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MBA報考測評申請中......

說明:您只需填寫姓名和電話即可免費預約!也可以通過撥打熱線免費預約
我們的工作人員會在最短時間內給予您活動安排回復。

導讀:MBA(工商管理碩士)最早誕生于美國,1881年美國在賓西法尼亞大學設立了最早的管理學院——沃頓經濟金融學院。據資料顯示管理教育在剛剛起步的時候主要是強調氣度和性格的陶冶,而非實際專業知識。

 19世紀末20世紀初,美國企業所有權和經營權在兩次世界大戰中趨于明顯分離的局面,對企業管理人員的需求迅速膨脹,管理教育更是蓬勃發展起來。許多退伍軍人進入大學就讀,其中很多選擇了商學院的MBA學位。隨著歐美經濟的不斷繁榮壯大,MBA迅速席卷了整個歐美教育市場。

  跟歐美相比,中國的MBA教育起步很晚,是改革開放的產物。80年代開始學習和引進美國的MBA教育。直到1997年,在國家經貿委的支持下,中國開始了面向國有大中型企業管理人員的在職MBA學位招生,并實施了MBA入學全國聯考。而時直今日,MBA在國際上的發展勢如破竹。

  截至目前,經歷整整27年發展,中國MBA招生院校由最初的9所發展壯大至近230余所。近年來MBA學費快速增長,學校招生人數不斷擴大,在職研究生納入統籌管理,MBA成為關注的熱點。

  今天特意整理了一系列的數據,讓大家能更深層的理解MBA教育未來的發展方向。

  1。一線城市學員人數多,女性學員占比大

  而對于區域,一線城市(北上廣深)報讀的學員會比其他二三線城市人數多。沿海比內陸城市多,而其中華東地區更加注重MBA。其中男性比女性多,但在2019年,更加偏向于女性化。

  2。學員年齡年輕化

 

  數據顯示年齡分布在30—39歲之間比較多,其次是20—29歲和40—49歲,從這一數據來看,MBA逐漸偏向于年輕化。

  3.80%MBA學員對MBA教育持認可態度

  調查數據顯示,54%的被調查者對MBA教育比較滿意,28%的被調查者非常滿意,僅有7%的被調查者認為攻讀MBA低于其預期。

  4。八成學員認為攻讀MBA對職業發展有所幫助

  調查顯示,31%的MBA學員認為攻讀MBA對其職業發展幫助很大,48%的學員認為攻讀MBA對其職業發展比較有幫助,僅有17%的學員認為對其幫助有限。

  5。報考MBA首要目的是什么?

  調查中,有48%的MBA報考者為了獲得更好的職業發展而選擇攻讀MBA,另有39%的報考者為了提升學歷而選擇攻讀MBA,也有少數報考者為了改善薪資待遇、拓展人際關系或學習知識而選擇報考MBA。

 

  不過,抱著學習知識的初衷選擇攻讀MBA的人群僅占總調查人數的2%。獲得更好的職業發展和提升學歷是大多數報考者選擇攻讀MBA的首要目的。

  6。薪酬之間的變化

  如圖,所有被調查人群中,有37%的人在攻讀MBA后薪酬漲幅在5%~30%之間,22%的人薪酬漲幅在30%~50%之間,同時也有一定比例的人認為攻讀MBA后薪酬幾乎沒有增長,這部分人數占比達24%。

 

  也有一小部分人在攻讀MBA后薪酬漲幅在100%以上,占比達11%;漲幅在50%~100%之間的人數較少,占比4%;另有2%的人認為攻讀MBA后薪酬不但沒有增長反而下降了,不過這部分人數相對較少。

  通過以上的數據調查可以看出,大部分職業人還是很愿意花費時間精力去念MBA,他們通過MBA系統的學習,不但可以提升自己的技能,就連升職加薪都是無可厚非。

  7。MBA擁有的商業化和國際化

  所謂體制內MBA,是指需要考生先參加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即聯考(也有稱統考),考分達到國家規定的基本分數線后,才有資格參加之后的院校MBA復試,復試通常包括面試和筆試。另外,很多MBA院校實施了先面試,再參加聯考,過線后補考筆試的方式。簡而言之,體制內MBA就是需要參加全國聯考的MBA項目,最顯著的特點是學生畢業后可以獲得MBA學位證書以及碩士研究生畢業證書。

  除了我們常說的體制內MBA,另一類是不需要參加聯考的“體制外MBA”,通常是與香港、臺灣以及國外商學院合作辦學的項目或國內獨立辦學項目,畢業后可以獲得海外碩士學位證書。不論體制內還是體制外的MBA項目,基本采取了相同的在職學習方式,學生一邊工作一邊學習,兩者的教學質量不能因為有無學歷證書而簡單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