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MBA報考測評申請中......

說明:您只需填寫姓名和電話即可免費預約!也可以通過撥打熱線免費預約
我們的工作人員會在最短時間內給予您活動安排回復。

導讀:看到這個標題讓人心酸又疑惑,一年前,一個女孩子垂頭喪氣地在微信里跟筆者說:老師,我已經連續兩年考了中央財經大學MPAcc,我已經很努力

看到這個標題讓人心酸又疑惑,一年前,一個女孩子垂頭喪氣地在微信里跟筆者說:老師,我已經連續兩年考了中央財經大學MPAcc,我已經很努力了,為什么還考不上?

 

筆者說:你是初試沒過還是復試沒過?

 

她說:每年都是初試差一點沒過,我全年都在備考,我這么努力,為什么過不了?

 

這是一個筆者印象特別深刻的考生,她的堅持和毅力難能可貴。但在筆者眼中,MPAcc的初試其實并不難考,只要方法得當,心態良好,考個不錯的分數很輕松。

 

因為微信聊天的關系,我們聊了幾句,就沒有繼續再聊了。

 

自從那次聊天之后,筆者就時不時會想到她。這種感覺就像是一個醫生知道病人有病,但就是不知道如何醫治。

 

后來筆者主動在微信里問她今年準備的怎么樣了?她說還在努力備考。

 

筆者只能鼓勵她:你這么努力,事不過三,這次你肯定能過。

 

那學生訕訕地說,但愿如此。

 

對這個世界來說,沒有什么果是沒有因的,即使現在因看不出來,但也一定是存在的。所以,筆者一定要找到《管理學綜合聯考》這個科目的考試技巧。

 

后來,筆者根據歷年學生的考試數據,對《管理學綜合聯考》這個科目分數較高的一些同學進行了訪談。

 

筆者問一些同學:《管理學綜合聯考》你為什么考這么高的分?你準備了多長時間?有什么考試技巧嗎?

 

同學甲:《管理學綜合聯考》本來就很簡單啊,準備了5個月,考試技巧就是相信自己的第一感覺。

 

同學乙:碰運氣考的,準備了近2個月,做題一定要快。其實我基本上屬于裸考。

 

同學丙:我高中底子還不錯,《管理學綜合聯考》比較順手,準備了3個月,寫作主要是理清思路,邏輯要掌握節奏,數學基本上屬于送分,還有把字寫好。

 

······

 

問了一些同學,普通的反映是《管理學綜合聯考》和筆者想的一樣,其實很簡單,把握好時間節奏,準備3-6個月的時間就足夠了。這正好驗證了會計教指委王化成秘書長所說的:MPAcc《管理學綜合聯考》考試科目,選拔的是聰明的考生,不是讀死書的考生。

 

筆者感覺自己找到處方了,筆者約了那個女孩見面聊。那是一個很秀氣的女孩,但總感覺哪不對勁,或許見筆者有些緊張,但木訥的眼神藏不住。

 

筆者問她:你為什么一直堅持考我們中央財經大學的MPAcc?

 

她說:我身邊的同學親戚朋友都說中央財經大學的MPAcc很好,我還經常看您的微博和朋友圈,更加激發了我要考上的欲望。

 

筆者繼續問她:你覺得《管理學綜合聯考》難嗎?你是怎么準備的?

 

她說:我覺得不難,但我就是覺得時間不夠,題太多了。我之前的學長學姐還有同學建議我買一些輔導書還有報考研輔導機構,我都買了而且也上了輔導機構,我的準備時間比他們都長,也更努力,但為啥我的成績不如他們呢?

 

"你很努力,但你不夠聰明"這句話到了嘴邊筆者又咽回去了,也許這是事實但筆者不能告訴她這個事實。

 

筆者說:也許你太想考上我們這里,導致考試心態不好。又或許你復習方法不對走了彎路,你想聽聽我的建議嗎?

 

她眼前一亮,說:好呀好呀。

 

筆者說了一大堆,大致意思就是讓她按照我的建議去備考。首先暫停所有的備考,出去旅游或者找份兼職,考前三個月再進行初試備考。留下一套復習參考用書和真題集,丟掉其他所有的復習材料。拒絕其他人和考研機構的建議,理清自己的做題思路,踩準自己的節奏,不要活在“他人”的節奏里,不要逼著自己每天復習多少個小時做多少題,狀態好就多做題,狀態不好不做題。

 

聽完筆者的建議,她那時的表情讓人很詫異,不知如何形容。筆者不知道她是否真的會聽從了建議。筆者又說:沖你連續三年報考我們MPAcc的精神,你要是還考不上,我建議你就別考了,但我會給你介紹一份不錯的工作。

 

自那之后,這女孩再也沒有在微信里向筆者咨詢過任何有關考試的問題。有時候筆者也嘀咕,畢竟自己沒有考過《管理學綜合聯考》,自己的處方真的適合她嗎?筆者不知道她是否照筆者所說的去做,一下子卸掉自己的包袱,豁然開朗。筆者也不知道她是否把處方扔到垃圾桶。

 

今年9月份,筆者在中央財經大學的校園里遇見了這個女孩,我們相視一笑。那是筆者見過的最美的笑容,那個笑容似乎有一種魔力,完全改變了一個人的魔力。

 

有時候,你真的很努力,其實只是看起來很努力而已。看起來每天熬夜,卻只是跟著別人的節奏在走;看起來起那么早去復習,卻只是在補昨天晚上的覺;看起來在圖書館坐了一天,卻真的只是坐了一天。在我們身邊,總有一些筆記記得很認真的人,但是考試成績不理想;也總有考試成績非常好,但看起來并不怎么認真的人。很多人把他們定義為聰明,而筆者認為,沒有一個人是不聰明的,那只是沒有找到讓自己聰明的心態與方法。

 

喂,女孩,你一次就能考上,為啥要考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