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MBA報考測評申請中......

說明:您只需填寫姓名和電話即可免費預約!也可以通過撥打熱線免費預約
我們的工作人員會在最短時間內給予您活動安排回復。

導讀:有些人處理小問題有條不紊,但遇到大事就手慌腳亂,甚至越做越亂。說到底,不是沒有處理的能力,也許是格局小。

   格局,是遇事時表現出來的優秀心態和品質。

 
  《格言聯璧》中提及:“處難處之事愈宜寬, 處難處之人愈宜厚, 處至急之事愈宜緩, 處至大之事愈宜平, 處疑難之際愈宜無意。”
 
  1、處難處之事愈宜寬
 
  處理棘手的事,宜寬。
 
  “寬”指的是心態,放寬身心,勇于接納事情的好壞;事情越棘手,越該寬容接納。
 
  塞翁失馬,講的就是這個道理:一天,老人的馬跑到胡人那里去了,人們安慰他,老人很平靜:“這怎么不是福氣呢?”
 
  后來,那馬竟帶一群駿馬回來,眾人前來恭喜,老人說:“這怎么不是災禍呢?”
 
  家有好馬,兒子愛騎,從馬上摔下折了大腿。眾人前來安慰,老人說:“這怎么不是福氣呢?”
 
  過了一年,胡人進攻,身體健全的男子從軍,大多戰死。老人的兒子因為瘸腿,免了從軍,性命得以保全。
 
  遇事難有圓滿,因此不必處處計較,而是在看到事情不好的同時,也要領悟到好的一面。有得有失,有失有得,無須動氣。
 
  2、處難處之人愈宜厚
 
  有時我們難以理解一些人的選擇,覺得他們難以相處。
 
  其實這世上,沒有絕對難處之人,更多時候是價值觀不同罷了。
 
  因此,和感覺難處的人相處,宜厚。
 
  許多人認為,“厚”是慈和厚道,但我認為有更深一層的意思,是尊重。
 
  在不觸底線的前提下,尊重對方的行為舉止,不以個人的意志強加干涉。
 
  做到這點,便是令人感覺慈和厚道了。即便兩人價值觀不同,也能自在相處。
 
  3、處至急之事愈宜緩
 
  尹和靖云:“莫大之禍,皆起于須臾之不能忍,不可不饉”。說的是,再大的災禍,都是片刻間的不能忍造成的。
 
  《弟子規》也說,“事勿忙,忙多錯”。事情已經很緊急了,倘若處理的人又不能定下心來,無疑會愈攪愈亂。
 
  越是緊急的事,越應該緩和周到。辦事全在圓融周密,思慮深遠;匆忙倉促難免疏漏,反而增加事情的難度。
 
  如果心浮氣躁,固執己見,急于求成,往往只會敗事。緊急的事,要慢慢做。
 
  4、處至大之事愈宜平
 
  做重大的事情,心態要平穩。越是重大的事情、重要的關頭,越要平心靜氣,有舉重若輕的膽魄和實力。
 
  雅典奧運會前,楊威說“我們有實力,只要在比賽中把心態放平穩就行了。”
 
  但男團突如其來的失敗,打亂了計劃,使他背負重大的心理壓力;以致比賽時,意外地從單杠上摔了下來。
 
  2006年世錦賽,看起來更加沉穩的他,用一個冠軍宣告了他的歸來。
 
  楊威的勝利,是技術的勝利,更是心態的勝利。他學會在重要的關頭,把心態放平穩,最后成功展現自己的實力。
 
  5、處疑難之際愈宜無意
 
  在團體合作當中,會遇到困難和疑惑,甚至有人在你面前討論他人的是非。
 
  這時宜“無意”,不要放在心上,不要對人有成見。
 
  三國演義里,曹操是個疑心很重的人。當時他逃難到呂伯奢家,聽到莊后有磨刀聲,就懷疑人家要加害自己,不問青紅皂白,提劍而入,一連殺死八人。
 
  一直殺到廚房,發現被捆著的大肥豬,才曉得錯殺了好人。他的疑心,還常常誤殺人才,失去人心。
 
  寬、厚、緩、平、無意,這些就是處事的格局,強調的是氣度和胸懷。
 
  所謂有容德乃大,有忍事乃濟。
 
  有了格局,再棘手的難題,也不怕處理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