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MBA報考測評申請中......
說明:您只需填寫姓名和電話即可免費預約!也可以通過撥打熱線免費預約
我們的工作人員會在最短時間內給予您活動安排回復。
導讀:停止學習,就意味著你固步自封,將自己囚禁在短視的牢籠當中。而聰明人卻會不斷開拓自己的眼界,提升自己的格局。
停止學習,就意味著你固步自封,將自己囚禁在短視的牢籠當中。而聰明人卻會不斷開拓自己的眼界,提升自己的格局。
讀者莉莉說自己最近非常苦惱。 莉莉畢業五年了,年近30歲的她,老早就關注過職場“35歲危機”,“35歲危機”是指很多用人單位在招聘員工時,明文規定只要35歲以下的員工。 莉莉雖然還不到35歲,最近卻經常感覺惶恐。工作沒什么激情是其一,其二晉升的機會似乎也十分渺茫。她感覺自己進入了職場“滯漲期”,她不知道是維持現狀好,還是是跳槽換一家單位好。可是如果換工作的話,除了一張泛黃的畢業證書,她并沒有什么值得稱道的履歷。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上周末,她參加同學聚會,發現同學們好像混得都不錯,要么職位比她高,要么薪水讓人眼紅,要么平臺不錯,前途不可限量,只有她,拿著一份不太好意思往外說的工資,連個中層都沒混上。為什么別人個個干勁兒十足,唯獨自己惶恐不安呢? 最讓她羨慕的是大學室友李念,竟然進入了一家五百強的公司。說實話,李念上大學時并沒有莉莉優秀,英語四級是大四那年才考過,找的工作也只是一家新成立的創業型公司,沒想到幾年不見,李念竟然實現了質的飛躍。 在莉莉看來,李念就是自己想要的“理想”狀態,目標明確,工作也很有激情。聚會結束后,莉莉單獨約了李念,想向她取取經,順便傾訴一下自己的苦惱。問及李念平時都做些什么,李念輕描淡寫地說:“也沒做些什么特別的事情啊,就是每天讀讀書、跑跑步,有時間的話再學學英語。” “哇,你竟然活得這么充實。”莉莉忍不住豎起大拇指,同時心里暗暗慚愧,因為她下班后,除了逛街就是追劇和打游戲,和李念比起來,她覺得自己簡直是墮落。 “最近不是流行一種觀點,叫富養自己嗎?我覺得真正的富養自己,是讓自己的靈魂不空虛。跑步、讀書、學習這三樣,讓我覺得特充實。”李念說道。 “富養自己”的觀點莉莉也有聽說,但是顯然,她的富養自己和李念的富養不是一個概念,她覺得富養就是在花錢上不吝嗇,李念的富養卻直指靈魂。 越來越多的人認同,我們在富養別人之前,一定要先富養自己。 那么,什么才是真正的富養?買昂貴的化妝品、買名牌包包? 我覺得這樣的理解太片面了,真正的富養應當是滋養自己的靈魂,不斷給自己加碼,提升自己。 曾經看過一句話,學歷代表你的過去,學習能力決定你的將來。以莉莉和李念為例,雖然大學畢業時,莉莉各方面的成績都比李念優秀,但是畢業后,她停止了學習,所以工作幾年后,除了一張泛黃的畢業證書,她一無所有。李念則通過讀書、學習,不斷地充實自己、提升自己,所以她的職場之路十分順暢,最終被獵頭挖進了一家不錯的公司。 現實生活中,這樣的例子并不少見。我的鄰居前段時間就因為公司業務縮水,被裁員了。 她是重點大學畢業的,原以為只有她炒老板魷魚的份,沒想到竟會被老板開除。事后反思,她覺得自己敗在一直吃老本上,上班早就變成了按部就班地完成任務,下班后則柴米油鹽,煙火人生,再不想工作之事。驟然失業后,她才發現自己的履歷非常不打眼,她于是痛下決心,決定好好提升自己。 鄰居的表妹恰恰相反,表妹畢業于一所民辦大學,她一直覺得自己的學歷不夠過硬,所以拼命提高自己的含金量,她是學財會的,畢業后一直在考會計資格證的路上奔波,初級、中級、高級一路考下來,學得不亦樂乎。現在她已經成為一名注冊會計師,完全不用為生計發愁。 最值得贊嘆的是,表妹竟然一直利用課余時間學習英語,和老外交談完全不成問題。鄰居發表感慨,這大概就是年薪五萬,和年薪五十萬的差距吧。 的確,真正的富養自己,還有另一層涵義,那就是如何讓自己越來越值錢,通俗地說就是如何把自己越養越富。 大家也發現了,一些人無論是生活中還是工作中,都特別順暢,簡直像是開了掛一樣,豈不知,人家一直在不斷地提升自己,為自己加碼。 畢業后最放縱自己的行為就是年紀輕輕就停止學習,這樣只會把自己越養越窮。那些一直在努力學習,努力提升自己的人,別說到了35歲,就是到了45歲甚至55歲,都不會有后顧之憂。只有不學習、不思進取的人,才會有職場惶恐。 世界正在懲罰不學習的人。停止學習,就意味著你固步自封,將自己囚禁在短視的牢籠當中。 聰明人會不斷開拓自己的眼界,提升自己的格局,而MBA,是我們看世界的瞭望塔,是職場生涯中最受歡迎的籌碼。 選擇success,選擇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