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MBA報考測評申請中......
說明:您只需填寫姓名和電話即可免費預約!也可以通過撥打熱線免費預約
我們的工作人員會在最短時間內給予您活動安排回復。
導讀:常常有親戚朋友問我:“工作一年多快兩年了,你存了多少錢?” 我回答“幾乎沒有存錢” 。“那你的錢都去哪了?” 這是正常人的反應。朋友會覺得驚訝,當知道我有錢學跳舞,有錢學尤克里里,有錢聽樂嘉的演講時,一部分人說我有錢任性,另一部分說“既然連錢都沒有存好,還花那么多錢去學這學那?”
翻開自己的隨手記賬單粗略算了一下,工作兩年我投資在學習上的費用接近兩萬五,這究竟是為什么?
(一)如果連你都舍不得投資自己,還有誰主動投資你
在我上小學的時候,就懂得一個道理:“只有讀書學習才能改變自己的命運!” 因為,我的父親從小就不支持我讀書考大學,在我上初中他就對我說過,以后他不會供我讀大學,他希望我初中畢業就工作。
然而越是這樣,我越是努力。
考上大學,我打電話向親戚借錢交了第一個學期的學費,剩下三年多的學費是我拿獎學金和申請貸款讀完的。父親在我讀大學期間,每個月給我200塊錢伙食費,偶爾經濟困難,我會找身邊的朋友借錢,拿了獎學金再還。后來繼續考研,考了公費的學校深圳大學。
從大學到讀研的七年時光,在別人很幸福地有父母支持讀書,有父母給錢上學的時候,我早已接觸社會,做了各種各樣的兼職和實習:進過各種各樣的工廠,做流水線包裝,開機,焊錫;做過餐廳服務員,榨過果汁,賣過手機,當過商場促銷員,做過家教,當過培訓機構的講師,當過學校的兼職輔導員。去過政府,外企,私企,知名互聯網公司實習過。其中有“生存所迫” ,也有自我的成長規劃。
其實,我不太愿意訴說這一段過去的經歷。今天提起過去,是想表達:正是這樣一段不容易的過去,讓我明白了“ 如果連我都不投資自己,還有誰會主動投資我?”
我有時候也會渴望經濟無憂,這樣就可以學唱歌學跳舞,就不用等到24歲才開始學。我也會渴望有一柜子漂亮的衣服和裙子,這樣就不用等到25歲才把衣服徹底更新。我也會失落傷心,這7年來跌跌撞撞的艱辛與不易,鑄就了我有一個溫柔的臉蛋,卻藏著女漢紙的內心……
(二)我不是勵志,只是為了成長
也許年輕人想得更多的是如何成功,而我想的是如何不斷成長。因為我一直所在的環境并不是太好,所以我會利用自己所有的力量去幫助自己成長!
出來社會,我明白了:成長是需要成本的。有時間成本,有金錢成本。而在校園里免費的“拿來主義”,在校園里習慣做“伸手黨”,出來社會之后,發現所學知識跟不上社會所需。如果想要提升職場競爭力,只有不斷投資自己不斷學習。
那么,剛畢業工資不多怎么投資學習?
在工作的第一年,我的工資大部分用來還大學貸款的錢。即便如此,還是花了6000塊錢在學習上。第二年,經濟壓力小了,再做更多的個人投資。
(三)三個方向投資學習
一是專業能力,那些與我職業發展目標相關的,最核心的部分。例如我以后想做企業培訓師,我會思考與之相關的能力有哪些?我的優勢和劣勢分別在哪里?經過分析和考慮,我報了初級培訓管理的課程,鞏固培訓的專業基礎;報了樂嘉演講會和TTT培訓分享會,學習演講技能…
二是職場通用技能:例如管理訓練營,時間管理訓練營,色彩服飾搭配,ppt技能。
三是內在修養:這是我自己感興趣的部分:舞蹈,音樂,心理學。我認為這些都是身體與靈魂并行的東西,也是我愿意花時間精力和金錢去投資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