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MBA報考測評申請中......

說明:您只需填寫姓名和電話即可免費預約!也可以通過撥打熱線免費預約
我們的工作人員會在最短時間內給予您活動安排回復。

導讀:近日,中信建投人力資源部高級副總裁胡煒出席了在交大高金陸家嘴校區舉辦的SAIF全日制金融MBA職業發展系列之“大咖說”與“實景面試”活動,并進行了題目為“找到你終生的主線”的主題分享。

  近日,中信建投人力資源部高級副總裁胡煒出席了在交大高金陸家嘴校區舉辦的SAIF全日制金融MBA職業發展系列之“大咖說”與“實景面試”活動,并進行了題目為“找到你終生的主線”的主題分享,為前來參加的預備考生們梳理自己的優勢與劣勢,并就如何結合個人特點進行職業規劃提供了寶貴建議。

 
  胡煒老師拋出了生涯規劃的4個關鍵問題,并把自己所在行業的人才需求嵌入到這四個問題的回答里,和大家做了交流與分享。
 
  我的主線是什么?
 
  我對主線的定義:把個人的生涯放到更長的時間里做一個理性的思考,確定一個很長時間里你都愿意在某個領域去發展。
 
  從人力資源角度,個人生涯怎么看?兩個維度:縱向和橫向。
 
  縱向是立體思考:分層次,從經濟體、具體行業再到具體業務模式,最后落腳到工作內容。
 
  橫向是時間:個人是否在很長一段時間里發自內心愿意隨著行業一起起伏。金融行業周期性強,順勢時共贏齊飛,逆勢寒冬蟄伏。不好的時候,更需要抵制誘惑耐住寂寞。招聘時見過不少人,縱向不停在換,隨著各種市場機遇從一個坑到另一個坑,這是機會主義。沒有絕對的對錯,看你愿意怎么選。
 
  理性思考是做選擇:選擇之后的堅持需要篤定的信念,也就是心理資本。
 
  建議做出深造或其他轉換考慮的朋友,跟專家多交流,挖挖自己內心的不安全感究竟是什么,找到個人發展的主線。這樣你的生涯道路走起來會更篤定,也知道學習、實習、考證、擇業等動作的目標方向。
 
  我的所學有市場嗎?
 
  學生們經常會問:我學的東西到底有沒有市場?
 
  我覺得這是一個偽命題。為什么?
 
  首先要有市場,前提是我們學的東西要有價值。什么是價值?不同的企業、不同的業態,價值體系上產生的作用又不一樣。
 
  不管企業還是政府單位,在價值領域產生兩種作用:創造價值和傳遞價值。想從事金融的人應該理解,金融是一個傳遞價值的行業,我們是為這個社會創造價值主體服務,通過改善各種價值在社會的分布,去推動他們來更好地創造價值。所以,金融行業主要工作模式是在服務、咨詢、媒介、營銷等動作中切換,去促進價值在不同經濟體之間分配和流動。
 
  所以,大家想想未來如果你的工作是在這樣一個行業,你的生活狀態自然就出來了,要服務好價值創造者,加班自然是常態。
 
  如何尋找“紅利”職業?有以下三個原則供參考:
 
  1.人才培養的難度。難度越大,知識復合性要求越高,紅利越大。
 
  2.人才供給和需求的差異。缺口越大,紅利越大。
 
  3.有無可以發揮人才價值的平臺,并且被市場認可。
 
  觀察了很多行業和人才,以及他們的職業生涯發展,結論是什么呢?不管你眼前覺得哪個行業、專業、崗位有多好,最終這個領域的紅利都會消失。道理很簡單,什么叫紅利?就是正常盈利之外的增加值,是因為某些限制性條件造成的額外收益。但當更多人看見差值,就會蜂擁而入,甚至拉低門檻,最后所有紅利都將消失。
 
  那怎么辦?是不是做方向選擇的意義就不是很大了?
 
  我的建議是:要選。因為每個人不一樣,要結合你自己素質主線和內心偏好選。然后,在你選的主線領域紅利消失前,持續打造自己,成為這個領域領跑方陣里的人。
 
  如投行業務,近三年逐漸向頭部企業匯聚。原因簡單,排名前十的券商,尤其是前幾家通過早期的堅持,到現在奠定了業務特色:符合國家政策,堅持風控,不盲目追隨市場。在這樣的情況下,業務品質得到了保障,市場口碑也就得到保障,業務資源也得到了保障。才能把收入做上去,人才也就得到了保障,一步步成為了行業領跑者。
 
  我的比較優勢是什么?
 
  圖中我們行業對人才的大體要求框架,不完整,僅是舉個例子供大家去參考。分了四個層面:結果層面、經驗層面、知識技能層面、個人素質層面。
 
  第一個是結果層面,也是最高層次。大家看到,決定結果的這些因素:視野、資源、運作、策略等,都是來源于多年積累的結果。而非生而與之,更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具備的。
 
  比如在投行業務中你承攬的項目,撮合的資源,對項目的設計和促成運作等;再比如所投資項目的投后,你能看到被管理企業的問題并提出更好的管理咨詢建議,促成標的企業發展等。
 
  第二個是經驗層面。形成有效的經驗有時間的因素,也與天資、勤奮和基本功扎實與否有關。
 
  比如一個學金融的人讀書期間學業成績不決定個人的工作績效,但是會決定什么呢?當面對一些風險性事件時,他的基本功比較扎實,對基本面看得就會更加結構,他能看出問題。
 
  再比如,一個實習生哪怕你實習的經驗再多,但你是無法為一個項目做全面風險管理的,因為實習的工作相對粗淺,而且受保密要求、勞務關系等限制,很多信息無法獲得。所以,決定經驗的不簡單看經歷的多寡,而是看一個人在每段經歷中體驗的深度。
 
  第三個是知識技能層面,這是要靠學習了。有兩種學習狀態可以幫我們構建起這個層面的體系,理論學習和實踐學習。
 
  體系化的知識技能,尤其是知識層面,需要學校教育模式。要有整塊的時間去積累沉淀,要看過大部頭,才能成體系。而應用性碎片化的知識技能,更多要靠在實戰中學習,在每一段經歷中總結沉淀。
 
  第四個是個人素質層面,這里面我沒有太多去談什么溝通能力、學習能力這些務虛抽象的東西,我想強調一下我們越來越看重的幾個行為習慣,也是預測高潛力人才的關鍵行為習慣。
 
  思維習慣方面,把復雜問題簡單化、看到全貌和聯系、有獨立批判的觀點,這是未來不管一級還是二級市場,真正稀缺的人才就是這樣的。尤其是批判性地思考,在現在的社會輿論體系下,難能可貴,比如在大家都跟風投共享單車的時候,誰提共享經濟的模式可能潛在存在“硬傷”了沒有?
 
  心態習慣方面,好奇心重又能克制、敢于創造高目標并實現,能夠保證你未來會是一個敢于探究和創造性解決問題的人。創造力既源于思維,更源于心態。
 
  人際習慣方面,保持灰度合作、積極了解他人體驗。服務行業,對別人內在的感受保持敏感性,才能保持良好的客戶界面?;叶群献鞔砟愕臏贤晳T是成熟的、職業的。
 
  我能堅持多久?
 
  在一個領域堅持多久?我的回答比較簡單:無論方向對錯,任何投資,短線看都是跌宕起伏的。但是長線看,在正確的方向上,你堅持終將會有不錯的回報。個人生涯規劃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