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MBA報考測評申請中......

說明:您只需填寫姓名和電話即可免費預約!也可以通過撥打熱線免費預約
我們的工作人員會在最短時間內給予您活動安排回復。

導讀:4月7日,《財經》記者獨家獲悉,包括央行、財政部、發改委、銀監會等在內的七部委的綠色金融分工方案將于今年三季度出臺,屆時綠色信貸納入宏觀審慎評估體系(MPA)考核方案將公布準確時間點,上述方案建立在去年《關于構建綠色金融體系的指導意見》(下稱“《指導意見》”)基礎之上。

       去年8月31日,央行、財政部、發改委、銀監會等七部委聯合印發《指導意見》,提出了支持和鼓勵綠色投融資的一系列激勵措施,包括通過綠色信貸支持項目財政貼息、設立國家綠色發展基金等措施支持綠色金融發展。

 

“MPA納入支持綠色金融的內容是已經寫進《指導意見》的一項決定,未來是要實行的。”在昆山杜克大學舉辦的“2017杜克國際論壇'”上,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首席經濟學家、中國金融學會綠色金融專業委員會主任馬駿接受《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銀行信貸綠色化程度如何反映在MPA中,還處于研究階段。

 

“ 現在要做的工作是如何評價銀行的綠色表現,用哪些指標來判斷銀行的綠色信貸,債券做得好還是不好,未來考慮要把這些指標放到MPA中去。”馬駿介紹,還有另一方面要做的工作是關于數據搜集的問題,比如數據來源有很多選項,其中包括銀監會已搜集的信貸數據。馬駿透露,央行正在研究如何與銀監會現有的數據進行對接,減少數據重復收集的成本。

 

“目前結構調整,MPA有兩項內容,一項是評估它在小微領域中貸款情況,另外評估三農貸款情況,以后就是并行的,小微、三農、綠色,都要有相應的評估內容。”馬駿說,MPA目前還是一個檢測系統,尚無懲罰措施,簡單說就是,表現好得分高,表現不好得分低。

 

環壓測試將形成監管辦法

 

受中國金融學會綠色金融專業委員會委托,工商銀行2015年開始進行的《環境因素變化對銀行信用風險影響的壓力測試》課題研究工作,作為我國綠色金融重要的項目,在上述論壇中反復被提及。

 

據了解,壓力測試已對工行自身的貸款違約率計算產生影響,連帶影響信貸成本,抬高信貸利息,從而影響到信貸配置。

 

馬駿對《財經》記者表示,雖然目前環境壓力測試還沒上升到監管,但多年的試驗和市場的檢驗,會逐步形成市場和監管層面都愿意接受的方法。

 

環境壓力測試和MPA沒有直接的關系,它是銀行內部開發運用的一套方法,目前并未強制推廣,且還在不斷完善和試驗過程中。但這個理念已經得到了認可,環境壓力測試等內容已寫進《指導意見》里。

 

“我們以支持鼓勵的形式,希望更多銀行自己探索類似的方法。說不定更多銀行能做出自己環境壓力測試的方法工具和公式,可以互相比較、互相競爭,最后形成一套達成共識的方法。”馬駿說。

 

環境壓力測試課題在全球鮮有機構參與,主要的目的是用定量的方法測算環境因素對企業風險的影響,從而由企業的風險傳導到銀行信貸和投資風險的一種定量的測評。

 

其中的環境風險分類項目,將銀行所有的公司貸款進行分類,并給予評級,并對有利于環境發展的行業在貸款政策上進行支持和優惠。工行目前已經完成火電行業和水泥行業的環境壓力測試,正在進行鋼鐵、鋁行業壓力測試。

 

建立綠色信貸評價體系

 

對于工行的壓力測試是否納入整個銀行業考核,股份制銀行高管表示擔憂。

 

蘇州銀行董事長王蘭鳳對《財經》記者表示,不同的商業銀行有著不同的市場定位,每家銀行的情況不同,風險也不同,一個標準很難囊括其中,“目前宏觀監管指標是一致的,并沒有區分中小銀行,那么這種更細化的指標,比如說綠色指標,只是其中的一個很細化的子項,也無法做到大銀行和小銀行區分考核。”

 

王蘭鳳舉例稱,比如村鎮銀行群體,一共一千多個村鎮銀行,但總量也就幾百個億的存款,每一家村鎮銀行貸款規模很小,跟工行采用一樣的標準來考核可能性不大。

 

對此,馬駿表示,監管以支持鼓勵的形式,希望更多銀行自己探索類似的方法。鼓勵不同銀行做出自己環境壓力測試的方法、工具和公式,互相比較互相競爭,最后形成一套達成共識的方法。工行的壓力測試可作為參考和借鑒,鼓勵其他銀行業針對地方特色進行設計,地方特色的風險不一定全國范圍適用。

 

工行的壓力測試是環境風險管理的一種方法,然而方法也并非只有一種。興業銀行環境金融部相關負責人對《財經》記者表示,目前興業銀行主要采用國際的“赤道原則”來做環境和社會風險管理。赤道原則是一整套方法和體系,針對不同行業,都有一個可操作的指南,赤道原則自愿采納,但采納后,每年都要做信息披露。

 

實際上,銀監會早在2012年即出臺了《中國銀監會關于印發綠色信貸指引的通知》(下稱“《指引》”),對綠色信貸目錄進行了規范。

 

銀監會政策研究局巡視員葉燕斐認為,金融可以通過杠桿作用和資源配置功能引導社會資源流向,進而直接影響國家綠色發展政策的進程和實施成效。

 

葉燕斐對《財經》記者表示,綠色信貸指引尚無獎懲,僅為規范性文件,最好的激勵是市場激勵。能源價格高,能效融資就能賺錢,就會吸引投融資。

 

知情人士透露,銀監會為了貫徹《指引》,對銀行進行綠色信貸KPI指標的評價體系。銀行每年做綠色信貸自評價,然后提交給銀監會。

 

據悉,銀監會規定的銀行自評價指標十分全面,約有300個小指標。從2014年開展了試評價,2015年和2016年已進行了兩年正式自評價,2017年的自評價應該也即將開始。

 

“本來的思路是,評價體系建立起來將是銀行綠色評級的依據,綠色評級的工作已從銀監會移交給中國銀行業協會了,目前銀行業協會對評級結果尚未公布。”上述知情人士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