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庭變故,行政男委身做奶爸
王明(化名)是“被迫營業”做一名全職奶爸的,家里出現變故,母親返回老家,王明不得不辭掉工作,在家照顧孩子。
王明的愛人在銀行做管理,年薪豐厚,相較而言,王明的行政工作就顯得“沒那么重要”。所以,為了兼顧愛人的事業和孩子,王明決定在家做一年的“全職奶爸”。
“我兒子比較粘我,可能是因為我童心比較大,喜歡和他一起打打鬧鬧,以及探索未知世界。”
雖然天天陪著孩子,沒有了來自工作上的壓力,但兩歲多的男孩,本就愛跑愛鬧,精力旺盛,照顧起來,不比上班輕松多少。
二、延續夢想,奶爸用金錢換時間
王明一直有研究生夢,大學畢業時,因為家里條件一般,王明急于工作賺錢,就暫時擱置了。
如今,雖然在家里照顧孩子比較累,但王明的考研夢又活泛起來。加之工作的這些年,手里有了些積蓄,于是,王明決定把考研撿起來。
一開始,王明打算自考,但是在網絡上搜尋資料的時候,發現內容繁雜,年份混亂,給王明造成了很大的困擾。而且,這些信息呈碎片狀,不成體系,對于王明這種復習時間緊張的人來說,是“收益率為負的投資”。
“得益于愛人的金融思維,我們家做什么事情,都講究個投資回報比。自考和報輔導班相比,明顯是不占優勢的,而報輔導班,是用金錢換取時間,時間是無價的,所以這是一次回報極其豐厚的投資!”
報培訓班的建議還是愛人提出的,愛人覺得借助輔導班的專業,能夠加快復習進度,提高上岸概率。節省下來的時間,可以繼續復習或者陪伴家人。王明聽從了愛人的建議,比較了幾家機構后,最終選擇了社科賽斯。
三、任務繁重,定計劃對自己下黑手
陪孩子的時間是完全無法學習的,于是王明就把早上6點到孩子起床的時間、中午孩子午休的時間、晚上愛人在家陪孩子的時間,都安排用于學習,這樣一天也能擠出4個小時左右。
周末愛人休息的時候,王明就安排其中一天一家人出去玩,另一天用來學習。
“剛開始的那段時間很痛苦,照顧孩子比較累,每天的睡眠時間也不足,但為了考研,還是要逼著自己每天一點點的啃書本、啃網課。”
“我知道和其他考生相比,我的弱勢在于時間比較緊張。因此,我對自己比較嚴苛。如果當天制定的任務沒有完成,我是堅決不會睡覺的。不管晚上學習到幾點,我都要把任務一項項完成,第二天6點我會按時起床背單詞。不對自己狠一點,考研上岸的時間就會被無限延長。”
談起曾經挑燈夜戰的經歷,王明的臉上沒有痛苦,而是滿滿的自信與堅定。
四、量變才能質變,用數量堆死質量
時間緊,復習任務重,針對這樣的狀況,王明琢磨出了一套自己的學習方法。
“學習是為了進步,進步就是學習到一個知識,然后不要再忘了!怎么才能不忘,重復記憶和理解!”
因此,王明在看網課或做題的過程中,會隨時暫停,把自己新學到的或者搞不懂的內容都摘出來,記錄到筆記本上。一年的積累,王明的筆記本加起來有15本之多。
“我稱這些筆記本為篩子,我已經掌握的知識都篩下去了,留下的都是自己不會的或剛搞明白的。每天晚上睡前,我都會把筆記本翻一翻,直到上面的內容,我完全掌握。搞不明白的,我就問助教或者老師,直到搞懂為止。”
王明崇尚曾國藩的打仗理念“結硬寨,打呆仗”,他覺得自己的方法就是在“打呆仗”,但正是這樣的笨方法,反而是最快速的學習方法。
“多年的工作經歷和人生經驗告訴我,所有我們以為的質量問題,本質都是數量問題。數量是最重要的質量。從微觀上看,質量問題就是某個地方數量不夠。數量不夠,底子不夠厚時,很多事情是做不到的。即使有時看似有捷徑,欠的帳遲早是要還的。”
五、撥云見日,奶爸終拿下北理通知書
王明至今仍記得自己是如何回答面試導師關于自己為什么考MBA的。
“考MBA有部分原因是再就業能升職加薪,如果我說不是為了這些,那就太虛偽了。但其實,還有更重要的因素,那就是MBA學位能幫我提升高度,只有從更高的高度俯瞰大地,你才會從個人生活的柴米油鹽中抽離出來,把焦點放在國家的政策變化,經濟的周期波動,行業的興衰更替上去。但我也知道,拿到MBA學位并不意味著到達頂峰,它就像一個望遠鏡,望遠鏡可以望見遠的目標,卻不能代替我走半步。歸根揭底,我還是要靠自己踏踏實實,一步一步地往下走。”
王明最終拿到了初試203分,復試第2名的好成績,成功拿到了北理的錄取通知書。
在拿到那張承載了一年的辛苦與汗水的薄薄紙張時,王明并沒有激動萬分。他說,那一刻,他只想到了社科賽斯李發進校長的一句話:只要功夫沒有下夠,用什么方法都是在浪費時間。
“簡單的欲望,通過吃喝玩樂就可以實現。但高級的欲望,需要嚴格的自律才能實現。”
以上就是
“社科賽斯“備考故事”專欄 | 案例六:進步就是對自己下黑手,沒有壓力,沒人會決定傷害自己”的全部內容,想了解更多社科賽斯備考故事,請持續關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