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MBA報考測評申請中......

說明:您只需填寫姓名和電話即可免費預約!也可以通過撥打熱線免費預約
我們的工作人員會在最短時間內給予您活動安排回復。

導讀: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們每周或者每天都會給自己制定計劃,但是不知各位考研備考的小伙伴們是否每天都會按照計劃進行嗎?溫馨提醒各位考研小伙伴們千萬不要拖拉哦~順便在這里各位小伙伴們簡單分析一下造成考研復習拖慢的原因,快來看看你中招了嗎?

  為何你總完不成每日任務?

  1、原因——心態問題

  能拖就拖,太陽下山開始著急,任務越來越重,deadline越來越近,惡性循環,自信受挫,身心俱疲,deadline到了,草草應付,日復一日,還錯覺自己全力以赴時效率高到驚人。這基本上是絕大多數人都有的毛病。你決定開始改變了,但是惰性已養成,改變如抽絲。不要急于求成。

  2、如何改變現狀?

  剛開始的時候不要對自己要求過高,給自己定下適量的任務,完成后及時獎勵,可以是事后給自己買一直很想吃但不常吃的東西,也可以是拜托朋友監督,事先給他一百塊錢,完成了任務經他核實后就把錢拿回來,沒能完成錢就歸他了,這樣會給自己造就一種緊迫感,從而慢慢確定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高低,以及對解決問題實際所需時間的判斷能力。

  除了心態的原因之外,更多的則是壞習慣的養成,因此提起自律實則就是改掉那些在生活中的壞習慣,讓自己長期處于一個有規劃的生活狀態,那么要想戒掉壞習慣,我們要先明白,為什么壞習慣很難改掉?

  為何壞習慣很難改掉

  1、習慣引力的法則

  人的大腦有一種本能,就是維持現狀。因此它會抵抗和阻止變化。我們身上的壞習慣,都是身體機能已經適應和接受的思想或行為模式,一旦你想要打破這個現狀,大腦就會拼命的反抗,想要保護它。這個時候,我們通常會感覺到不自在,別扭,不舒服。

  2、意識與無意識的平衡

  人的大腦分為意識和無意識兩個部分,無意識占其百分之九十五。無意識的使命就是維持現狀,拒絕變化。就算你的意識再想改變,只要無意識沒有接受,你就很難成功。因此,要想戒掉壞習慣,你要堅持到無意識將它認定為常態的時候才可以。

  3、欲望和理性的斗爭

  理性和欲望就好比是天平的兩邊,當欲望占上風的時候,理性根本不能與其對抗。就好比你為了減肥而節食,可是當你看到甜食的時候,你就會想象吃甜食的美好感覺,即便你的理性知道自己不該吃甜食,但也無法抵擋欲望的沖擊,只能乖乖投降。

  變自律的三個原則

  1、一次只戒一個壞習慣

  建筑大師路德維希·密斯·凡德羅提出過一個重要的理論:“Lessismore。”也就是說,少即是多。大部分的人在執行的過程中,都會犯一個錯誤,就是高估自己的執行力和自律能力。他們往往想一步登天,于是將多個目標全部提上日程,想要在短時間內一次性解決,結果顯而易見,堅持不了多長時間后就會以失敗告終。

  我們在習慣養成的過程中,一次只養成一個好習慣,同樣,戒掉壞習慣也是如此。

  2、抓住中心點和瓶頸

  中心點指的是戒掉壞習慣的有效點。舉個例子。某個考研黨的壞習慣是每天早上賴床,起不來。他要決心改掉它,從明天開始每天六點起床。可是,每天依舊起不來,為什么?因為他在執行計劃的過程中并沒有真正找到中心點。

  要想每天早上六點起床,就必須要在前一天早睡。只要睡眠時間夠,到規定的時間時自然就能夠起來了。前一天早睡,保證睡眠時間是戒掉早上起不來這個壞習慣的真正有效點,也就是中心點。

  瓶頸指的是集中于中心點時使問題產生的障礙。還是上面的例子,既然前一天早睡是中心點,那么,我在執行計劃的時候,就要觀察,每天是什么事情阻礙我早睡的。那么,這些事情就是我執行過程中的瓶頸。

  3、重視過程而不是目標

  古川武士提出:“目標的達成是對結果的關注,而習慣的培養則是關注行動和過程。”不知道大家有這樣的體驗沒有?本來執行的挺好,還完成了階段目標,可目標一實現后,反而沒了動力,造成反彈,直接回到“解放前”。之所以這樣就是因為在執行的過程中,只關注了目標而沒有重視習慣的養成。

  就拿減肥來說,你的目標其實并不是這個月要瘦多少斤,而是將多運動,健康飲食的行為通過不斷的重復上升到無意識行為。考研亦是如此,我們的目標不是在復習期間看了多少書,做了多少題,而是能夠將所學的知識在實際做題中運用起來,這才是真正的目的所在。

  戒掉壞習慣的三個好方法

  1、對要改掉的壞習慣做到“知己知彼”

  當你列出你的壞習慣后,先挑選一個最想要改變的,然后去分析它。明確它是什么類型的習慣,這決定了你需要花多少時間來將其改掉。例如:

  ①行動性習慣——需要一個月左右

  ②身體性習慣——需要三個月左右

  ③思考性習慣——需要六個月左右

  還要明白自己對該習慣是真的要完全戒掉,還是控制在一定的時間或量以內。比如,經常性發呆,看書喜歡聽歌,學一會打一句王者,這種習慣,是完全戒掉的。而拿手機閱讀資訊,并不需要完全戒掉,而是要控制閱讀的時間。

  2、明確習慣的中心點和瓶頸

  比如,你要戒掉不愛看書的壞習慣。你制定了每天看書5頁的行動計劃,但一定要找到習慣的中心點和瓶頸所在。要想每天完成看書5頁的計劃,就要給自己專門留出一段空閑時間,以供安靜的讀書。這是中心點。

  自己在執行的過程中,要留意在執行過程中的障礙是什么,比如,自己在閱讀的時候,手機的社交軟件總會響起,然后就忍不住去看手機,接著就開始玩手機。那么,這個行為就是該習慣的瓶頸。我們在執行的時候,就要提前將手機靜音,完成計劃后再去查閱信息。

  3、學會堅強痛苦的“替換”技術

  有時候,我們沉迷于某個壞習慣,并非是因為其本身有多誘惑,而是因為它能夠滿足我們的某種需求。那么,我們可以學會“替換”技術,用同樣能夠滿足需求的,沒有負面作用的行為來替換原來的壞習慣。

  比如,你沉迷于各種霸道總裁的電視劇無法自拔,這個時候強行讓自己不看它確實很痛苦。那么,你可以靜下心來,想一想自己為什么喜歡看這種無腦的電視劇,你發現自己是因為在考研中太過于枯燥,想要調節心情。而能夠達到這個目的的行為有很多,比如,看一會兒時政,偶爾刷一集英美劇,傍晚去操場跑一圈等等,這些都要比在考研中看無腦電視劇要有意義得多。

  真正的自律應該是對欲望的自律,能夠在認真思考的基礎上,主動放棄過分的、不切實際的、不合理的各種欲望,即使是短期的偏離,也能及時醒悟過來,回到正途。只要做到了專注,正念,效率會非常的高。因為你專注,成果會比同樣能力但是精力分散的人大很多。

  真正成功的人生必須努力在各種角色中取得平衡,這就需要節制自己的欲望,有所為,有所不為。所謂“斷舍離”,你總要與某些不切實際或者不好的欲望一刀兩斷,舍棄那些過分的或者做不到的目標,在考研遠離誘惑你的各種事物,保留那些正循環的考研習慣,如此才是你假以時日得以成功的正解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