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238萬人參加了2018年研究生招生考試的初試,這是你知道的。
你不知道的是,這238萬名考生中,有107萬人是往屆考生。
這107萬往屆考生,有二戰的、有三戰的,更多的還是那些已經工作了幾年,甚至背負著婚姻、家庭、房貸壓力的社會人。
我們不禁要問,那些工作幾年的往屆生,為什么又回來考研了?來看看“當事人”的說法。
1、12年畢業的,工作五年了。
感覺生活一眼就能望到頭,工作平平淡淡,一個小中層,每月幾千塊錢,還完房貸幾乎不剩什么了,每天早起上班混一天下了班回家在沙發上一窩,到11點洗澡睡覺,日復一日啊!
這太痛苦了。
所以想要有所改變,本來想考個第二學歷,后來發現其實倒不如考個研。目前正在查各種資料,查各個心儀院校,但是考哪個學校的什么專業,如何考,怎么復習....這些問題是必須要搞清楚的。而這些也是我現在正在面臨的問題。
考研的路應該不會輕松,但我想試試。
2、剛畢業,才工作兩個月,準備考研。
其實大三的時候考過,但是后來放棄了。
一是因為,我覺得我已經23歲了,如果研究生畢業,我都已經26歲了,但我還是個學生而已,我不希望自己在都快到三十的年紀還待在象牙塔里,是父母眼中的孩子。
第二個原因是,我不想連讀研究生的錢都要父母出。
其實邊工作邊考研沒有那么困難。我現在每天上班八九個小時,早上五點起床看書背單詞,然后到點上班,下班回來以后,洗個澡就算休息了,然后繼續看書,晚上十一點睡覺,其實只要忍住不看手機不玩電腦,時間是夠的。
想做的事情就去做,決心奮斗的人總不孤單。
3、2011年畢業,畢業6年。
本科是三本,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因為學校不好且學校的主要側重點不在專業課上,本科四年基本就是混吃等死中度過。
剛畢業托關系進的國企,待遇好到死,基本上同學們工資還在2000左右徘徊的時候,我就能拿到6000+,畢業結婚生子,人生贏家對吧?
怎么可能…
2015年單位就走下坡路了,工資一降再降,崗位也從干部崗調到工人崗。
工作內容呢就是社區收費之類的簡單工作。
我實在是勸不下自己啊,一眼能望到我幾十年之后的樣子,讓我太焦慮了。
于是毅然決然辭職,到省城創業。
生意做的不好也不壞,有段時間生意不好的時候,想去找工作,可是我發現我什么都做不了,本專業本來就沒有學到啥,加上5年過去了,行政文員公司一般會招剛畢業的。
能供選擇且工資可以的,就只剩銷售了,期間換了好多工作,地產銷售、甚至電器導購。一直猶豫自己是不是要這么一直混下去,周圍的同事學歷普遍低,基本上也沒有什么共同語言。
我開始問自己,如果我這么混下去,一輩子是不是就完了,我的孩子是不是就像我同事的孩子一樣,高中畢業就出去打工?
想想太可怕了,7月底辭職了,本想換個好一點的平臺,可是心儀公司因為我幾份工作時間短,擔心留不住,于是面試未通過。
有一天早上剛睡醒那會兒(或者在夢里?)想起考研這回事,然后起來就查學校,查專業,我本科本是想上心理學,可是我媽當時以死相逼,這么些年一直遺憾。
想起做導購的時候一次去師大家屬樓顧客家里拿票,看著來來往往的學生,特別羨慕又特別自卑。那時候在想,如果時間能回到高考,我一定拼死了考。目標專業是應用心理,已經開始復習,完全是三跨考生,放下書將近7年,這條路注定不容易,但對生活的未來的憧憬又回來了。
我考研的原因,大概是因為生活已經觸底了吧。
4、23周歲,今年剛畢業。土木工程,進了施工口,嗯,修地鐵,搬磚狗。
哪怕進去了施工口我都沒有自暴自棄,我拼命去工作,我試圖用我僅有的熱情去改變身邊的人。
然未果,我放棄了。所以我想去尋求更好的發展,更好的平臺。
對不起,我大學過去的4年,我沒能讓他們發揮的更好。
我想,考研應該是我生命里為數不多的相對自己命運發起挑戰的一次。
我要自己準備錢,我需要捫心自問我到底喜歡什么,我要自己查學校,我要了解關于考研的信息……但這些我都不怕,因為當我決定考研的時候,我的心又動了,就這樣。
我今年23,我決定繼續向上,繼續追逐,生活壓不死我,那我就要努力活下去。
事業不順、薪資不高、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原因,但總歸起來都是一個道理:我的人生不可以這么將就。
作為應屆生,你比往屆的學長學姐有太多的優勢。如果你對現狀不滿,如果你想考研,那么,Just do it.
與其等到工作之后再糾結,不如趁著年輕努力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