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難道他們讀MBA是為了升職、加薪、鍍金?鍍金或許有可能,但小編并不覺得僅此而已。那么追根究底MBA到底有什么東西讓大家如此青睞呢?
前段時間有這樣一條消息:國立大叔六十余歲,竟然被清華五道口金融學院錄取!
不少網友調侃:厲害了,為了扳倒和珅,紀曉嵐去學金融了!
更多的人是欽佩——這才叫活到老,學到老。
其實近幾年,娛樂圈不乏一些知名人士開始攻讀MBA/EMBA等專業學位。
難道他們讀MBA是為了升職、加薪、鍍金?
鍍金或許有可能,但小編并不覺得僅此而已。那么追根究底MBA到底有什么東西讓大家如此青睞呢?
攻讀MBA到底能帶來什么?
1.學習專業知識
MBA全稱是工商管理碩士,顧名思義,其課程設置里面包含了商業管理當中所有基礎的、重要的、體系性的課程,從戰略、市場營銷、財務、金融、運營到領導力、組織行為、商務談判,到創業、并購、VC/PE等。基本上學習完整的MBA課程之后,就能夠建構起相對完備的知識體系,為在畢業后順利的轉型/升級到管理相關的工作職能做好準備。
現在正是整個世界科技發展、商業模式風起云涌的時候。商業管理知識本身就是來源于并且落后于商業實踐的,在當前這種商業世界發生巨大變化的時代,很多商學院的知識、案例還是幾十年前的,有相當一部分內容已經不適用于當前的商業實踐。此時,更需要通過更加多元以及快速的渠道學習最新最引領的商業知識。
2.建立人脈資源
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的許多學校的MBA,比較引以為傲的就是他的校友網絡,這是一個巨大的聚寶盆,各行各業的佼佼者都聚集于此。在經過兩三年朝夕相處的同窗生涯后,投身于商場時,可以成為無形中待挖掘的資源。
除了學院中的良師益友,你可以向教授或者有豐富實戰經驗的兼職教授請教和學習。更有機會去聆聽來自一線的、國內外的CEO或者企業家的現身說法,可以直接獲取到他們的成功心得以及經驗教訓,建立自己的人脈關系。
正如一位畢業生在《商業洞察》(BusinessInsight)雜志上說:“在攻讀MBA期間,共同經歷了很多后建立的伙伴關系將是終身的——你可以找到一個商業伙伴、導師、朋友和無盡的職業機會。”
但是,人脈起作用的前提是價值上的平等。
3.提升職場競爭
想進入大牛商學院通常都有非常嚴格的申請和錄取流程,不僅需要漂亮的履歷,700+的GMAT成績,還需要撰寫論文闡明自己的優勢和未來的職業目標等,還需要資深的推薦人推薦,并且能夠通過學校嚴格嚴厲的入學面試,有些甚至還需要通過校友面試……才能在眾多優秀的競爭者眾脫穎而出。所以,能夠被名校錄取,意味著這些學校已經幫助雇主做了篩選,學校已經用自己的品牌為申請者的能力、履歷、潛力做了擔保,無形中提高了MBA畢業生的職場競爭力。
MBA倍受青睞的另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可以實現職業轉換。大家在工作多年后重新回到校園攻讀MBA,有人為了提升學歷,系統學習管理知識,有人為了人脈,更有很多同學利用MBA的再次學習和更新學歷的機會,重新選擇職業的方向、地點、行業、工種,實現職業生涯轉換,進入熱門行業,如金融領域、投資銀行、私募公募等相關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