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MBA報考測評申請中......

說明:您只需填寫姓名和電話即可免費預約!也可以通過撥打熱線免費預約
我們的工作人員會在最短時間內給予您活動安排回復。

導讀:近幾年來,MBA的報考熱度只增不減,很多處于事業瓶頸期的小伙伴們選擇攻讀MBA。報考MBA來提升自身的能力度過事業上的瓶頸期,但是攻讀MBA、博士真的是你走出事業瓶頸期的捷徑嗎?

很多人好奇什么樣的學生才會被世界頂級學府錄取?

在和幾屆的MBA校友聊天后會發現,每一個人的背景都很不同。你找不到規律說:哦!這個人是因為有一家公司所以被錄取了。哦!那個人因為以前的某某經歷所以她被錄取了。你會不斷的發現發現沒有一個人的經歷是相似的,但他們又非常獨特,會成為任何人想加入這個大家庭的一個理由。

比如一個男生曾經是一個記者,同時也在孵化一些創業項目,現在即將加入硅谷的一家創業公司。另一個女生是奢侈品品牌的市場負責人、自己一邊在幫一些VC做項目,多元化的背景和經歷也非常有趣。另一個女生曾經幾次創業,不斷的挑戰自我,她的經歷也很有感染力。

雖然大家各自不同,但是有一點是相同的,對自己做的事情有極大的熱情和追求。在斯坦福的校友圈,好像每一個人都熱情洋溢的對自己做的事情有很多理解和追求去,同時總能帶給周圍人很多信息和機遇。

什么時候去讀MBA比較合適?

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經常有人問我什么時候讀研、什么時候讀博、要不要現在考MBA。

因為很多人都在面臨職業發展的各種問題。有人需要職業升級、有人需要擴充人脈,有人目前比較迷茫想停下來充電,兩年后重新整裝待發、有人職業轉型、有人遇到職業瓶頸,希望以此來做一個跳板等等。

無論是什么問題,MBA不該是你逃避現實的一個工具

比考MBA更重要的是分析你目前的問題出在哪里,為什么會出現這個問題。如愛因斯坦說的:如果你讓我用一個小時去解決一個問題,我會用55分鐘來想這到底是一個什么問題?

很多人看似找到了解決問題的方法,很高興。但是卻沒有花時間思考問題的本質,只是誤認為這是解決問題的方法。

如果你沒有搞清楚問題的真相,你的解決方案可能是有問題的。比如霍亂時期,由于對問題的誤判,專家的解決方案是告訴大家不要在寒冷的風中睡覺和靜坐!這和真正導致霍亂的原因大相徑庭。

前幾天有一個人咨詢我要不要讀MBA。

他本科畢業于北大、研究生畢業于清華大學。畢業后從事了大概2年的投資方向工作。由于不滿意現狀,他希望出國讀MBA。我和他說:2年后回國,那時候他已經讀書8年,但是只有2年很基礎的工作經驗。這樣往高上不去、往低不想下去的狀態有可能會很尷尬。因為他整體的工作經驗太少了。

很多人誤認為讀了名牌大學可以幫助自己提升職業競爭力,這樣想沒錯,但是如果只有學歷,沒有實在的工作經驗會很尷尬。就好比有很多研究生畢業的學生就業狀態甚至不如本科生。因為在用人單位眼里都沒工作經驗,為何不選擇一個薪資低、成本低的?這一類人有的被稱為“高分低能”!

那是不是高學歷就沒有用?

恰恰相反,學歷是你職業生涯中貫穿始終一個被衡量的標準。學歷代表的不僅僅是一紙證書、而是一個人的整體綜合素養、思維方式。但是學歷的發揮點不是一成不變的。

當兩個應聘者都沒有經驗的時候,用人成本相似的情況下,好大學畢業的會勝出幾率高一點。學歷最關鍵的是在你不斷上升的職業發展中發揮一個加速器的作用。

高學歷、好大學畢業的人始終占有優勢、除非工作經驗太沒說服力。如果在工作經歷非常不錯的情況下,高學歷一定是錦上添花。

這位金融男,他為了逃避現在職業上的問題,舍近求遠考MBA。經過分析考MBA目前對他來說不是最佳的選擇。理想的狀態之一,他可以再積累幾年經驗,再去考,那時候一方面自己很清楚自己要什么,第二,完整的工作經驗會幫助他晉升。

目前他所在工作升職升不上去,外面的情況也不了解。這樣的職場人我見過很多很多。他們身在職場,但是對外界的關注很少、活在自己狹小的空間內,社交面也不廣、手上都是有限的數據和信息,很難做出全面的判斷。(以上這句話可能是我見過很多的職場問題的核心因素)。

現在的社會發展一天一個樣子,如果職場人不太關注動態,很可能會錯過很多機會,或者轉型延遲。

比如區塊鏈現在在金融行業應用很廣,也很熱門,以他的學歷背景、經歷其實轉型很容易,做和金融相關的事情太多了。多樣性嘗試,去探索一下再說。不用在一份工作上耗死。探索結束假如還是要讀MBA,這都沒問題。而不是因為不知道如何解決現在的問題,所以選擇另一條路。

同樣,前陣子也有幾個職場人找我咨詢考博士的問題。

對于考博士我問的最多的就是剖析為什么考博士?無一例外都是現在發展的不好,想去再考一個高學歷。

先不說能不能考上。考上了畢業也有5-6年的時間,現在的5-6年,不是一個時代是3-4個時代都有可能。那時候你學歷高,期待更高,因為你付出的時間、精力成本非常高。但是和你所在的城市的生活節奏以及內容的脫節,也會成為另一個隱患。這些都是我們需要考慮的。(當然不同的案例需要具體分析,也不能一概而論所有的情況都是這樣)。

這個彎道你想用來超車,但是它的成本代價極高。很可能沒超過去、又付出了更多的代價。

對于今天想轉型的職場人來講,很多都有5-6年的工作經驗。對于這樣的職場人,最難得的就是時間很寶貴。所以當我們在做決定的時候,一定要算好這筆賬!不要盲目的追求高學歷,到時候可能會得不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