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MBA報考測評申請中......

說明:您只需填寫姓名和電話即可免費預約!也可以通過撥打熱線免費預約
我們的工作人員會在最短時間內給予您活動安排回復。

導讀:月薪3000的看著月薪3萬的,月薪3萬的看著月薪30萬的,據說最近恒大集團的首席經濟學家任澤平又爆出月薪125萬的天價。

        月薪3000的看著月薪3萬的,月薪3萬的看著月薪30萬的,據說最近恒大集團的首席經濟學家任澤平又爆出月薪125萬的天價。低工資已經嚴重限制了一個人的想象力。人一覺得缺錢,就會把錢看得特別重。一看得重,就容易執著。一執著,就容易短視。一短視,就前途堪憂。

 

生活里,我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無論多有錢的人,都在哭窮。

 

月薪3000的看著月薪3萬的,月薪3萬的看著月薪30萬的,據說最近恒大集團的首席經濟學家任澤平又爆出月薪125萬的天價。低工資已經嚴重限制了一個人的想象力。

 

兩個月前,一個遠房親戚托我給他找找工作,我們是同行,走得不近,之前聽說他在一家不錯的公司,干得風生水起。眼看著快五年了,老板還不給升職加薪,他就萌生了跳槽的想法。

 

想想有道理,如果老板看不見你的價值,就得趕緊走。于是,我給他介紹了一個職位,圈內top 5的一家跨國公司,面試幾輪下來,對方很滿意,可最后卻被親戚拒絕了。

 

我傻眼了,急忙去問他為什么,結果他回了我一句,這公司太摳門了。

 

原來這個職位要帶團隊,他雖然工作經驗豐富,但沒有領導經驗。

 

雇主很喜歡他,希望他能先來帶團隊試試,薪水和現在一樣,干得好,第二年就升職,相當于多干活兒沒多拿錢,于是就出現了他所謂的“摳門”。

 

最后,他用這個offer要挾老東家,每個月漲了1000塊錢,還干著過去輕松的活兒,不用操leader的心。

 

聽到這里,我默默嘆了口氣,他大概不知道,一個公司里最不穩定的,就是那些當不了leader,薪水又最高的老員工。

 

想起蔡崇信當年放棄70萬美元年薪,接受阿里600美元年薪的故事,不禁讓人感嘆,人啊,哪里用得著什么大浪淘沙、千錘百煉,1000塊錢就能看到10年后的差距。

 

一份工作的價值哪里是薪水能衡量的。

 

錢不是不重要,但不是唯一重要的事。如果你看不見平臺、圈子、機會和成長空間,滿腦子想的只有每個月銀行進賬的錢,不淘汰你,淘汰誰?

 

對金錢的執念,正在毀掉我們這一代人的遠見。

 

 

先澄清一點,我對錢絕對沒有偏見,相反我是個特別愛錢的人。但我知道,人這一輩子,光有錢不夠

 

生活里,經常能遇到這樣一種人,喜歡抱怨生活苦、日子難,無論你怎么勸他想開點,出去走走,享受享受生活,她三個字就把你噎得說不出話:我沒錢

 

一說起誰誰誰,今天又出國玩了一趟,明天又玩起琴棋書畫,她的第一反應永遠是:人家有錢啊

 

在他們的觀念里,一件事兒值不值得取決于能不能賺到錢

 

前兩天,和一個老同學聊天,他說起自己的生活,一臉沮喪。剛畢業那兩年,他換了七八份工作,沒有一件做的長,后來把房子賣了,和朋友合伙做生意,做什么賠什么。

 

我問他,到底想干什么。

 

他回答:“什么賺錢,就想干什么。”

 

真讓人哭笑不得,這個世界上,除了騙子,誰敢拍著胸脯跟你說,這事兒一定能賺錢。

 

大部分人無非是看見了一小部分人賺到了錢,才恍然大悟,原來干什么都能賺錢。

 

親戚朋友里,很多人知道我在寫作,而且花了很多心思在這件事上。他們經常來問我,覺得這行怎么樣。

 

過去,我經常會說挺有意思的,和文字打交道比和人打交道容易,也挺有成就感的。可后來我發現,常常是我噼里啪啦說了一通,他們最想知道的事情只有一個:賺錢嗎?

 

這個問題我真回答不了,有賺到錢的,也有沒賺到錢的。但賺了錢的,當初沒幾個堅信自己能賺錢的。無非是沒來由地喜歡一件事,又沒來由地總想把它做好。于是,做著做著就越來越好了。

 

總想最大限度地創造價值,是這個時代的通病。我把這種心態叫做功利心。學知識的時候,人們問,它能變現嗎?交朋友的時候,人們問,他們有用嗎?

 

我沒法跟他們解釋,這個世界上很多有意義的事情都是沒用的

 

都說物質幸福的時代已經過了,可人們對金錢還是那么執著,和別人比吃穿住行,開什么車,在哪里買的房,去什么地方消費,去哪里旅行,卻不知道,這個時代最稀缺的資源不是金錢,而是不被金錢束縛的心態

 

對金錢的執念正在毀掉我們這一代人的心態。

 

 

當然,除了遠見和心態,更可怕的是,在金錢的魔力下,人們連審美都沒了

 

最近看了一本書叫《有閑階級論》,看完心情沉重。

 

凡勃倫在書中提到一個觀點,讓我覺得很可怕。他說,一件物品要想激發人的美感,不僅要美,還要很貴。因為當人們發現無法成功說服別人自己買了一件很美的東西時,只好用貴來證明自己的品味和地位。

 

所以,歐洲貴族們使用的器皿是由金屬本身的價格決定的,鋁貴,那鋁就好看。銀貴,那銀就好看。

 

再聯想到Prada售價185美元的曲別針,巴黎世家2145美元的紙袋,香奈兒5000塊錢的拖鞋,其實貧窮限制的不是人們的想象力,而是審美能力

 

曾經看過一個故事,紐約中央公園經常出現街頭藝術家,販賣自己所謂的藝術品,其中有個老者,擺了個地攤賣涂鴉,每幅作品60美元。

 

一整個上午,都沒人光顧他。直到下午三點半,才做成了第一筆買賣,一位女士討價還價,花60美元買了兩幅。

 

這一天,他一共賣出8幅畫,賺了420美金,而那些買畫的人還不知道,他們占了多大的便宜。

 

這個賣畫的老人正是著名的涂鴉藝術家班克斯,曾經入選過《時代》雜志全球最具影響力100人,他的畫每一幅都超過3萬美元,最高價還拍出過110萬美元。

 

可同樣的畫,放在街頭,瞬間就變得廉價。

 

班克斯又一次用他的行為藝術深深地諷刺了世界一把。對金錢的執念正在摧毀我們的審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