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MBA報考測評申請中......

說明:您只需填寫姓名和電話即可免費預約!也可以通過撥打熱線免費預約
我們的工作人員會在最短時間內給予您活動安排回復。

導讀:盤點那些和世界杯有關的管理知識,你知道嗎?

頂級球星的“小迷信”,有用么?

明星球員的發揮往往可以左右比賽的走向甚至結果。為了讓自己發揮更出色,許多球星都有自己的“小迷信”。

比如,傳說C羅踏進球場草坪時一定要右腳先著地;梅西在主罰前,總是向后退出相同的步數……這些千奇百怪的“儀式”(ritual)真的有用么?

 

儀式減緩臨場焦慮

哈佛大學教授Brooks與其同事通過研究發現,這些看似不科學的儀式,真的能幫助人們提高表現!

不論多么偉大的運動員,在面對重要比賽時難免會產生焦慮,而臨場焦慮正讓人表現失常的兇手之一。Brooks的研究表明,對抗臨場焦慮,進行一些的小儀式是一種簡單卻有效的方法。

儀式不一定是宗教儀式。以運動員為例,著名網球運動員小威廉姆斯總是將浴室拖鞋帶到賽場,一發前拍球五次,二發前拍球兩次。“超級丹”林丹每次比賽都必須要帶六支手感一樣的球拍,即使最多只會用到2-3支球拍。儀式感最強的運動員當屬網球名將納達爾,賽前必須要洗一個冷水澡,必須拿著一把球拍走進球場,擺放在場邊的水瓶,商標必須沖著他所在一邊的底線……

以上這些舉動有三個共同特點構成了儀式:①固定的程序;②具有象征意義;③沒有明顯的功能。

儀式的作用

Brooks等認為,臨場儀式有四個方面的作用:

①儀式中如小威拍球五下這類重復動作滿足了人們對于秩序的基本需求,由此而來的控制感可以緩解焦慮。

②儀式活動可以分散注意力,讓人們不去注意那些擔憂和焦慮。

③在儀式提供的象征意義面前,人們在任務中的表現如何,乃至人們自己都已不再那么重要,因此對表現的焦慮自然也就得以緩解。

④儀式具有安慰劑作用。不管儀式本身是否真的有用,只要當事人相信儀式的力量,就能緩解焦慮,提升表現。

因此,如果你在生活中也會為臨場焦慮所困擾,不妨也試著給自己安排一些簡單易行的小儀式吧!

 

鼓勵隊友有訣竅

比賽場上瞬息萬變的局勢是體育比賽讓人著迷的原因之一。

賽場上,沒有絕對的強者,再強的隊伍也有可能爆冷出局,再弱的隊伍也有可能實現逆轉。激烈對抗之下,微小的心理變化,一絲絲想要放棄的念頭,都會放大呈現在比賽表現之中,讓形勢急轉直下。因此,對于教練來說,如何激勵自己的隊員也成了一門重要的學問。

“要贏”≠“不能輸”

對于不同處境的隊伍,激勵方式沒什么不同?

錯!研究表明,對于強隊而言,教練應強調“我們決不能輸”;對于弱隊而言,教練則應多說“我們一定要贏”。

 

鼓勵強隊,要說“決不能輸”

這是因為,對于強隊而言,贏得比賽在預料之內,顯得理所應當,不會得到太多關注和贊許;而一旦輸了比賽則讓人大跌眼鏡,引來人們的消極圍觀,甚至口誅筆伐。

如此一來,對于強隊而言,贏得比賽作為最低要求反而變成一種責任和義務。當贏得比賽不再是奮斗目標,而變成責任和義務時,人們就會關心萬一沒有完成義務會怎樣,產生防備型關注。這也是為什么往屆冠軍常被稱為“衛冕冠軍”,說明他們關注的點是防衛,而不是進取。

激勵弱隊,要說“一定要贏”

相反,對于弱隊而言,輸了比賽在預料之中,可以被接受,而如果他們能爆冷贏得比賽,那便是超常發揮,引來人們的積極圍觀,帶來大量的收益和機會。如此一來,對于弱隊而言,獲勝是他們能暢想的最美好的未來,是他們的理想。在理想的激勵下,隊員會關心如果贏得比賽會是什么樣的榮光,產生進取型關注。

如果教練在動員會上傳遞的信息與隊員們的關注點一致,隊員會覺得目標更重要,更加認可目標,并愿意付出更大的努力實現目標;相反,當領導的激勵與當下強弱態勢不一致時,就會瓦解員工對目標的認可,降低員工的努力水平。

因此,對于強隊而言,強調避免輸給對手;對于弱隊而言,強調要實現逆襲,分別更有激勵作用。

 

平等帶來足球水平的進步

打造一支世界一流的足球強隊,除了加大資金投入,還要做什么?

來自INSEAD的Swaab教授與哥倫比亞大學的Galinsky教授的一項研究認為,足球水平和表現與組織內的平等文化有關。而所謂的平等文化既包含制度平等,也包含成員的心理平等。

制度平等帶來更多機會

制度平等意味著社會機構對不同的人和人群提供了同等的權利和機會,尤其是接觸到不同社交圈和機構的機會。能接觸到的社交圈和機構越多意味著發展機會越多。

此外,制度平等水平也會影響人們基本技能的開發。探索數學能力性別差異的研究發現,在那些給女性提供更多經濟與政治生活參與機會的國家,男性的數學優勢消失了。因此,相較而言,在制度更加平等的社會之中,人們更有機會提升技能,表現更好。

 

心理平等鼓勵利用機會

心理平等意味著社會主流的價值體系鼓勵和激發人們平等對待他人,不論他人社會經濟地位、性別或宗教背景如何。

一個強烈認可心理平等的社會能夠促進人們才能的發展與提升。因為心理平等營造了一種良好的氛圍,這種氛圍會支持和鼓勵那些容易被污名化和被忽略的群體參與主流活動,并引導他們抓住機會發展才能。

而在不贊同平等的社會之中,不平等的社會角色分配會被視作理所當然,人們會接受這種不平等,并尊上而卑下。如此一來低層群體就會受到如刻板印象的威脅,產生認知障礙和迷思。這讓他們即使爭取到提升才能的機會,也難以徹底地開發自己的潛能。

因此,相比較而言,在心理層面贊同平等的社會之中,主流價值體系能夠鼓勵和激勵人們更好地利用機會提升技能表現更好。

研究者通過比較FIFA對199個國家隊在2006—2011年間的積分數據后發現,制度越平等的國家有更高心理平等水平,球員水平更高,比賽成績更好。此外,研究還發現心理平等水平能夠預測國家隊在15年期間國際比賽成績的變化,這說明心理平等對球隊成績的影響十分穩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