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MBA報考測評申請中......
說明:您只需填寫姓名和電話即可免費預約!也可以通過撥打熱線免費預約
我們的工作人員會在最短時間內給予您活動安排回復。
導讀: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MBA教師感言30年清華MBA教育(下)”的資訊,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1991-2021
中國MBA教育迎來30周年
清華MBA也步入而立之年
三十年
主題
教 師
感 言
櫛風沐雨三十年
構成清華MBA教育
持續發展的基礎
正是一代代
為MBA人才培養辛勤奉獻
深耕教學一線的教師們
博學而不窮,篤行而不倦
對MBA人才培養,他們有
殷切的期望和獨到的見解
會計系
陳武朝
所授課程:會計學
“會計學”作為MBA核心課程中的一門硬課,旨在幫助MBA學生理解會計如何以貨幣作為計量工具反映企業價值創造的過程,并以財務報表的形式反映給企業的利益相關者。讀懂財務報表,有助于理解企業商業模式,洞見企業價值創造的過程、效果及面臨的風險,更好地進行決策。
經濟系
李明志
所授課程:管理經濟學
管理經濟學不是一門實操性質的課程,它探究的是行業發展的一般規律和企業經營中的經濟學邏輯。清華MBA同學都有很好的教育背景和豐富的工作經驗,是同齡人中的佼佼者。大家聚在一起,以經濟學分析框架為指導,分享各自的經歷和對社會人生的理解,格局又提升了一個檔次,社會上也就增加了一批又一批優秀的行業引領者。感恩過去的這二十幾年,能與這些年輕人在一起談經論道,倍感榮幸。
金融系
朱武祥
所授課程:公司金融
25年的清華MBA“公司金融”、“投資銀行業務”課程以及10年來的“商業模式”課程教學,指導了數百位MBA同學論文,與MBA同學教學相長,逐漸形成了模型方法簡明扼要和本土化案例分析相結合的教學內容結構體系和教學方法。今后,繼續深化和完善教學內容和方法,提高MBA學生的學習效率,培養他們的公司金融、商業模式思維和解決公司發展問題的能力。
創新創業與戰略系
高旭東
所授課程:戰略管理、創新創業戰略、管理思維
中國經濟發展已經進入一個全新的階段,要全方位走向世界一流;MBA課程和人才培養在這樣一個大背景下,充滿挑戰,充滿希望。
金勇軍
所授課程:中國制度環境與商法
從自然實驗聯想到的:
在里根政府之后,美國收入不平等大大拉開,是不是技術發展導致的呢?如若是,技術發展在美國起作用,則在其他發達國家也起作用,比如德國和日本。結果,美國的收入差距拉大,但其他國家的卻不明顯。同時,在里根政府之后,美國政治從左向右劇烈扭轉,但其他國家的沒有;其他國家的收入不平等有所抬升,但沒有美國的那么明顯。
這差不多就是個自然實驗,巨大不平等的原因是政治而非技術?不知道現在能否向MBA提供這樣的有關社會治理的知識。也許需要。
吳貴生
所授課程:技術創新管理
MBA的案例教學給我留下深刻印象。案例討論不僅讓學生通過生動的事例更好地理解管理理論和方法,而且能從他人的實踐中獲得啟示;課堂討論過程是學生分享自己的認知過程,也是學生參與教學、教學相長的過程。
吳蕊
所授課程:戰略管理
三十年碩果累累的中國MBA教育,伴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入和人民生活的富足。從過去到未來,MBA教育都是管理理論與實踐結合的重要前沿陣地,是教學相長最好的代表。我自己參與清華MBA教學的時間還比較短,但已經深深感受到其中知識分享、看法碰撞的樂趣。
理論為基礎,模型為工具,實踐為導向,三向結合的戰略管理,要求我們站在企業制高點來審視環境、行業、競爭和自身優勢,這也正是我心目中MBA同學應有的高度和思考方式。三十而立,未來可期,愿能參與到MBA教育的未來,見證新的輝煌。
楊德林
所授課程:中國實驗室
“中國實驗室”項目(China Lab)是清華MBA師生與MIT MBA師生友誼的橋梁,是兩校MBA學生進行國際商務實踐的最佳選擇,是研究型大學與創新型公司合作開展人才培養的有益嘗試!
張幃
所授課程:創業管理
在任教20年中,我有幸見證并參與了清華MBA教育的創新發展和國際化。我負責創建了清華-斯坦福MBA交換項目(STEP);“創業管理”課程的校友中先后涌現出清華MBA畢業生中第一個通過創業在納斯達克和紐交所上市的企業創始人;清華x-lab的創建,則為MBA同學與清華各院系師生在創意創新創業領域開展跨界合作提供了很好的平臺。
創業是一種生活態度,需要精神和物質的雙重準備,并需要不懈的學習和堅持。希望清華MBA同學能定住神,認真思考創業的底層邏輯,不斷增加“學識”和“見識”,培養“膽識”。不管是與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從零做起,還是在大的平臺創新發展,大家都需要保持好奇心和熱情,爭取做出開創性的工作。
朱恒源
所授課程:戰略節奏
我從1999年開始參加MBA的教學和人才培養工作,其間陪伴一屆又一屆同學們入校、學習、畢業;也時刻關注一級又一級校友們的個人成長、職業進步、事業發展。清華MBA項目的三十年,恰逢中國高速發展的三十年,是大平臺、是好機會。同學們的學習、校友們的實踐,老師們的研究和教學,都秉承既博采眾長、又融合創新的原則,在學校和業界,老師、學生和校友之間,形成了圍繞知識的生產、傳授、應用的良好生態循環。我為MBA開設的“戰略節奏”課程,發端于此,也受益于此,是大時代中國管理教育發展的一個生動的小注腳。
領導力與組織管理系
姜朋
所授課程:倫理與企業責任
“為什么讀MBA還要學倫理?”“MBA同學都有著多年工作經驗,難道還要再正三觀?”這些常見的問題恰恰提示了開展MBA教育,尤其是其中的倫理教育的意義所在。
按照詹姆斯·卡斯的分類,教育不同于訓練:“訓練在未來重復已完成的過去,教育將未完成的過去延續到未來。”如果將目光投向未知的世界時,便不應指望依靠從課堂上拿走已知的、既定的“秘笈”“寶典”就足以應對未來的各種挑戰。
拉德布魯赫說,“倫理規范具有這樣的特點:它們對每一個人是有所分別的,只在一點上相同,即它們要求每個人都要成就其還沒有成就的東西。”人和人不一樣,因此大抵沒有兩個人認同的倫理規范是一模一樣的——當然也不是說倫理規范就是徹底因人而異的,畢竟一個社會一定還會有相對共識。倫理思考的真正價值在于自我塑造,成就那個自己注定將要成就的自我。正在此意義上,拉氏接著說,“倫理規范的涵義是指:每個人應發展潛藏在人性中的一切可能性,進而成為一個盡可能純粹的人。”
其實不止是倫理課程,MBA教育的愿景大抵如此。
王雪莉
所授課程:管理思維、戰略人力資源管理
作為一個也獲得過工商管理碩士學位,并且從1998年開始給MBA授課的老師,在這23年中,講授的課程從必修課的“管理學”、“組織行為學”到現在的“管理思維”以及選修課“戰略人力資源管理”,與學院MBA項目的發展同行,與清華MBA學生同行,與中國的管理實踐發展變革同行,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與時俱進。培養計劃的與時俱進,授課方式的與時俱進,MBA學生來源與組成的與時俱進,這種與時俱進既要求授課教師積極應變,也反映了清華MBA與中國管理環境的緊密聯系。
很驕傲,清華MBA在與時俱進中主動求變、勇立潮頭;更驕傲,清華MBA堅守了變中之不變,那就是人才培養的初心,培養能夠貢獻中國、影響世界的人。未來,希望清華MBA項目和MBA同學能發揮更大的影響力,行勝于言,讓世界更美好。
吳志明
所授課程:組織行為學
我從當老師的第二年開始就一直給清華MBA同學上“組織行為學”這門課,到現在已有二十余年了。“組織行為學”是一門探討組織中人的心理和行為規律的課程,是MBA專業的核心必修課。隨著時代的變遷和技術的進步,組織中人的行為的外在表現會有變化,但“組織行為學”這門課對于MBA同學來說反而顯得更重要。期望每個MBA同學都認真學好“組織行為學”,并將其靈活運用于管理實踐中。
張勉
所授課程:人力資源管理與開發、企業文化與管理
我教授的課程是“人力資源管理與開發”。這門課程的目的是幫助MBA學生們深刻理解如何通過H達到O,O是指目標(Objectives),H是英文Human的首字母,也代表著Heart,Happy,Health等等,反映了達到目標的關鍵過程。作為MBA課程的教師,能通過和有實踐經驗的學生們深入交流,教學相長,幫助學生深刻理解一門學科的思維特點和基本規律,是非常幸福和幸運的事情。
管理科學與工程系
藍伯雄
所授課程:數據、模型與決策
我從事MBA教學20多年,印象最深的是我曾任班主任的鐵道部班。盡管這些學員都有近20年的工作經驗,但在校內學習勤奮、尊敬師長、嚴守校規,堪稱學生楷模。尤其是一期班班長盧春房同學,剛入學幾周就被任命為鐵道部副部長,因職務變動無法在校園內安靜學習,他就靠聽上課錄音繼續學習,以優秀的成績完成學業,并以其長期從事的鐵路建設管理和科技創新工作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謝濱
所授課程:運營管理、供應鏈管理、鮮活案例研究、產品/服務傷害管理
1993年入職清華經管學院時我的教學生涯還是一張白紙,有幸伴隨清華MBA走過了難忘的旅程:共同成長,和MBA同學共同研討應對在運營管理“好快多省”方面“不得不”面臨的挑戰;與時俱進,在跨入互聯網時代時開設“供應鏈管理”課程,在邁入碳中和時代之際開啟“產品/服務傷害管理”課程;聯系實際,開發40多個教學案例,創建面向現實、超越現實、引領現實的“鮮活案例研究”課程。如今能看見同學的微信留言稱:“我們在老師的帶領下,實踐了運營管理。”我倍感欣慰。
市場營銷系
姜旭平
所授課程:網絡營銷,新媒體整合營銷,互聯網思維與商業模式創新
MBA教育的核心在實戰,旨在提升管理者的素質和能力。因此,教學要特別關注問題、方法和規律,而非案例背景中的企業、故事和人。
宋學寶
所授課程:銷售管理
我非常榮幸在清華MBA教育剛剛開始時就加入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從事“營銷管理”的教學工作。
我在1992年第一次講“營銷管理”時就說過,營銷的本質是營銷者的意志表達,營銷的核心是定位,成功營銷的關鍵是賦予意義和創造價值。而在將近20年后,我才明白定位的本質是成為自己!只有發現自己,才會有營銷意志;只有營銷意志,才能賦予意義;只有賦予意義,才能相信自己;只有相信自己,才能成為自己;只有成為自己,才能為社會真正創造價值!
30年來,我在與MBA同學的相互學習和交流中獲益良多。在為同學們上課的過程中,我也在不斷地發現自己,不斷地進行理論探索,最后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價值營銷理論。價值營銷理論是對中國營銷實踐的總結升華,是對經典營銷理論的發展,也是我30年營銷教學和研究的結晶。我由衷感謝清華MBA項目和MBA同學,讓我成就了理論創新的夢想。
于春玲
所授課程:營銷管理
“營銷管理”課程幫助MBA學生在劇變的環境中洞察顧客需求,通過制定具有前瞻性的營銷戰略和策略,科學管理營銷過程,助力企業贏得持久的競爭優勢。
鄭毓煌
所授課程:營銷管理
作為1998級清華國際MBA項目的校友,我自身受益于清華MBA。當時最大的收獲便是學到了許多教授的智慧,以及認識了很多優秀的同學,他們當中很多人工作經驗比我多10-15年,幫助我少走了不少人生彎路。后來,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博士畢業之后,我回到清華任教,也開始把自己的所學傳遞給更多清華MBA學生。作為一名營銷學老師,我真誠地希望能培養出更多優秀的中國企業家,也幫助打造出更多優秀的中國品牌!
三十而立不停步
初心如磐再出發
在此向所有正在或曾經
為MBA人才培養
辛勤奉獻的教師們致敬!
師者之言,且銘記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