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MBA報考測評申請中......

說明:您只需填寫姓名和電話即可免費預約!也可以通過撥打熱線免費預約
我們的工作人員會在最短時間內給予您活動安排回復。

導讀:

     一邊是每年超過百萬的報考人數,一邊卻是在亞洲商學院排名中中國的商學院最高排名僅為第七的現實,中國MBA的發展呈現出極為矛盾的態勢。在11月2日“商學院的國際化與本土化”論壇上,有業內人士坦言,中國MBA教育現“大躍進”隱憂。

  
    在QS(全球公認三大大學排行機構之一)最新的全球商學院排名中,世界范圍內最頂尖的商學院有33所,美國占12所,接下來更多的來自加拿大和歐洲,中國無一入選。事實上,即使是亞洲商學院排名,中國最高也只能排第七,甚至低于印度。然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如今國內已有230余所院校開MBA教育,2013年報考人數突破百萬,中國MBA教育的質量和數量呈現嚴重不對等的情況,呈現“大躍進”式發展。

  
     在中國政法大學商學院院長孫選中看來,MBA進入中國后,一直在強調國際化,恰恰是由于這種跟風,使得商學院在辦學中失去創新甚至暗藏風險。“回過頭來看,我們實際上面臨很多的風險,其中之一就是沒有建立起一種符合我們未來發展、持續發展的規則。同時,我們在國際化過程當中,很多行為還是在人家的規則下,所以我們很被動。”孫選中認為,中國教育體制下,所有MBA項目都是不一樣的,必須要有創新,必須要運用新的市場機制來推動其發展。

  
    北京郵電大學管理學院院長金永生亦認為,國內商學院經過二十余年的野蠻生長,如今應向理性回歸,同時也要貼近本土化特色。“MBA教育是舶來品,如何與中國實際、經濟體制、企業體制相結合,是今天來講沒有完全解決的問題。作為觀念的倡導者,我認為有兩點,一個是創新,一個是創業,這些創新包括觀念創新、體制創新、機制創新、市場創新、品牌創新等。”

  
     如今,人才泡沫化的商學院教育已經引發部分專家對于“MBA貶值”論的擔憂,這也在倒逼著一些商學院向中國本土化方面轉型。據了解,作為政法管理類高校,中國政法大學提出了“法商管理”概念,在傳授商業規則的同時,也傳授法律規則。對于廣東工業大學這樣的地方性MBA教育來說,則把自己的特色定位在“產學結合”,在每一門MBA課程中都會走訪珠三角基地,從而為企業定位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