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根據相關數據顯示,2021年全國422萬人報名研究生考試,377萬人報名過審,最終實際考試人數是332萬人,以確認后算,棄考達45萬人。
再以深圳大學為例。2019年共有16019準考考生(確認后數據),實考14090人;2020年共有22689名準考考生,實考19162人;2021年共有19726名準考考生,實考16047,棄考比例相當大。
因此,很多院校報考人數雖創歷史新高,但經確認和考試后,實際人數會下降相當比例。報名后到今天,即有一部分競爭對手已經退賽了,我們同學只要再堅持到考試,就會又有甩掉一部分競爭對手。
在考研過程中遇見瓶頸、心態失衡、甚至出現“棄考”心理,其實是十分正常的現象,這時候我們需要及時強化自己的考研信念,不斷調整復習計劃、設立短期目標,以適應接下來的備考狀態。
“最痛苦的不是失敗,而是我本可以”。不要讓自己在考試結束之后才懊悔:“我要是再堅持一下一定會考好,我要是多復習一點就不會丟分了”...聰明人懂得感受著情緒在自己心中發酵,然后等它平靜下來。愚笨的人卻總是在強化這種自暴自棄的感覺,最后離考研成功也就越來越遠。
今天就給大家幾條臨近考試的高效學習小建議,今年上岸,穩穩噠!
現在荒廢的時間越多,備考的壓力也就越大。認識清楚目前自己備考的進度,理清自己之后該看什么書,該掌握哪些知識點是很重要的。
如果現在還沒進入狀態,可以先準備輕松一點的,每天學習從背單詞開始,自己比較薄弱的科目,可以在效率高的時候再看。
大家要試著制定一段時間內具體到天的計劃,每天要干些什么,只有這樣,你才能打破“癱在家里引發的惡性循環”,一旦開始動起來,良性循環才會發揮作用,按時完成每天的任務也會不斷鞏固良好的學習狀態。
臨近考試,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基礎知識的反復夯實!畢竟基礎不牢,地動山搖!一定要將必考點和考點全部瀏覽一遍,找準自己的薄弱點再反復夯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