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MBA報考測評申請中......
說明:您只需填寫姓名和電話即可免費預約!也可以通過撥打熱線免費預約
我們的工作人員會在最短時間內(nèi)給予您活動安排回復。
導讀:電影《1942》里,張國立飾演的老東家范殿元破產(chǎn)后,不經(jīng)意說的一句話,讓人印象深刻:
“我知道怎么從一個窮人變成財主。你等著,不出十年,我還是東家!”
這樣的自信,來自他獨特的思維方式。思維方式不同,看待問題的方式也不一樣,然后直接影響后續(xù)的行動。
有時候,不是你的銀行卡數(shù)額,而是你的思考方式?jīng)Q定你會成為怎么樣的人。
你最該優(yōu)先武裝或許不是錢包,而是你的思維。
01
1、對世界溫柔以待,對人保持敬畏之心。
所有的事,所有的人都不要事先下定論,要了解之后,再做出判斷。
《傲骨之戰(zhàn)》主人公戴安事業(yè)得意之際遭遇龐氏騙局,自己一輩子的成果付之東流。不僅失去法式莊園、賬戶上的私人財產(chǎn),連日常開銷都難以維持。
無路可走的她開始在朋友之間尋找機會,均遭到拒絕。
走投無路的她,接到的唯一邀請,來自一家由美籍非裔的黑人組成的事務所老板,她職場上曾經(jīng)的敵人。
你永遠想不到,或許正是你曾經(jīng)瞧不起的人,在關鍵時刻會救你一命。
2、打臉很疼,謹慎而為。
1957年,美國心理學家盧欽斯做了這樣一個實驗。他杜撰出一個名為詹姆的男生,并為其寫了兩個生活片段。
第一段將詹姆描寫成熱情外向的人,說詹姆和朋友一起上學,和熟人打招呼,和新結識的女孩說話;
第二段相反,把詹姆描寫成冷淡內(nèi)向的人,說一個人放學回家,走在馬路背陰一側(cè),不與人打招呼。
之后盧欽斯將這兩個片段進行排列組合,分出這樣四組:
第一組,先給出描寫詹姆熱情外向的一段,再給出冷淡內(nèi)向的一段。
第二組,先給出描寫詹姆冷淡內(nèi)向的一段,再給出熱情外向的一段。
第三組,只顯示描寫詹姆熱情外向的文字。
第四組,只顯示描寫詹姆冷淡內(nèi)向的文字。
盧欽斯將四組材料分給四組水平相當?shù)闹袑W生,請他們閱讀之后回答,“詹姆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結果發(fā)現(xiàn),認為詹姆友好的人各組比例差異很大,第一組中78%,第二組18%,第三組95%,而第四組只有3%。
一個第三方的片段信息,僅僅是看到的一個生活片段描寫,對一個人的性格就可以得出不同的結論,不難想象,我們對他人認識的盲目性。
用雙眼看到的世界,只是自我的一個小世界。
同樣的道理,很多不如你的人,可能有你看不見的優(yōu)勢與特長;很多你以為淺薄的人,或許內(nèi)在的底蘊讓你瞠目結舌。
3、別暴力對待這個世界,也不要輕易看低一個人。
一個成熟的人,標準都來自他的內(nèi)心,不輕易被環(huán)境左右。判斷事物,他們會選擇慢慢看,慢慢來,不那么著急。
明白每件事都有不同的發(fā)展時間,不一樣的發(fā)展過程。有敬畏之心的人,做什么可能都會順利一些。
02
乍見之歡不若久處不厭。
《菜根譚》里說:使人有面前之譽,不若使其無背后之毀;使人有乍交之歡,不若使其無久處之厭。
一時相交簡單,一世相交很難。
相比于短時間的友好,長期交好的關系經(jīng)營起來才更困難。
初見給人超好印象的人,相互聊得歡大概是發(fā)現(xiàn)巧合,喜歡同樣的書或同一個愛豆,由這種相似的經(jīng)歷發(fā)展出一段愉快的對話。但這種淺層次的有緣,一旦欣喜感被耗盡透支,對話便容易戛然而止,陷入尷尬。后期發(fā)力不足,心理預期的落差,使得關系無法再進一步。
初次相見憑借第一印象建立的關系往往不能長久,由陌生到熟悉,經(jīng)歷一步步過程發(fā)展的關系,才更加牢靠,因為一分了解,才有一分貼近。
現(xiàn)代社會人際關系復雜。有人習慣討好,有人善于隱藏,“一見如故”背后有可能蘊含著不為人知的惡意。
劉墉先生《我不是教你詐》里面有個段落讀來十分經(jīng)典。
愛上有婦之夫的小英,生日當天被獨自扔下,遇上了新來的唐小姐,相同的落寞感讓她感同身受。
于是小英邀請?zhí)菩〗阋黄鸪燥垼堥g自嘲地說今天是自己的生日。
沒想到,唐小姐一點也不驚訝,只是淡淡一笑:“我的生日,也常是這樣過的。他,總有事……”
仿佛看到自己的小英心防崩潰了,從沒對人傾吐的秘密,全涌了出來。
唐小姐一夕之間,成為她最要好的朋友。
只是,其他同事,漸漸對她露出奇怪的眼光。電話才響,她感覺幾十雙眼睛都在看她、幾十只耳朵都在聽她。
終于有一天,同事偷偷對她說:“你的事,大家都知道了!大家共事六七年,你都沒說,為什么唐小姐才來,你就告訴她了呢?那又是個大嘴巴,到處吹牛,說她知道你的私事。”
“可是她,她也一樣……”
“她也一樣什么?跟你一樣愛上了有婦之夫?那才是笑話呢!她今年初才結的婚!”
小英沖到唐小姐面前問:“你為什么把我的事跟別人說?你明明才結婚,又為什么要騙我?”
唐小姐緩緩地偏過頭來:“哎呀!交朋友嘛!我看你好傷心,八成是那么回事,編個故事讓你舒服點。”
又淡淡一笑,“何況,我不編那個故事,你也不會告訴我你的故事啊!”
好喝的粥需要慢慢熬,有趣的故事適合慢慢講,太過熱切的朋友,可能是別有目的。
符合正常人與人交往認知順序的關系,才是值當?shù)年P系。
03
關注事實而不是你以為。
羅素曾寄語未來:
“不管你是在研究什么事物,還是在思考任何觀點,只問你自己,事實是什么,以及這些事實所證實的真理是什么。永遠不要被自己或自己所更愿意相信的、或者人們認為相信了會對社會更加有益的東西所影響。只是單單去審視,什么才是事實。”
每個人的視覺都存在盲點,盡全力還原事實遠比管中窺豹來的有效。
自由漂浮的冰山約有90%體積沉在海水表面下,我們所能看到的不過1/10。
心理學上有個術語“證實性偏見”,指的是當我們主觀支持某種觀點時,往往傾向于尋找那些支持我們觀點的信息,而對那些相反的信息視而不見。
通俗的結果,可能像《挪威的森林》里綠子說的那樣,“任憑怎么解釋,世人也只能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事情。越是拼命爭扎,我們的處境越是狼狽。”
《微微一笑很傾城》里,女主貝微微被人誣陷,憑一張她從豪車下來的照片,就有人傳她被富商包養(yǎng)。
事實上,那張照片不過是她做家教的孩子媽媽,順路送她回學校。
偏見始于片面,懷有各種各樣愚蠢的見識是人類的通病。在信息不對稱情況下,利用先驗知識去判斷,一旦經(jīng)驗失效,認知就成了自我以為。
“在繁瑣無聊的生活中,時刻保持清醒的自我意識(Self-awareness),不是‘我’被雜亂、無意識的生活拖著走,而是生活由‘我’掌控。”
美國小說家Wallace演講中的這段話說明,用自身稀少經(jīng)驗獲得的掌控感,很多時刻是被生活牽著走。
04
許多人都是夢想家,很少人擁有執(zhí)行力。
一件事有沒有用,有什么用,只有做了才知道。如果說思考是高屋建瓴,那么行動才是事物拔地而起的基礎。
做了總比不做好,就是行為導向者的行事標準。
電影《社交網(wǎng)絡》中,有這樣一個片段:
扎克伯格靈感突現(xiàn),想要做一個網(wǎng)站,創(chuàng)意來臨之時,他沒有猶豫,立刻動手開始行動。
這是他當天的時刻表。
20:13PM,扎克伯格回到宿舍;
22:17PM,扎克伯格從室友一句話中得到靈感,決定設計一個外貌打分網(wǎng)站—FaceMash。
2:08AM,朋友薩維林回到宿舍,為他提供了算法公式。
之后產(chǎn)品上線。
4:00AM,F(xiàn)aceMash網(wǎng)站流量異常,哈佛大學的校園網(wǎng)癱瘓,驚動了校方。
從無到有,他只花了短短的6個小時,便將一個網(wǎng)站由想法變?yōu)楫a(chǎn)品上線。
這樣的行動力,不可謂不驚人。
早日出發(fā),早做出行動就是好的開始,早來的壞消息就是好消息。
巫啟賢說過,年輕的時候,不怕被罵,不怕被批評,不怕被瞧不起,如果等你老了,再被人瞧不起,那才是真的晚了。
世界正在成全動手的人,生活競爭大,機會也多,別人的成功羨慕不來。
你在原地不伸手,天上的餡餅落下來時,大腦高速運轉(zhuǎn),考慮了空氣密度、濕度、風向……計算出物體下落的重量時,餡餅早已落下不見蹤影。
成功面前,執(zhí)行力比什么都重要。
05
做最難的事,成為無可替代的人。
跑步的時候,很多人會有這種體驗,第三圈第四圈總是最難的,一個泄氣就容易前功盡棄。可一旦過了這幾圈,身體的痛苦感就會消失,進入平衡階段。
趨利避害是人的本能,可做最難的事,或許才是一個人進步最大的時候。
話劇演員黃湘麗,孟京輝導演《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的第五代演員,2015年全新嘗試了薩岡的《你好,憂愁》,將此書搬上了話劇舞臺。
值得一提的是,作家薩岡的著作中有大量的心理描寫,但是戲劇沖突十分稀少,再加上需要一人分飾五角,改編話劇難度很大。
“全世界范圍內(nèi)沒有人把它排成話劇,因為確實太難了,我們是第一次,去弄版權的時候別人都驚呆了,很興奮地說你們居然要排成話劇!”
實際操作中難嗎?真的很難。
即使演過300多場《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在話劇舞臺上游刃有余的她,在最初也不得其門。
一個人的獨角戲,如何恰如其分地表達出來,還要傳遞給觀眾能量,這些都是問題。
黃湘麗說:“演員就像是一只蝸牛,其實每一個人都是一只蝸牛,都有自己的保護殼。但是突然,我必須要自己把自己的保護殼破碎,這樣才能重新建立一個全新的自己。”
多次排練,當卸下所有心理防線,她終于可以坦然面對觀眾。
“可能這就像一層窗戶紙,當我捅破它的那一瞬間,我就可以做到了。”
高投入帶來高回報,一旦你在某方面取得了成績和進步,你就一定和其他人不一樣。
大學有個同學,畢業(yè)去了個令人羨慕的企業(yè)。
和他一同競爭的人,綜合素質(zhì)比他高的人多的是,可是那家企業(yè)最后選擇了他,甚至接受他提出的要求,派他去沿海分部任職。
讓他過五關斬六將的,是他大學接的一個活。
具體是做一個宣傳PPT,要求很高。從大一就喜歡研究PPT的他,在學院也是小有名氣。甲方通過導師推薦找到了他,請他一周之內(nèi)完成,最后成品很符合甲方的調(diào)性,效果不錯,對方很滿意。
沒想到,這個甲方就是他后來應聘的企業(yè)。
視覺效果在宣傳上越來越重要,其他方面可以很快上手,審美卻不是一日之功。他從一開始培養(yǎng)的這個長處,為他博得了資本。
“批發(fā)”的能力,容易被代替,獨一無二,才是你的存活資本。
成功學鼓吹“牛逼的人就應該是各方面都牛逼”,事實上這不過一碗毒雞湯。
懂得何為所長的人,才能立于不敗之地。
06
行為心理學說,一個人一天的行為,大概有這么95%的比例是習慣性的,而中年人比例更大,或許能夠達到99%。
僵化的思維讓行為變化越來越少,有的人活了八十歲,卻在二三十歲老了。
“對于現(xiàn)代科技來說,資金設備等等固然重要,但天才的思想依然是最主要的動力。一種發(fā)現(xiàn)或發(fā)明可以賺到很多錢,但有了錢也未必能造出所要的發(fā)明。思索是一道大門,通向現(xiàn)世上沒有的東西,通到現(xiàn)在人類想不到的地方。”
王小波在《思維的樂趣》里的這句話,道出了思維的重要性。
世上本無移山之術,有的只是:山不來就我,我便去就山。
可很多時候,我們都敗給了自己的思維定勢。封閉進一步成長的可能性,帶來的,可能是長久的困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