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MBA報考測評申請中......
說明:您只需填寫姓名和電話即可免費預約!也可以通過撥打熱線免費預約
我們的工作人員會在最短時間內給予您活動安排回復。
導讀:
人生一定要做規劃。任何規劃的步驟都是從最終結果開始,然后分解回來,細化到現在需要做的件件小事。一旦發生變化,還得從對最終結果的影響著手重新規劃,確定最佳行動方案。
MBA三步曲
張輝本科畢業于浙江大學經濟系。 目前就職于新加坡淡馬錫公司,擔任高級經理。讀MBA之前任職于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擔任投資銀行部分析員。參與了包括中國人壽、中國石化和中海油田服務等多項中國大型企業上市項目,還參與了國內外多項兼并收購項目。
我進入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后,參加過好幾次學院組織的MBA招生推介會,每次我都會對臺下的MBA申請者提到我對MBA幾個階段的理解。按照時間先后,MBA可以分為三個階段:MBA申請階段、MBA學習階段和后MBA階段。而對這三個階段,我又分別將之命名為:自我覺醒階段、自我完善階段和自我實現階段。
我個人認為,第一個階段,即自我覺醒階段是三個階段中最重要的階段,因為第一階段工作的完成質量,直接決定了MBA課程在第二、第三階段的效果。在這個第一階段,最重要的是回答好三個問題:(1)我的長期職業目標是什么?(2)怎樣實現這個長期職業目標?(3)MBA對于實現該長期職業目標起到什么樣的作用?
就我個人而言,我長期以來一直希望自己能當一名教師。考慮到我學的專業和工作,我給自己的定位是教授商科。可是,教書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教授商科,既要有豐富的一線企業管理實踐經驗,還要有深厚的學術功底。因此,我給自己設計的路線是:工作兩到三年,再讀一個工商管理碩士學位,然后進入私人股權投資基金或者管理咨詢公司工作,到35歲左右再讀書拿一個博士學位,40歲左右開始教書。
為什么選擇讀MBA呢?主要原因是我希望從事私人股權投資基金或者管理咨詢,因為這兩個行業最為貼近企業管理的核心層面,能夠幫助我積累大量一手的信息資料和實際案例。而這兩個行業招聘員工更青睞MBA畢業生,所以,我決定申請MBA,而不是簡單地讀個碩士學位。
如何申請學校,如何寫申請短文,如何找推薦人,那都是技術層面的事情,相關的參考文章網上有一大堆,我就不在此贅述了。接下去,就是進入MBA學習階段。這個階段要注意的問題歸納起來就一個――效率管理,具體來說就是一個時間分配的問題。這里有兩種情況:一是時間在學習和非學習兩部分之間的分配;另外就是學習時間在課程之間的分配。我先說第二個問題。
MBA,特別是不分專業方向的MBA課程,其學生背景各異,大學時學的專業也不盡相同,于是商學院基本上會提供和商科相關的各個領域的基礎課程。很多中國學生就還是按照大學,甚至高中時的學習態度和方法,努力爭取每門課都學好,都要拿A(這里我要特別強調中國學生,因為在對待學習上,中國學生和外國學生的差異太明顯了)。我認為這是不對的。MBA學習一定要有所選擇,在有限的、付出高昂代價才獲得的時間里,要努力學習那些對實現自己長期職業目標有用的且是自己比較欠缺的課程,至于其他課程,原則是只要通過考試就可以(當然,學有余力的情況下,多花點時間拿個好成績也無妨)。所以,在這個被我定義為“自我完善”的階段里,要積極發現自身已有的知識結構和目標職業要求的知識結構之間的差距,把時間多花在拾遺補闕上,從而讓自己在面對未來職業生涯的種種挑戰時能變得更加從容,這才是在MBA學習期間的重大收獲。
至于如何在學習和非學習兩部分之間分配時間,這就牽涉比較多的個人價值判斷,我個人在學習和非學習兩部分之間的時間分配比例大致為四比六。在校園里,非學習部分主要內容有三項:鍛煉身體、同學交往和社會活動。對于這三項內容的價值和時間的分配,不同人有不同的想法。我個人認為,在如今商業社會中,工作強度越來越大,壓力越來越重,人際關系和情商在成功道路上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讀MBA期間培養一個良好的體鍛習慣和訓練自己的社會活動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其價值無法估量。至于和同學交往,我不知道對別人怎么樣,但至少對我而言,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情。通過和同學的交往(主要是打牌、聊天和泡吧),不僅增強了同學之間的感情,更有機會了解了很多我從來不曾關心過的行業,了解其他同學對某些問題的獨特想法。我現在尤其懷念我們宿舍西班牙之家樓下的小廚房,那里經常有同學大擺龍門陣,神聊海侃。
[FS:PAGE]接下來就到了第三階段,即后MBA階段或者叫“自我實現”階段,主要包括找工作階段和畢業后工作階段。我還沒資格講畢業后的工作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就說說找工作階段的體會吧。這個時候,前兩個階段的工作效果就在第三階段逐漸顯現出來。畢業后的第一份工作很重要,而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有兩個條件:一是明確什么工作適合自己。要在那么多工作機會中選出一份最適合自己的工作,很重要的一條就是知道自己到底在長期內想做什么以及如何去實現(第一階段的核心問題之一);二是是否具備了那份工作所要求的知識結構和其他條件(第二階段要做的事情)。就我自己而言,實際上我沒有怎么經歷找工作階段,因為我很早就定好了要去私人股權投資基金或者咨詢公司,所以自從進入中歐學習,我就開始留心這兩個行業的職位需求。春節過后,我就開始尋找在上述兩個行業中實習的機會。同時,因為我有去倫敦商學院交換以及擔任中歐MBA金融俱樂部主席的經歷,很快也就有這兩個行業的公司來和我接觸,六月份的時候,我就已經基本確定了畢業后的新工作,而一般中歐畢業生找工作要從七月底才開始。
人的一生中每件事情都不是孤立的事件。所以,人生一定要做規劃。而任何規劃的步驟都是從最終結果開始,然后分解回來,細化到現在需要做的件件小事。當然,人不是神仙,不可能每一件想做的事情都能做到。但是,一旦發生變化,就還是要從對最終結果的影響著手進行分析,重新規劃,通過調整結果來確定下一步的最佳行動方案。這個過程是辛苦的,有時也會很枯燥,但是只要堅持,效果應該會不錯的。
都柏林大學的五門課
張哲偉1997年畢業于復旦大學管理學院。在2004年入讀中歐之前,就職于多家外資企業,涉及行業頗廣。人生的目標是“行萬里路,讀萬卷書”。目前在一外商獨資企業參與中國業務的發展工作。
都柏林大學是愛爾蘭八大國立大學之一,也是其中最負盛名的一所綜合性大學。學校的本部位于愛爾蘭首都都柏林的一個叫貝爾菲爾德的地方,不過我們平時都不用去那邊。因為我們就讀的商學院,麥克爾?斯穆爾菲特商學院(MichaelSmurfit),在一個離本部兩公里遠的叫做黑石的小鎮。無論是都柏林大學的本部還是商學院,都有大片的青青草地,婀娜多姿的樹木,間雜著零星的建筑,殊為悅目,從課程的設置來看,不管是都柏林大學那樣的歐式商學院,還是美式的商學院,其核心課程的內容大多雷同;但風格區別還是較明顯的:歐式商學院相對有些偏學術化。都柏林大學的很多課程都要求MBA學生研讀大量的名家著作,然后從中歸納出讀書心得,最后就某一具體的課題提出自己的理論和觀點。
我在那里選了五門課程,包括“中小企業管理”、“談判學”、“國際市場營銷”、“渠道管理”和“西方媒體管理”。
“西方媒體管理”對我來說是一門很有意思但又很難的課,老師是來自《愛爾蘭日報》的前主編,此君授課帶有濃重的愛爾蘭口音(現在如果在上海偶爾聽到會覺得很親切),而且在課上引用大量的西方背景的史實,令我這非媒體或語言科班出身的人大覺頭痛,不過好在上課內容很多都從企業的角度談如何與媒體溝通,對于這些我在以前的工作中亦有所涉及,所以還是能夠談論一二。
“渠道管理”課是市場營銷學的一個分支,也是我以前工作的重要一部分。我們的老師是來自愛爾蘭貿發局的一個總監,我們在課程上探討了很多不同產品領域的渠道發展和管理的問題,其中有兩點給我留下了特別深刻的記憶:第一是互聯網的渠道;第二是我們在課程中碰到大量的中國的市場渠道發展管理的案例,比如戴爾電腦以及一家加拿大果汁公司在中國的案例。
除了上面兩門課是由兼職教授授課之外,我們“談判學”的老師也是由兼職教授擔任。此老師年紀不大,但課上得非常生動。在內容上理論結合實際,課內大量的模擬談判讓我受益匪淺。課上有一句話我覺得非常有意思:“世界上薪水最高的職業就是談判,因為短短的幾分鐘內你就可能獲得很高的收益。”[FS:PAGE]
“中小企業管理”課,一半的時間是請外面的成功的或是失敗的創業者來談他的故事或心得。比如有一次課上,請來了一位成功的三明治吧的老板,該老板已經在全球開了幾百家連鎖店,他談到如何經營三明治吧,如何使其擴大成長,甚至打算在以后到上海開店。雖然MBA的教育以培養職業經理人為目的,但聆聽他們的故事和經歷,真正了解中小企業的運營,對于MBA學生來說,也是非常難得的機會。從目前的趨勢來看,越來越多的MBA學生在畢業后將投身于自我創業。
“國際市場營銷”課是由學校最大牌的教授之一上的,同時我們用的教材也是他本人寫的。他就是“Baileys教席教授”(Baileys是一種愛爾蘭的利口酒,屬于Diageo集團旗下的品牌),我們在課程里用到了一個關于Baileys酒的國際營銷的案例,為了加強同學的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