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MBA報考測評申請中......

說明:您只需填寫姓名和電話即可免費預約!也可以通過撥打熱線免費預約
我們的工作人員會在最短時間內給予您活動安排回復。

導讀:貿大金融碩士復習指南:

一、初試資料最全推薦,重溫經典

  在金融學綜合資料選擇上。

  米什金《貨幣金融學》第9版,人大出版社

  羅斯《公司理財第九版》第9版,機械工業出版社

  吳軍《貨幣銀行學》貿大出版社,初試推薦大家研讀這本。

  蔣先玲《貨幣銀行學》,如果沒有吳軍的有關版本,閱覽蔣先玲老師任意一版的貨銀也行,這本書的含金量也不錯。

  二、全程解惑:客觀對比金金和國金

  (一)往年報錄比

  每年都有很多同學想要了解國金和金金哪個難,這個問題真的沒法給出具體的答復,因為“難”這個字很難定義,下面給出兩個學院2011-2016年的報錄比和復試線,大家自己對比一下,因為2017年沒有官方數據,這里就沒有列出。

  

  特別說明:以上錄取人數包含推免生,推免生占總錄取人數的比重大致在20%,以2014年為例,2014年錄取174人,推免的有34人。因為2014年以前的數據不好查找,所以這里并沒有直接給出自考生的報錄比。想要了解的同學可以大致按照如下計算:

  考研學生報錄比=(總報名人數-推免生人數*1.2)/(總報名人數-推免生人數 )

  這個報錄比,大家知道基本數據就行了,畢竟不是所有報名學生能參加完全部四個科目的考試,所以這個數據只是給你提供一定的借鑒。

  舉個例子,如果去年國貿學院報錄比高,那么你今年就要報金融學院么?事實上你會發現,從整體上來看,在過去六年,兩個學院的報錄比是3比3平,即有三年金融院報錄比高,其余三年國貿院報錄比高。

  初試與復試

  初試:兩個學院考試內容基本上相同,即都考政治、英語一、396聯考和431金融學綜合,而且396和431卷子完全相同,政治和英語也如此。所以,初試備考不會有較大的區別。

  復試:兩者有一定的區別,從總體來講,金金的復試相對學術化、嚴瑾化,國金的復試相比較學術化少一點、反而對時政關注點更多(不單是純金融領域);

  兩者復試環節存在差異,金融學院復試分兩個環節:中文考核和專業英語考核;國貿學院分三個環節:英語、時政和專業課。

 ?。ㄈ┭芯可n程設置

  這個具體跟學院風格有一定聯系,所以肯定存在差別。總的來說,國金比金金多了10學分,所以國金的課業負擔相對金金要重得多,當研一下學期金金的學生只有1,2門課的時候,國金的學生很有可能還有5,6門課程。具體情況如下:

  必修課:金融學院是政治、金融英語、宏觀金融分析、應用經濟分析、財務報表分析(不特指量化方向);國貿學院是政治、金融英語、經濟學分析與應用、金融市場與機構、金融衍生品與應用、公司金融、財務報表分析、投資分析。

  選修課:金融學院的選修課偏向于“正統”化,嚴重往銀行、資本市場和金融工程這三個金融正統方向傾斜;國貿學院則偏向自己“國貿”這個特點。當然,你要說課越多學到的東西就越多,那就不能給出定論了。你都已經是研究生了,老師只能給你指引,學的話還是要靠自己。

  就業與找工作

  首先,兩個學院不會跟北大的光華與軟微的差別一樣那么大;

  然后,根據個人的觀察,兩個學院畢業生最后工作單位性質雖然有一定的差別,但是總體上差別不大。不能說誰好誰壞,只能說各有千秋。

  最后,未來從事工作跟你本科學校檔次,研究生期間表現以及家庭背景三個方面的因素有關,主要不是學院自己規定的,所以去除這三個決定因素,判斷哪個學校畢業生適合券商還是銀行這個行業,是沒有科學依據的。

  三、考貿大金融該選專碩還是學碩?

 ?。ㄒ唬┱n程設置

  學分上:專碩28分(含4個實習學分),學碩26學分;

  必修課:專碩是政治+專業英語(3學分)+應用經濟分析(3學分)+財務報表分析+宏觀金融分析;學碩是政治+英語+高級宏觀(3學分)+高級微觀(3學分)+高級計量(學分)。

  選修課:自己自由選擇,原則上公共課不得超過4分(所謂公共課就是專業選修課之外的,比如德語、藝術類課程)。

  大致就是這樣,可能略有偏差。從這個課程設置上可以看出,學碩的課程主要是學術方面,專碩的課程主要是應用方面。

  實習就業

  這個整體上不會有較大的差異,畢竟都是金融專業。并不是專碩的實操應用能力強,也不是說學碩的學術能力就一定厲害,畢竟現在學碩讀研期間也沒有強制發論文的要求。

  當然,有的單位或崗位會對學術有一定的要求,但是這還是和個人能力有關聯,相對于學碩而言,專碩發論文的的確有點少,這就要看個人的決心,是否能夠堅持寫論文。

  從歷年的情況來看,大家去面試,都是專碩和學碩一起進行的,并沒有嚴格的進行區分。反而是本科學校的檔次對你找工作有很大的作用,這個真的不是瞎說的,你不認同都不行,大家都這樣講,只是任何事情都不可能絕對。

  經濟負擔

  經濟方面還真有區別了:貿大的金融專碩和學碩都是兩年制,但是專碩學費每年30000元,學碩學費每年只有8000元!

  新生獎學金不管學碩還是專碩,都是6000元人民幣;然后國家助學金,每人每年6000元,大致分10個月發,每月發600。

  這上面是所有人都有的,所以計算下來,學碩兩年學費16000元,但是國家助學年(2年)加新生獎學金,肯定可以拿到18000元,完全覆蓋了學費;而專碩兩年學費6萬,國家 助學金加新生獎學金1.8萬元,只能覆蓋30%!

  其次,學業獎學金不是每個人可以拿到,綜合成績排名前20%的拿12000元,21-80%的拿8000元,值得注意的是學業獎金在研究生期間只有一次,且綜合排名后20%的一分錢沒有。

  再者,國家獎學金每人2萬元,但只有綜合排名前5%的才有資格拿到。然后還會有一些勤工助學、就業補助什么的,但是這個沒多少錢,而且很多人礙于面子等因素,也沒申請或者參加。

  注意一下,這個綜合排名包括成績、學院活動、導師評價、學術表現等方面,不是只以成績論英雄,當然貿大還是比較公平,各項評比都有詳細標準,比如發表論文得多少分,參加活動得多少分。

  所以如果你選擇專碩:就算你能力超級強,國家獎學金和學業一等獎學金都拿了,你總共得到的是6000新生獎學金+12000國家助學金+20000國獎+12000學業獎學金,總共是5萬元,還是沒有覆蓋兩年學費。

  如果你選擇學碩:新生獎學金+國家助學金就將學費全部覆蓋了!

  對于生活費,這個跟學碩還是專碩沒有多大關系,看個人消費能力。貿大地處朝陽區,三環和四環之間,位置還是很不錯的,周邊愛琴海、未來廣場、鳳凰匯、凱德茂等購物中心還是很多的,在貿大食堂吃一頓飯大概在7-30元,具體標準看個人。

  當然,還有一些其他的獎學金和獎勵,比如你發表論文了,按照不同的級別有不同的獎勵,但是就實際情況來說,絕大部分人研究生期間沒發過論文。

  所以,如果你真的想考金融,但是家里經濟條件有限,對于比較昂貴的學費以及生活費難以承擔,可以考慮學碩,這是從經濟方面考慮的。

  當然,你可以申請國家助學貸款,但是國家助學貸款研究生每生每年只有12000元,也就是說你只能申請24000元,而且助學貸款是交完學費才能下來的。但是,學校有綠色通道,所以你也不必太擔憂。

  至于花6萬學費讀個專碩是否值得,這個恐怕不能僅僅從研究生這兩年來衡量,以后的日子還長呢,以后能否高薪,就看你的個人能力了。

  備考難度

  這個要著重強調一下,下面從初試和復試以及招生走勢等方面給出比較客觀的情況:

  初試:學碩考政治、英語一、數三、經濟學綜合(宏觀、微觀等),而專碩考政治、英語一、經濟類聯考、金融學綜合(貨幣金融學、公司理財等),就整個考試難度而言,個人覺得學碩要難一點,因為數三肯定比經濟類聯考的數學難,這個不用懷疑,所以對于那些數學基礎薄弱的小伙伴,你就要謹慎選擇,而且讀研期間的“三高”也會讓你頭疼。另外,就專業課,當年是學習過學碩的備考科目,個人覺得比考專碩難,所以對于那些跨專業的,建議你還是考專碩比較妥,宏觀還好,微觀真的很難,讓人很焦慮。

  復試:這個考試科目肯定也是不同的,專碩基本上還是考初試那幾本書,但是學碩就得多加幾本書,所以如果你是一個跨專業且沒有經濟基礎的,那你考學碩簡直就是雞蛋碰石頭,不自量力。

  招生走勢:近年來,專碩總體處于擴招趨勢,但是學碩處于縮招趨勢,而且學碩的報錄比并不比專碩低,這你就得思考了。

  五、關于找導師的心得推薦

  每一個考研的學生都會面臨一個關鍵的問題,即選導師問題。作為一個過來人,我將根據自己和身邊人的情況就選導師的三大難題做一個比較客觀的分析:什么時候選導師、該選什么樣的導師以及怎樣選導師。

  什么時候找導師

  從外經貿MF考研來說,我認為不必太過于著急,初試之前就找導師顯得就太操之過急了,實在想找的話就在初試后到復試前這個時間段去找。

  首先,金融碩士和其他理工類碩士存在區別,基本不存在搶占導師實驗室資源等的問題,所以你可以好好準備初試,畢竟初試還是非常重要的,不必把時間浪費在這個地方。

  其次,金融碩士導師的主要負責的任務是指導畢業論文,其余的就是常規的,也不會每天和導師相處,甚至有的導師跟學生都不經常見面,所以你不用太著急。

  再者,就算你急于找導師,導師也不可能答應現在就帶你,更不可能告訴你復試題目,因為復試在很多辦公室進行,你走大運撞見你找的。其實,找導師不過是圖個心理安慰罷了。

  最后,有人說,早點能找到好的導師,樓主想說,優秀導師未看得上你,那些保研的和本校的比你更具有天時、地利的優勢,你只有考得好才有機會去競爭好的導師。

  該找什么樣的導師

  我認為導師大體上分為四類:第一類就是擔任行政職務的很牛的導師;第二類就是社會資源豐富的教授或者副教授;第三類就是普通但是項目較多副教授;第四類就是一些講師和項目少的副教授。那你怎么選擇呢。

  如果你愛面子,不想太累的話就找前面兩類導師,當然這個不是絕對的,最終結果是,你可能處于“被放養”的狀態即第二學期論文沒人管,導師找不到:要知道前面兩類可是要 忙行政和社會活動的,個人不推薦。

  有人會提出,找這樣的導師能找好工作。我想說,那你想多了,大部分導師是不會給你推薦實習的,再者你找工作時別人會問你導師是誰嗎,除非是得諾獎或者像厲以寧、鄒恒甫這樣的全國知名的教授,不過貿大好像沒有這樣的大咖。

  還有人會說,導師帶了優秀的前輩啊,我想說,請仔細思考一下所謂的人脈,你自己沒有能力,沒有別人能利用的本事,照樣找不到好的工作。

  所以,我們可以放下面子,去找一些貨真價實的副教授甚至講師,他們對我們的幫助或許更大:既能正確指導論文,又擁有真才實學。這樣的導師才有時間和精力管你,才能幫你提高。至于第四類,想混的請找。至于那些導師是哪一類,我不能瞎說,大家可以向上一屆的學長學姐打聽打聽。

 ?。ㄈ┰趺凑覍?/p>

  選擇“郵件+見面”的聯系方式。大多數人選擇發郵件,但是很多導師可能不回,不要郁悶,導師不回復不代表導師不要你,我第一次發郵件導師就沒回,這個時候不要放棄,繼續加油;然后個人建議,實在不回就去直接找導師,但不要去辦公室,向學長學姐打聽導師在哪里上課,去認真聽一次課,下課之后用問問題的方式找他,當然聽課一定要認真仔細。

  為什么不打電話? 你突然打電話是不是顯得有點唐突,除了老師短信確認可以通話的?電話說什么呢?而且很多導師都喜歡見面聊過后再確定,不是說一定看顏值,而是觀察你這個人的談吐。

  為什么不直接去辦公室呢?理由不用說。去聽課更好的原因是:首先聽課更有誠心,其次聽課表示你已經對導師方向有了更進一步的認知了解(很多人會說想跟導師做研究,你連導師具體做什么的都不了解,難道不是盲目跟隨),然后聽課能增加互動,最后課后提問不會耽誤導師時間。見面后,至少發個郵件告訴導師你的意愿和你這次聽課的收獲,后期也可以郵件請教問題甚至問導師你可以為他排憂解難的。

  六、貿大金融碩士復試如何準備

  (一)貿大金融碩士復試內容

  貨幣銀行學

  國際金融

  公司財務

  投資學

  金融衍生品

  (二)推薦有用書籍

  貨幣銀行學

  必看:米什金《貨幣金融學 》第九版,

  二選一:

  蔣先玲《貨幣銀行學》

  或吳軍《貨幣銀行學》

  國際金融

  這個沒有特別推薦的書,大家基于自己已有資料整合復習

  1、比較推薦:保羅克魯格曼《國際經濟學下:國際金融》第八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公司理財最后1章:跨國公司財務

  3、必看:米什金《貨幣金融學》第九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第五篇國際金融與貨幣政策,

  4、吳軍《貨幣銀行學》貿大出版社,對外金融關系那章

  公司財務

  羅斯《公司理財》第九版

  投資學、金融衍生品

  1、博迪《投資學》第九版,機械工業出版社

  2、羅斯《公司理財》第九版,期權與公司理財

  特別提醒:博迪這本書強烈推薦,尤其是考金融學院的小伙伴,金院有新生入學考試,要考這本書,國貿院沒有新生入學考試

 ?。ㄈ┰鯓佑行Э磸驮嚂?/p>

  1、系統化:建立清晰的知識體系

  首先就是系統化,所謂系統化就是要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因為面試的時候,老師肯定是各種追問,根據我的復試經驗,追問的問題其實有一個突出的特征那就是這些問題考察的知識點是相互聯系的,是在一個知識模塊范疇內的,所以這個時候,你的知識如果是碎片化的,你就答不上來導師問的問題。

  2、深度化:刨根問底

  除了系統化,大家看書的時候還應該深度化,而且這個深度化是建立在自我學習的基礎上,一定要自己有探究未知問題的能力而且自己通過自己的努力把問題解決,這個時候不要盲目問別人,不然很可能沒有效果。

  復試的時候,可能你直接回答的是一個簡單的問題,但是面試老師可能會追問你深入理解的問題,這個時候如果你平時是死記硬背,不加理解,那就完蛋了。

  3、專業化:追本溯源

  除了前面兩點,對于經典理論,大家最好能夠去看一些相關的書籍或者論文,掌握其背景、假設、發展等知識,比如2014年的時候有同學被問到馬克維茨的現代資產組合理論是哪一年提出來的,你就要將知識進行拓展,否則你根本就不會理解。

 ?。ㄋ模┤绾胃咝淇紝I英語

  1、專業英語考什么

  要攻克復試專業英語這個難題,我們先要問了解專業英語考的內容,專業英語其實是考專業知識,而不是英語。就像學生上研究生有《金融英語》這個課程一樣,其實就是學習金融。

  以金融學院為例,復試總分100分,最后按0.3的比例折算成綜合成績(錄取與否取決于綜合成績),這復試的100分之中中文部分60分,英文部分40分,所以英文部分這算到綜合成績中的滿分是12分。這12分首先考核的是你的專業水平,其次才是口語、聽力等綜合素質,注意:這里的聽力不是像四六級聽力那樣的方式,而是你聽老師說英語的理解能力。

  2、怎么準備

  扎實專業功底。專業英語考核的是專業,根據中國人學英語的習慣,肯定是以中文作為根基的,但是,你連中文都不知道怎么講述,你卻會用英文,就算是英文問題剛好被你在英 文著作上背過,那你平時背的時候也會用中文搭配,所以首先還是中文要扎實。

  英語化關鍵點。事實上,復試的時候只要你能認識其中的關鍵知識點,那就容易多了,作為愛國人士,中式英語也可以應用上去,總比不開口好得多,這一點不必擔憂,大家水平差別不大,當然不排除有很牛的人物。

  平時多練習。就前面兩步,還不可以,你不能把復試當成平時訓練的場所。所以,你要做的就是平時就開始練習,說得不好不要緊,就怕你不會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