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MBA報考測評申請中......
說明:您只需填寫姓名和電話即可免費預約!也可以通過撥打熱線免費預約
我們的工作人員會在最短時間內給予您活動安排回復。
導讀:
團購和單位福利是中國消費的一大特色,這其中包含了很多“非本單位團購和福利”,說白了,就是給客戶和關鍵機構人物送禮的份額。中秋節和國慶長假往往是這種消費的高峰,月餅在這里唱著主角。
一般消費者談到月餅,只知道衛生問題、制作工藝、以及蔓延到包裝和價格上的抄作。其實,更多的貓膩和道道主要還是體現在營銷方上。
一,要賣多賣好,必須要發券。成功的月餅品牌銷售的主體是禮券而非產品本身。
任何禮品券是最好的銷售和消費方式。采購者買下一大堆券,不僅可以得到折扣(經辦人還可以拿點回扣和好處),還免去了一家一戶輪送的麻煩;消費者拿到券,想什么時候提貨就什么時候去指定地點、甚至可以把券當人情轉送等等,甚至可以把券以低于面值的價格賣給黃牛黨……此外,券的另外一大好處是:給商品本身的供應商節約成本!按照一般統計,到禮券的有效期終止為止,真正來兌換提貨的百分比不可能達到100%,只要把禮券有效期盡量縮短,最終實際提貨率--高的最多90%,低的則只有30%左右。而禮券是實實在在地銷售出去了,貨款是實實在在地拿到手了,提不提貨是禮券持有者自己的事情了……
每年,媒體上都報道這里那里的月餅不法生產商把過節銷售不了的庫存月餅回爐后準備放到下一年“再生產”,其實,這是很低級很愚蠢的辦法。營銷搞得好的品牌月餅商,生產數量控制得很好,賣出1萬份的禮券,先備貨5000份多一點,看禮券的實際兌換提貨情況再靈活掌握。那部分過期的永遠等不到提貨人禮券的虛幻的月餅,就白白地成了供應商的純利潤。
二,利用黃牛黨,因為黃牛黨是比報紙電視還優秀的宣傳員和市場協調員!
商場百貨店,一到促銷活動季節,那些利用復雜促銷手段套取顧客手中多余折扣券或者禮券的黃牛黨就萬分活躍起來。其實,商場和百貨店表面上“討厭”這些黃牛黨并表示出無奈的神情,實質上是非常歡迎這些義務宣傳員的。正因為有了黃牛黨,才能把商場攤牌到各個品牌和消費者頭上的折扣券有效而有機地利用起來,最終讓消費者和黃牛黨皆大滿意的基礎上,掙得更多的商場人氣。而這些黃牛黨也通常是中秋月餅消費時節的活躍分子。
拿上海為例,每年中秋節前半個月到一個月,上海幾大著名品牌月餅云集的福州路和九江路沿線,散布著蝗蟲般的黃牛黨,他們一方面問你手里有沒有幾個著名品牌的月餅票(就是月餅禮券),另一方面還問你要不要月餅票。買進賣出都游刃有余。買進的價值一般比他們手里賣出的要便宜一些。而即便是賣出的月餅禮券,也比市場上公布的要便宜。比如,一盒著名月餅的市場價格是100元,那么,黃牛向你買進該月餅禮券的價格可能是50元,而一般消費者可以以80元的價格向黃牛買進該月餅券。那種制造緊張氣氛,故意把月餅以高于市場價格銷售的方法和抄作已經無法忽悠、早過時了(三流市場5年前的皇歷)。
問起黃牛禮券的來歷,他們一般有2個回答:(1)大批量采購的所以便宜:(2)人家拿到票子的單位員工吃多了沒用就便宜讓出來的。云云。這兩種回答沒錯,加上黃牛通過自己的人盯人方式套買下來的零星禮券……單這幾手,就有一張龐大的網絡在積極運轉,黃牛黨熟悉各個禮品置辦公司,熟悉各個每年拿到月餅禮券的大戶(一些關鍵機關和大型企業),往往一個電話,手里就會進出數十上百份禮券。而同時,還有一個大家并不知道的“技巧”――那就是,月餅生產或經銷商自己,出于企業利益最大化的需要,在暗中或半推半掩就地組織黃牛收放自己品牌的月餅禮券。這種方法很隱蔽,同時需要和黃牛黨默契的配合,時機把握也很重要。比如,在消費高潮剛到來前,讓黃牛多收少賣,制造緊張氣氛,這樣能最大限度把目標銷售額盡快完成;而臨近中秋時,感覺今年當季的月餅銷售指標已差不多完成、自己的庫存也不多了,就鼓勵黃牛多以便宜的價格購回散落在消費者手中的禮券。
[FS:PAGE]接著上面的例子,100元市值的月餅,第一道銷售已完成,月餅供應商100元已經進帳,而這100元的月餅實際生產成本和流通成本是40元。月餅供應商銷售出1萬份禮券,但實際只生產了7000份。接近中秋節,月餅消費快結束了,供應商發現自己庫存已被提走差不多7000份了,而繼續追加生產,面臨當季庫存的風險增大,這時候,供應商會加大力度利用黃牛黨,用所謂“超低”的價格(比如50元到40元)委托黃牛黨回收自己已經銷售出去的禮券,而黃牛黨向白拿禮券的消費者回購的價格可能是40甚至30元,黃牛賺的差價利潤歸自己,供應商一點不眼紅;而供應商回收禮券越多,到他那里提貨的消費者越少,他就越安全――主要地:白白省下3000份(10000-7000)的生產和流通成本,白白多拿了3000份X(100元市值-50元回收值)=150000元的純利潤,多好!
這種“完美”的結局,完全要依靠黃牛黨有規模的積極協調才能完成。
其實,中秋月餅市場的伎倆還很多,并且延伸到其他所有節日的送禮消費活動中;中國人是個喜歡禮上往來的民族,也是愛琢磨各種道道的民族,貓膩永遠存在,已經成了營銷活動的一部分了,這在MBA里可學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