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MBA報考測評申請中......

說明:您只需填寫姓名和電話即可免費預約!也可以通過撥打熱線免費預約
我們的工作人員會在最短時間內給予您活動安排回復。

導讀:在哪一年齡段報考管理類碩士,長期以來都是同學們關注的熱點,究竟是20多歲報讀管理類碩士比較有競爭力?還是過了30歲更有優勢?

在哪一年齡段報考管理類碩士,長期以來都是同學們關注的熱點,究竟是20多歲報讀管理類碩士比較有競爭力?還是過了30歲更有優勢?

 

首先要說的是:管理類碩士招生這件事明文規定上沒有限定年齡。不同年齡報讀管理類碩士是有不同優劣勢的。首先我們先來看看管理類碩士的基本報考條件。

管理類碩士基本報考條件

a) 具有國家承認的大學本科畢業學歷后,有三年或三年以上工作經歷者;

b) 已獲碩士、博士學位,并有兩年或兩年以上工作經歷者;

c) 獲得國家承認的大專畢業學歷后,有五年或五年以上工作經歷。

 

資深職業咨詢師劃分了三個階段的人群:25-30歲,30-36歲,36-45歲,把25、26歲看作一個分水嶺。

定大方向期

在25、26歲時,基本上工作了兩三年,有基本的經驗和能力,到了定大方向,需要一個舞臺的時候。如果這時候給他們一個舞臺去展現,他們首先面臨一個選擇:這個舞臺要不要?需不需要重新選擇別的舞臺?如果這行業不適合我,這工作不適合我,或者厭倦了,是否可以馬上換掉?

在實際工作中,一般企業用人時,會把25、26歲的人群看得比較重,會給他們事業上一個舞臺,提供一個發展的機會。25-30歲之間是不斷積累的階段。這段時間他們應該有業績,順利的話,他們應該是有權力,有回報的。

25歲左右去讀個全日制MBA最好,26歲之后,讀個在職MBA,會更加有利,在落戶和跳槽方面是很好的武器。
 

基本定型期

有了回報之后,接下來就要解決家庭問題。要成家,有些人還會試圖成為這個行業內的“專業人士”。所以30歲時,對個人來講,事業上已經有了基本形態。有的人還會在這個階段第二次沖刺,因為在前期的基礎上已經積累了資本和經驗。讀MBA的優勢是最大的。讀MBA則是為了更大的資本和發展。
 

追求穩定期

在36歲職業基本定型后,在36—45歲期間,大多數人只是求穩定,更多的是帶后來人。這時他會把自己的人生目標和組織的目標,包括和團隊的目標結合在一起,這也是他職業生命的延續。所以,這時他們是在企業里承擔重大職責,或者是權威專家的角色,他們追求在這個崗位上穩穩當當地盡職盡責。很多在社會上很不錯的成功人物都是從這階段出來的。再往后,他可能還會伴隨企業的發展而發展自己,他也可能開辟一個領域,參加什么行業協會,去搞一些公益事業等,這也是延長他的職業生命。

這類考生,大多不是為了尋求自身的發展,而是基于團隊、公司的角度來讀MBA,學習如何成為一名優秀的leader。讀MBA最大的意義和收獲更側重的是開拓眼界、思考宏大的價值問題、商業模式等軟價值,積累、沉淀職場中最大的無形財富。

30歲之后的這兩個年齡段但是相較于30歲之前,應試能力比較差,更適合需要提前面試的學校,通過提前面試將壓力前置,降低筆試難度。
 

現在可以根據自己的職業規劃更加細致地分析院校特色與實力。根據院校檔次選學校。對于MBA,更多的是要看院校情況以及校友資源。綜合考慮:

MBA的核心課程雖然大同小異,但由于不同院校的MBA教學目標、培養方案、特色課程設置、院校性質、所擁有的資源等方面的不同,其MBA所適合的學生自然也不一樣。并且,考MBA的目的不一樣,同學們選擇的學校也會有差別。有的人是想成為職業經理人、創業者,有的人只想找到職業發展方向,或者升職跳槽。名校MBA的培養目標,并不適合懷揣不同目標的所有同學。如果為了考取名校MBA而不顧自身職業發展的需求,結果是災難的。他會背負上巨大的MBA期望值,然而自己各方面卻都沒有準備好。

個人水平、院校的學習氛圍、報考MBA的性價比、院校考取的難易程度、院校所在城市等也都是選擇一所MBA院校需要考慮的因素。考生在報考前應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明確自身需求,仔細分析后選擇適合自己的MBA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