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MBA報考測評申請中......
說明:您只需填寫姓名和電話即可免費預約!也可以通過撥打熱線免費預約
我們的工作人員會在最短時間內給予您活動安排回復。
導讀:清華大學工程管理碩士(MEM)招生介紹
清華大學工程管理碩士 (MEM) 教育中心成立于 2015 年 5 月,在研究生院指導下,依托 十一個院系,集中優質教育資源,開展工程管理碩士的培養工作,是全校最早跨院系的專業學位教育中心之一。中心設有 MEM 項目顧問委員會、教學委員會、擁有來自相關專業院系 的七十多位優秀教師和眾多來自主要行業的資深實踐教師。MEM 教育中心致力于培養國家重點行業和新興產業的骨干人才,充分發揮清華大學的工科商科優勢、產業服務平臺和國際 合作資源,圍繞國家戰略需求,通過“五四三二一”培養計劃,開展理論聯系實際的各種形式的教學活動,重在培養應用能力和職業勝任力,拓展行業視野和培養行業領導力素養。
MEM 培養目標
在全球化視野與國際化學習中,持續推進“中國制造”、“中國創造”、“中國服務”和“中國品牌”。 培養成為:
● 技術主導型企業的領導者 ● 重大項目實施中心的管理者 ● 產業和技術政策的制定者
領域與招生院系
清華大學工程管理碩士(MEM)專業學位項目下設五個領域方向:能源與環境管理、工程與制造管理、創新與研發管理、服務與信息管理、標準化。MEM學生報考均從工業工程系報名,第一學期統一歸口MEM教育中心,在入學半年后根據組班來源、工作需要和自身興趣,在下列院系中選擇專業學習方向:工業工程系,自動化系,環境學院,機械工程系,精密儀器系,熱能工程系,汽車工程系,電機工程與應用電子技術系,工程物理系,軟件學院,核能與新能源技術研究院。
師資介紹
目前來自各專業院系的教師共計 70 余名,其中院士 8 人、國家“千人計劃”1 人、“長江學者”特聘教授 1 人、教授或者研究員 35 人、副教授或者副研究員 26 人,全部教師均具有博士學 位和海外學習研修經歷,均為博士生導師或者碩士生導師,有多年從事學術類研究生和專業類碩士研究生的授課經歷,教學經驗豐富。 引入政府、行業和學界的專家作為校外師資,其中前沿講座嘉賓十余人、全球課堂授課基地教師二十余人、參與論文指導的企業聯合導師近二百人。
課程設置
與國際一流大學類似項目接軌,緊密結合行業實際,以模塊的方式進行設置,分為工程管理 核心課程、工程管理限選課程、領域方向課程、技術前沿和最佳工程管理實踐等模塊,培養 有寬廣管理素養、精深專業能力及行業特色的 π 型人才。
學位論文
將體現研究生運用工程管理及相關管理學科的理論、知識和方法,發現、識別、分析、解決工程管理實際問題的綜合能力。學位論文實施雙導師制,在導師引導的基本方法框架下,進行一對一的專業指導,全面 提升學生綜合能力。
培養費用
人民幣 13.8 萬元
招生類別
非全日制:通過全國管理類聯考入學考試,錄取入學后完成規定的培養要求,可獲得 清華大學研究生學歷證書和工程管理碩士學位證書。
報考條件
參加 2017 年全國管理類聯考,須滿足以下條件:
● 獲得教育部批準的國民系列教育大學本科畢業學歷后,到入學時有三年或三年以上工作經 驗的人員 (2014 年 9 月 1 日前獲得本科畢業證書 );
● 已獲碩士學位或博士學位,到入學時有二年或二年以上工作經驗的人員 (2015 年 9 月 1 日 前獲得學位證書);
● 獲得教育部批準的國民系列教育大學??飘厴I學歷,到入學前有五年或五年以上工作經驗 的人員 (2012 年 9 月 1 日前獲得大專畢業證書)。
學習方式
錄取學生全部為非脫產在職學習,學制一般為 2年。教學采用分段集中的上課方式,采取“理 論學習、實踐教學和現場專題研究相結合”的培養方式。
培養計劃
● 五個領域方向
能源與環境管理 工程與制造管理 創新與研發管理 服務與信息管理 標準化管理
● 四個質保環節
入學環節:80 小時 XLP 極限學習
培養環節:標準化教育管理體系與國際評估
訓練環節:項目孵化器支撐的 MEM 全國創業大賽
畢業環節:學位論文全部匿名送審
● 三個實踐課程系列
相關各學科院士及部委領導等前沿講座
海內外頂級企業的全球移動課堂
全球行業龍頭企業著名企業家講演暨行業高峰論壇
● 兩個企業導師序列
在清華導師基礎上,邀請200 名上市公司董事長做為學位論文企業合作導師
增設上市公司董事長做為學位論文答辯委員會委員
● 一個全生涯教育平臺
MEM 畢業生成長孵化平臺;面向 MEM 畢業生定期開放的學術講座;MEM 畢業生年度聚 會暨慈善旅行;使清華 MEM 成為校友保持工程管理知識新鮮度的全生涯學習平臺。
項目優勢
● π 型課程設置
工程管理核心課程
工程技術的專業領域課程
行業特色模塊
● 師資雄厚
國際化師資隊伍
一對一指導論文
特邀知名院士、行業專家授課
● 豐富校園資源
共享全校數百門優秀課程
共享清華校園基礎設施
共享強大的校友網絡
共享創意、創新、創業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