(GMAC)的調查,MBA以及其他商科畢業生是企業公開招聘職位中的第三大人才來源。在2007年,公司的招聘者計劃增加商學院畢業生的雇傭比例到18%。很明顯,他們正在從這個群體中吸引最優秀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