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MBA報考測評申請中......
說明:您只需填寫姓名和電話即可免費預約!也可以通過撥打熱線免費預約
我們的工作人員會在最短時間內給予您活動安排回復。
導讀:MPAcc大形勢:近幾年,會計及審計專業碩士報考人數呈現爆炸式增長的趨勢,上線難度逐年增加,很多學校分數線漲幅較大。另一方面,復試的難
MPAcc大形勢:近幾年,會計及審計專業碩士報考人數呈現爆炸式增長的趨勢,上線難度逐年增加,很多學校分數線漲幅較大。另一方面,復試的難度同樣很高,1:2,1:3,甚至奇葩的1:7的復試比例讓過線的同學安全感遠低學碩,調劑也基本無望,全國高校mpacc報錄比目測在1:10以上,相比今年研究生總體接近1:3的報錄比高出很多。
個人情況:鄙人本科數學跨專業生,初試復習三個月多,取得164+85的成績,中財第一;復試準備兩個月,表現一般,得79.1分,最終順利錄取中財,在這里把一路走來的所見所聞所感所想跟學弟學妹們分享。鑒于很多前輩已經就各科參考書和輔導機構的選擇等問題做了詳細的介紹,我就不再贅述,也希望能講一點對大家真正有幫助的東西。因為都是個人見解,不妥之處歡迎吐槽。
我的心得(分條呈現,湊10條):
1.專碩是否適合高智商的人:舉例來說,我了解到,報考中財往屆的第一名來自北大,第三名是人大高材生,都是230+的高分。我的觀點是:由于聯考綜合對短時間內思維能力要求較高,智商高確實有很大優勢。當然得多說一句,世事無絕對,聯考題目的總體難度沒有很大,題目是不會辜負肯努力有毅力的人的,so大家結合自身情況和考題特點慎重選擇吧。
2.有人要問了,如何判斷自己是否適合管理類聯考呢?個人有如下拙見:首先,聯考的題量大思維強度大決定了解題速度是一切的基礎,可參考個人在多年考試中的時間駕馭能力(速度可提升,但空間有限);其次,關注自己的思維能力而不是知識能力,聯考的知識量很小,短期內可彌補,但如果發現大量題目雖然懂得知識點卻無從下手,也許會有麻煩哦。
3.考試的運氣成分:正如論壇中很多人提到的,我也相信聯考有一定的運氣成分,而且只考兩科的情況使得運氣成分得以加大,不像學碩考四科那樣容易分散風險。比如今年的題目,英語單科的差距由于閱讀題的難度太低而被嚴重削弱,而邏輯題的難度較大則放大了綜合科的差距,非常適合一些綜合強而英語弱的同學。考慮到大多數考生都有一定程度的短板,英語和綜合難度變化上的一來一回,對成績的影響足以致命。說這個就是想告訴大家一個實際的情況,不過話又說回來,凡是考試總有其運氣成分,但歸根到底實力才是最關鍵的,作為考生,唯有不斷提高自己才是正道。
4.關于準備時間:看到很多人都在論壇里詢問要準備多長時間,估計也有人照搬前人經驗。對于這個問題,我建議不要盲目,每個人的情況都不同,有人GRE、托福都考過,有人四級都費勁,如何相提并論。建議還是親自去了解清楚聯考的考試內容,再結合自己需要提高的地方合理估計時間。盡量有時間就多看看,時刻保持一顆戰斗的心。
5.英語的重要性:今年的英語大家普遍反映簡單,但是相比數學、邏輯和寫作,英語分值最大,依然是最重要的,尤其是很多同學英語作文得分很慘,對整體得分影響很大。個人認為,英語宜花費多點時間,扎實提升實力,英語作文也不要信什么模板,你之所以寫不出自己的文章而依賴模板,是因為背的文章還不夠多。我相信,英語尤其會青睞肯下功夫的人。
6.如何取高分:各科目的硬實力和對時間的掌控自不必說,這里重點討論一下主觀題的軟實力,兩科考試主觀題占分值100左右,因為中文和英文寫作而悲劇的人相信大家在論壇里已經見多不怪了,書寫是重中之重;此外,無錯誤無模板是重要評分依據;還有要把握高分策略,例如英語寫作應追求變化和從句,而不是羅列超難的詞匯,戰略方向的把握要準。
7.考前模擬:記得在綜合考試后我走在路上,聽到一個女生跟旁邊的考友說,她考試時先做邏輯,做完一看表,已經過去兩個小時,然后作文亂寫,數學開始各種蒙。我佩服她還能那么從容地講出來,或許是她本來就沒付出心血用心準備的緣故,換作別人也許已經泣不成聲了。講這個例子是想說,聯考的題量確實比較大,很多同學都因此而臨場發揮失常。說說我的個人經驗,因為學到后來不喜歡復習的原因(不要學我),我考前一個月基本都在模擬,每天一套題,這也使我最終綜合考試提前半個多小時完成,并進行了數學邏輯一些題目的檢查,也改對了幾道做的時候不太確定的邏輯題??傊銐虻哪M很重要,還有考試的時候注意看表。
8.找幾個靠譜的研友:你們可以互相分享信息,也可以互批作文(這點很重要,很多同學作文錯誤百出而不自知,寫法不符合考試要求也意識不到),尋找存在的問題,也可以互相鼓勵減壓,說不定還能交流感情解決人生大事呢。
9.關于找工作:如果對自己的實力沒有絕對的自信,也不想二戰的,建議早點找一個工作作為保險(樓主近期就打算去交違約金了,555),畢竟殘酷的現實是大部分人考不上。也省得等初試成績下來以后,看著糾結的分數不知道該準備復試還是找工作。
10.關于跨專業與復試:對于mpacc,復試的作用常常是決定性的,對于很多看重復試的學校,初試只不過是門檻,比如中財的復試占比就達到70%,所以各位看官千萬要重視復試。論壇中很多初試高分都折戟復試,過了初試卻過不了復試是非常令人沮喪的事。所以跨專業的考生在準備初試的時候可能就要相應的去學習一下會計知識了(據我所知,今年考中財的跨專業的實在很少),需要提醒一下的是,不要覺得你過了幾科cpa或者是本專業學的不錯就覺得復試毫無壓力,復試可能不同于你參加過的任何一次考試。
我的觀點是:每一個考試都有其不同的側重考點和套路,而每個人都可以根據這個套路去達到很好的學習效果。如果你不去適應這個套路,那可能低分的就是你。就像我們時常看到的很多數學和英語專業的同學數學三英語一考的反而不如其他人,是一個道理。
最后簡單講講我經歷的復試,我們的復試分專業課筆試、專業課面試和英語面試三部分,各占復試的50%、40%、10%,筆試基本是單選多選加理解或計算題的形式,有意中財的同學拿到真題就了解了;面試我抽到的題目有原材料減值、內部控制的作用和要素、質量成本、資本結構對企業價值的影響,其中財務會計題必答,其他三科三選二;英語面就是閱讀一篇文章而后翻譯句子或單詞,文章很難,大家分數接近,不必特別準備。另外政治考試不占分數,不會考需要記憶的問題,只是形式性的,無需準備。
結束語:邏輯混亂地寫完了,很久沒寫過東西了,想到哪寫到哪,不要見笑,如果能對你有一點點的啟發,便是樓主的榮幸了。學弟學妹們,KEEP FIGHTING!
上名校,選社科.MBA、MPAcc通過率全國第一,www.mpaccedu.org,400-8030-969
社科賽斯官方微信
社科賽斯官方微博
【版權與免責聲明】 如發現內容存在版權問題,煩請提供相關信息發郵件至service@mbaschool.com.cn,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本站內容除非來源注明社科賽斯,否則均為網絡轉載,涉及言論、版權與本站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