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MBA報考測評申請中......
說明:您只需填寫姓名和電話即可免費預約!也可以通過撥打熱線免費預約
我們的工作人員會在最短時間內給予您活動安排回復。
導讀:跨專業又跨地區,這無疑是給自己加大2017考研的難度,下面是社科賽斯考研小編為2017考研的同學整理的《2017考研:暨南大學跨專業跨地區前輩
跨專業又跨地區,這無疑是給自己加大2017考研的難度,下面是社科賽斯考研小編為2017考研的同學整理的《2017考研:暨南大學跨專業跨地區前輩經驗分享》,希望對于兩跨的考生有所幫助。
【初試復習前】
我是廣東一所985非會計專業的應屆生,從大二開始有轉會計的念頭,無奈大二大三的課程都相當緊湊,所以只在大三下考了個會從,算是自學了會計基礎。接著大三的暑假有學校安排的專業實習以及實驗課程,所以也只有在扇貝背背單詞。然后就是報名了,當時在中大和暨大中糾結,其實覺得兩所學校的管院實力差別可能不是很大,但是中大比較難考,今年好像也是才招不到15人(最后好像擴招了),所以權衡了一下自己的能力還是報了暨大,并且直至現在,也不覺得后悔。說實話,選擇cc是因為想轉專業,錯過了大一大二的校內轉專業機會,直接找會計工作的話一般不會招沒有經驗的非本專業學生,因此才決定考的。而且當時決定的有些倉促,幾乎是報了名準備到一半的時候才發現cc如此熱門,也算誤打誤撞吧,好在鐵了心要學會計,不然真的可能沒有勇氣堅持到最后呢。
【初試準備】
正式開始準備管綜好像是八月末了,知道我看到論壇里各種三四月就開始準備的帖子的心情吧。。其實最大壓力的時候反而是中期的時候,每科都學了一部分,但又沒有完全看完,看到論壇上刷第二遍第三遍的帖子內心真的有點不是滋味,并且還沒有報任何網課。所以還是要告訴大家,對于別人的節奏,別人的學習方法,還是要保持理性對待,找到最適合自己的,保持適當的壓力和動力,才能撐到最后。
基本上前期(8-10月)因為還有課,所以每天的復習時間是8:30-21:30(除去吃飯、上課時間),中午基本不休息。到后期11-12月,就是8:30-22:00,中午午睡半小時,回到宿舍洗漱完畢后再看半小時才睡覺。我覺得后期有午休反而效率更高,大約也是因為沒有其他課程分心了,由此可見規律的作息、適當的休息以及高度的專注非常重要。
效率最高的后期,每天的安排基本上都是15:00前做【數學+邏輯】,15:00后【英語】,20:00后【大小作文】。
一、數學
數學分冊(機工版)&高分指南&自己積累的錯題集
(掩面)只刷了兩本書,因為自己數學不怎么好,所以先認真看的數學分冊,熟悉了考點和回憶了大部分高中的技巧。十月才開始刷的高分指南,不得不說,高分指南還是挺全面的,即便題目有些偏難。刷這本刷了我一個多月,是認認真真一個一個字看的,一道一道題算的。我是先把每一章后面的三篇課后題做兩篇,留著一篇全部考點刷完后復習回顧。到十一月有考慮過要不要買同樣好評如潮的名家詳解,最后還是決定再把高分指南刷一遍。不是我說題海戰術不好,只是我覺得能夠把高分指南這一本里的全部消化,也就差不多可以駕馭各種考點了。到十二月開始就是往年真題,以及錯題集的復習,對于那些錯題特別多的考點,再多看幾遍。
二、邏輯
邏輯分冊&邏輯精點&人大600題
分冊是用來熟悉考點的,可以不用,直接看邏輯精點,它前面也有基礎部分。到后期刷完邏輯精點后你會對自己的能力掌握有個大概的了解,拿我來舉例子,我的長處就是演繹邏輯,所以今年的最后兩題我是完全沒問題推出來的。但我的弱點就是論證邏輯里的支持與削弱,最后考試錯的也是它。邏輯精點之后刷了600題,感覺還是和真題有一丟丟差距,不過拿來練手沒問題,一般錯2-4個。邏輯做到最后會有看到題目就知道要考什么的感覺,知道了自己的弱點之后可以把相關考點多看幾遍。
三、聯考作文
寫作分冊&寫作套路化訓練
寫作我是差不多十一月才開始準備,到十二月基本就是一天一篇(以真題作文為主),大小間隔著來。對于小作文就不說太多,真題的漏洞都挺好找的,主要是形成自己的模板,鍛煉總結概括和論證表達能力,語言到位而精煉這點我覺得是很多人忽略的。這兩本參考書的風格迥異,寫作分冊傾向于作文能力初級的同學,內容簡單易懂,技巧也很實用。而套路化訓練我認為受眾是偏向于大作文想拿高分的能力稍高同學,王誠老師的一些方法很不錯,但是對于我這種從小到大作文水平都一般的來說,一兩個月難以速成。對于大作文,我是先積累了一些素材,形成了自己的模板(是什么-為什么-怎么樣),再準備了大概十幾篇的主題作文。有人說模板作文可能被壓分,我覺得應該沒有,因為我考場上用的就是模板,例子也舉得一般,立意“敢于不同”更是一度以為自己偏題了,最后大小作文加起來也有37左右,算是中上水平。
四、英語二
沒錯英語二是我用的參考書最多的,但不是因為我英語差,是參考書水平參差不齊。個人覺得自己英語不差,六級裸考550,所以很多參考書是沒有認真看的,綠皮書也是看了三分之一就晾著了,大家一定不要學我,因為這樣到后面會很心虛,圖添煩惱,還是老老實實背單詞吧。模擬題不管是老蔣還是張劍,都覺得跟真題差的挺多的,不建議太看重,用來練習閱讀感覺可以。文章最像的是英美外刊超精讀,所以可以每天一篇這樣看著,到后期會發現內容還是結構上都與真題有一定相似度。最推薦的就是老蔣的真題詳解,我后期反反復復看了好幾遍,直至完全可以揣摩出題者的出題思路,會發現閱讀其實挺簡單的。作文的話也是練了十幾篇,寫在本子上,然后和范文作對比,積累下一些好的詞匯和句型表達。覺得老蔣的模板痕跡太嚴重的可以嘗試看看王江濤的。自己的作文不太好,初試扣了14分左右,但多練總是沒錯的。
綜上,我初試準備并沒有刷很多題,關鍵是要認清自己的長短處,然后是多練多總結。在復習的過程中,每天看書做題必然枯燥,我身邊也沒有同樣cc的研友,特別是瓶頸期難免有時候有想偷懶的念頭。想到自己想要去的學校,想到一定要學的會計,就都堅持下來了。當然最好還是有個好研友,彼此鼓勵,更加有動力。四個月的復習時間對于有的人來說可能很短,但是如果找對方法,每天實打實地復習下來,也已經足夠了。
【復試準備】
初試成績是2.16出來的,在這段期間有自己粗略看過一邊中財。直到2.20回校后才開始正式復習,這也是個慘痛的教訓啊,復試的成績還是不咋地,大家一定要早作準備。暨大遲遲不出復試方案,就默認與去年相同,中財+財管筆試,英語面試+專業面試。參考書和去年的一樣,可以百度。大約花了20天將中財和財管仔細過了一遍,課后題全部寫在本子上。3.15以后剩下十天,專注看兩科的重點(以前的師兄師姐有整理,可以參考),根據重點以及往年考題整理了可能考的筆試問答題,還有面試問題。最后幾天準備了英文自我介紹,還有可能問的英文問題(為什么轉專業,為什么選擇暨大,研究生計劃,工作計劃)。
報到當天要做體檢和心理測試,據說體檢其實不用著急但是大家都趕在復試前做了,所以人會特別的多,前一天晚上還沒休息好,被醫生說心臟有雜音,花了三百大洋在附屬醫院做了心彩超才能通過T-T。心理測試要拿號,最好早上先去拿號再去報到,因為號一般在八點就派完了。
復試當天8:00-9:50是專業筆試,我竟然沒帶計算器,還好計算題不太難。記得以前的師兄師姐都說選擇判斷是很多基礎會計的題目,感覺今年完全挺少的啊,就是從中財里面出的,現在過去太久也不記得,不太難,看書就可以了。主要說說大題吧,中財考了三道分錄,1.非貨幣性資產交換2.壞賬計提3.(忘了。。) 簡答:1.投資性房地產的兩種計量方式2.可變現凈值及應用舉例 財管簡答:1.投資決策使用利潤還是現金流量 2.應收賬款成本類型 計算題:每年現金流量和回收期
感覺和重點還是蠻符合的,除了非貨幣性資產交換的增值稅部分我有些不確定之外,其他基本都沒問題,所以最后復試為啥低分我也不知道。。
下面說說面試,是下午1:30開始,到了現場問了一個研究生助理才知道,今年只有一個面試,英語面試直接加在一起。這下我慌了,怕他會問專業英語問題,我可是一點兒沒看。結果真是怕什么來什么,按初試成績我是第二個進去的,一共有四個還是五個老師,太緊張記不得了。上來就是英語面試,問了我修了哪些相關的courses,major。最后還問了會計恒等式,因為緊張過度,仨詞都會說,就“等于”忘了是“equal”。。答不出也沒什么,老師都是笑瞇瞇的,除了中間那個好像是胡玉明老師,全程一直斜眼看我,板著一張臉,結果我越看他就越緊張,我后來猜測是有的老師就是想給你施加壓力,看你的承受能力,其實不要看他就好了,其他老師都非常親切的。接著就是抽題,會計、財管、審計中抽一個,之前就說過我準備了所有面試可能出的題,并且已經打定主意選會計的,結果一抽還真是在我準備中的。關聯方,關聯方交易,怎樣構成/不構成關聯方,然后我就blablablabla。。這下胡老師說話了,估計是想找我漏洞,就追問了我一下,結果我還被他帶坑里了,后來還是另一個老師幫我解圍。一個女老師又問我知道財管的哪些理論,我就blablabla說了一堆關于MM理論的,她又追問我MM理論是理想下的,有哪些可以理論可以作為它的補充,我回答了權衡理論相關知識。快結束時老師問我有沒有想問的問題,我說轉專業會對我的復試成績有影響嗎?老師說這是你的一個資歷,就像你是985的,別人不是,這也是你的優勢,我們會綜合考慮的。
總結,復試對于重點復習還是很有必要的,前幾年師兄師姐分享的各種資料(可以在考研論壇里搜索暨南大學mpacc)都已經很全面了,包括我在網上入的資料,其實里面真題的總結就是論壇里前輩分享的,大家要好好利用,我就不重復上傳了。關于轉專業的影響,我想真的可能有一點,另一個小伙伴出來說老師們聽到她是會計本專業的非常開心。。也有等成績的時候說初試第一名被刷下去的其他專業的學生,所以對于跨專業考生復試尤其不能掉以輕心!
近幾年會計碩士成為眾多考生考研的選擇熱點,但是許多考生對于會計碩士并不太了解,從而導致復習效率比較低,社科賽斯考研小編建議考生在考前對于考試科目應該做一個比較深入的了解,從而制定適合自己的復習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