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MBA報考測評申請中......

說明:您只需填寫姓名和電話即可免費預約!也可以通過撥打熱線免費預約
我們的工作人員會在最短時間內給予您活動安排回復。

導讀: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蘭州商學院會計碩士專業學位介紹(專業代碼 125300)詳情如下:以供各位考生參考。

一、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具有較強的事業心和責任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和職業素養,身心健康;掌握堅實的經濟學、管理學基礎理論以及系統的會計學、財務管理學和審計學理論、方法和技能;熟練掌握一門外國語;具有創新能力、創業能力和實踐能力的應用型高層次會計專門人才。
 
會計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的具體要求如下:
 
1.熱愛祖國,遵紀守法,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勤奮學習、努力工作,積極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服務。
 
2.掌握會計學、財務管理學和審計學的專業理論知識和寬廣的經濟學和管理學的理論知識、具有較強的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會計、財務管理和審計實務操作能力,能夠承擔相關專業技術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職業素養,具有針對多變商業環境的適應能力、國際視野和戰略意識,具有會計工作的領導潛質。
 
3.熟練掌握一門外語,能熟練閱讀本專業的外文資料和撰寫論文,并能綜合運用。熟悉現代信息技術,能熟練運用計算機和因特網查閱、搜集和處理相關專業的知識信息方面的技能。
 
4.身心健康。
 
二、研究方向
 
根據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結合我校會計學科特色和優勢,會計碩士專業學位主要設置以下研究專業方向,并根據專業方向開設相應的特色課程。
 
(1) 高級注冊會計師方向;
 
(2)企業理財與稅務籌劃方向;
 
(3)審計與內部控制方向;
 
(4)政府與非盈利組織會計方向。
 
三、學制與學分
 
會計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學制為三年,包括課程學習、研討、社會實踐、專業工作實習和撰寫碩士學位論文等教學實踐環節。其中,課程學習、研討、社會實踐、專業工作實習等時間約占三分之二。畢業學分最低要求為43學分,其中,學科公共課3門共6學分,專業基礎課5門共15學分,專業方向課至少5門10學分,選修課3門6學分,專業實踐、專業工作實習共6學分。
 
四、培養方式和考核方式
 
1.根據本培養方案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在學生入學后2周內在導師指導下制訂培養計劃。
 
2、會計碩士學位研究生培養實行校內外雙導師制,成立導師培養小組,采取導師負責制,鼓勵個別指導和集體培養相結合,以校內導師指導為主,校外導師參與實踐過程、項目研究、課程與論文等多個環節的指導工作。
 
3、加強政治思想素質和會計職業道德修養的培養。
 
4、教學方式采用課堂講授、研討、模擬訓練、案例分析、社會調查和實習等形式。鼓勵采用案例教學,注重理論聯系實際,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加強實務操作能力訓練,同時聘請有實踐經驗的專家、企業家和政府官員開設講座或承擔部分課程。
 
5、所修課程經考核合格方可取得相應學分,采用以課堂考試(筆試)為主,課程報告和案例分析為輔的考核方式,成績評定要參考學生參與學術討論,專業實踐能力和實務操作能力的具體情況,所有考核成績以70為及格。
 
6、碩士研究生入學后第三學期末或第四學期初須進行中期考核。中期考核內容包括政治思想、課程學習、開題報告情況、學位論文選題和身體狀況等,中期考試以導師組為單位進行命題,考試和考核,中期考核不合格者不能提交學位論文開題報告。
 
7、跨學科報考錄取至本專業的會計碩士學位研究生,須補修本專業大學本科階段的主干專業課2門(財務會計學、財務管理學)。補修課程經考試合格,成績記入學習檔案,但不計學分。補修課程考試不合格不能進入撰寫碩士學位論文階段。
 
五、實踐活動基本要求
 
1、專業學位研究生在學期間,必須保證不少于半年的實踐教學和社會實踐,采用集中實踐與分段實踐相結合的方式,在導師引導下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參與企業管理調研,督促研究生提交社會與企業實踐學習計劃,并撰寫實踐學習報告。
 
2、在校期間,研究生應當參加必要的課題項目研究、學術講座、學術報告會和研討班,并撰寫一篇不少于1萬字的案例分析報告或實踐學習報告。
 
六、學位論文
 
學位論文工作是研究生培養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研究生創新能力,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主要環節。應引導碩士生選擇學科前沿領域課題或對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有重要意義的課題作為其論文研究內容,學位論文應觀點鮮明,理論正確,思路清晰,突出學位論文的創新性和先進性。
 
研究生在課程學習結束、成績合格并取得規定學分后,方能進入碩士學位論文撰寫階段。未修滿37學分的研究生不得提交碩士學位論文和進行論文答辯。
 
2、學位論文的選題與實施
 
碩士研究生入學后,在導師指導下確定研究方向,進行調查研究,查閱文獻和收集資料。在入學后第三學期內確定論文選題。學位論文要有創新性和先進性,選題力求與導師主持或參加的科學研究項目、科技開發項目相結合,同時也鼓勵研究生進行跨學科或交叉學科的選題工作。
 
在研究過程中應定期向導師提交階段性報告,并取得導師或指導小組的幫助。學位論文的主要工作,必須由作者獨立完成。研究工作必須堅持實踐性原則,論文內容必須以碩士生本人完成的第一手調查和搜集資料為主。論文還應反映作者所查閱的大量國內外文獻資料,掌握的本領域科學動態,并能對本選題范圍內的重要文獻有較為深入全面的評述。
 
3、學位論文研究時間
 
碩士研究生用于開展學位論文工作的時間,一般不少于1年。(即開題報告到論文答辯的時間不少于1年),學位論文撰寫在第五、六學期進行。在第四學期末,研究生根據其研究方向,在導師指導下提出學位論文選題,經研究生導師組確認后提交開題報告。開題報告一般要求公開舉行報告會,由本學科專業人員組成的評審小組(以本研究方向導師組為主,組成至少由5名導師組成的開題小組)對學生所做的開題報告進行評審。在廣泛聽取意見的基礎上,對研究內容、計劃及其實施方案進行評價,提出具體的修改建議或意見。開題報告不通過者可限期重做(可在第五學期初重新開題),重新開題仍不通過者根據論文問題情況確定延期半年或一年再次開題。
 
碩士研究生在論文完成后首先要提交學院學術委員會或預答辯小組(包括導師組成員)參加論文預答辯,在廣泛聽取關于論文基本內容和主要觀點后提出進一步修改和參加正式答辯的建議以進一步提高研究生碩士論文質量,促進研究生更好的參加論文答辯,在論文預答辯通過后方可提交正式論文。論文預答辯時間一般定于提交正式碩士論文之前20天左右。
 
4、學位論文的撰寫格式
 
碩士學位論文必須嚴格按研究學術論文格式要求撰寫,否則,不接受答辯。撰寫格式按照《蘭州商學院研究生學位論文撰寫格式要求》進行。
 
5、學位論文的質量要求
 
碩士學位論文的研究內容應在該領域有一定的創新性和先進性,如新理論、新概念、新方法、新技術等,同時也應重點表現出碩士生對科學研究過程的把握和表達能力。
 
6、學位論文提交的時間一般在正式答辯30 天之前,必須向本學科的學位分委員會和研究生部提交正式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