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MBA報考測評申請中......
說明:您只需填寫姓名和電話即可免費預約!也可以通過撥打熱線免費預約
我們的工作人員會在最短時間內給予您活動安排回復。
導讀:先聽一首詩,在這里:少壯不努力,長大玩手機;春眠不覺曉,醒來玩手機;舉頭望明月,低頭玩手機。商女不知亡國恨,一天到晚玩手機;夜夜思君不見君,還得埋頭玩手機 ;親朋好友如相問,就說我在玩手機;待到山花爛漫時,我在叢中玩手機;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天到晚沒完沒了玩手機。
誠然,現如今人們已經離不開這個東東了,就像沾染上了毒品一樣,說的再歹毒一些“可以沒有女朋友,但是不能沒有手機”那么在繁忙的緊張復習中,你要是暫時改不掉這個習慣,小編勸你還是放棄吧!
戰 場
當你下定決心考研后,在備考的過程中經常會出現懈怠的情況,最常見的就是玩手機,時間就這樣一分一秒在不知不覺中溜走了,然后你還經常陷入了自責中,心里想著下次再也不會這么遷就自己了,可是到了下次,同樣的病又發生在你的身上了,所以今天小編就來說說,該如何有效的解決這個迫在眉睫的問題!
考研的同學復習陋習之最是玩手機?那這可是真的冤枉了手機,為什么?我們可以先看看不好的復習習慣選項有哪些:“玩手機”“走神”“執行力差”“睡眠問題”“沒有信心”“其他”。
咦,沒了?怎么沒有其他選項呢?怎么沒有看電視、看課外書、玩游戲、上網、看新聞、跟朋友聊天呢?因為,這些全部被手機取代了,也就是說,如果換成前些年手機還沒有大屏幕、沒有4G網絡的時代,玩手機是不會成為復習陋習之最的。
然而,其他所有娛樂的百分比,全部匯聚為玩手機的27.9%了,所以我們要看清事物的本質,手機并不是禍害之源,它只不過是所有娛樂的綜合體。
問題不是出在手機上,即便是把手機拿走,最多只是回到無手機時代,想玩的人依舊可以玩的。或者有些同學認為使用老式的只能發短信和玩貪吃蛇的手機,能更加專注地復習,其實很可能會演變成狂發短信和狂玩貪食蛇,因為早期沒有手機網絡的時代,學生們的的確確就是在干這種事。
想戒掉手機,可以采取最簡單粗暴的方法,在手腕上套一個橡皮筋,每當想玩手機的時候,你就不停地拉橡皮筋,彈到手腕疼痛,直到玩手機的想法消失。這種行為療法對其他“陋習”同樣奏效。
這是強制的方法,要從根本上解決,還是要在心理上作出調整。
我要手機,有何用。
首先,你得知道你自己為什么要坐在自習室里,別人在玩,而你在看書。通常學生以為自己是為了考高分而念書,雖然考高分的目的是為了進好學校,進好學校是為了以后找好工作。這個道理學生都知道,但是知道不等于就有動力。
就像很多人都知道運動對健康有益,但是不會有很多人只是因為知道就去運動。他一定是為了達到某些目的,有了足夠的動力才會去運動。同樣,要讓自己對讀書有足夠的動力,就必須把焦點從“分數”拔高到更遠大的目標或夢想。
拿出一張紙,寫下你想要的未來:
1.想賺多少錢來獲得高物質的生活水平?
2.是想做最苦最累的體力活還是從事高精尖的行業?
3.是每天為了生存下來還是可以享受生活?
4.是當個“啃老族”還是靠自己能力供養父母?
……
寫完后想想,你可以通過什么方式獲得你想要的未來?
其次,考研同學要懂得“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這個道理,以及“延遲滿足”的心理學原理。一個人今天花時間和精力在什么上,以后在這方面就會開花結果,如果今天花時間在游戲上,那么以后玩游戲的技巧將會越來越高,但是相應的,功課上就會退步。
然而,如果把時間精力都花在讀書上,功課會越來越好,但是游戲技巧就可能會“遜弊了”。那么,你們要自己好好想想,自己想得到的是什么,孰重孰輕,相信大家會自行判斷。
那什么是“延遲滿足”呢?“延遲滿足”就是指一個人為了滿足更大的目標,會暫時放下阻礙目標的小欲望,等到自己的目標達成后,才去滿足之前未滿足的欲望。其實,很多拖延的人恰恰就是太過關注自己一時的情緒,比如覺得自己不開心了,需要放松,上上網,然后就開始拖延。
從心理學角度來說,過于關注自己一時的情緒是不懂得推遲滿足感的一種表現,就像小孩子想要一個玩具就非要馬上得到不可一樣,這樣的做法會大大削弱一個人的自制力。
而且,心理學實驗表明,滿足自己一時的情緒需求并非最佳策略,從長期來看,它會降低一個人的自我滿足感和幸福感,想想因為玩樂、休閑而拖延了學習后的負罪感和焦慮感就知道了。
最后,要有競爭的危機意識。今天考試成績的結果不是絕對結果,而是比較的結果。不是看你考多少分,而是看有多少人考這個分。今天你松懈的時候,有許多人正在努力超越你,那么你被刷下來的幾率就變大了。
同樣,如果今天別的同學松懈了,那么這正是你加足馬力,努力超越他們的時候。你每懈怠1分鐘,別人就比你多努力1分鐘,你懈怠2小時,別人就比你多努力2小時,這樣日積月累下來,差距豈能不大,想到這兒還不覺得冒冷汗嗎?
當然了,手機是我們日常生活中非常貼心的工具,運用得好,也能成為考研的好幫手,只是在運用的途徑和時間上要做好嚴格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