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MBA報考測評申請中......

說明:您只需填寫姓名和電話即可免費預約!也可以通過撥打熱線免費預約
我們的工作人員會在最短時間內給予您活動安排回復。

導讀:

1問:我總在不重要的事情上浪費太多時間,怎樣才能讓自己快速進入復習狀態?  

 
做好事情的重要性排序

鹿子這句并不是一句廢話哦,小可愛們請仔細審題,很多人覺得自己能夠判斷事情的重要性,可是既然能夠判斷,為什么還會知其不重要仍然要浪費時間呢?

 

這也許暴露出一個問題:你對事情的重要性根本沒有一個清晰的認知,你對事情是否重要的判斷全部來自經驗和直覺,你判斷事情是否重要的標準不夠具體和細致。

 

學姐這里教大家一個易上手的重要性判斷方法——斯蒂芬﹡科維的“時間四象限理論”——即把復習按照【重要】和【緊急】兩個維度進行劃分。

 

  • 重要指的是事件意義的對比;

比如你正處在復習的初期,那么政治相對于專業課而言,分值差距小,復習難度不大,那么復習政治的意義就不是很大;再比如集中精力多背5個單詞就比晚上吃什么更重要(身體也重要,只是單詞更重要);

 

  • 緊急指的是剩余時間的長短;

比如考研只剩10個月,而玩手機的時間還有80個10個月不止,現在的10個月少玩能換來800個月的多玩(角度夠刁鉆,但就是這個理。)

 

按照這樣的劃分,四個象限分別為:緊急且重要的工作、重要但不緊急的工作、緊急但不重要的工作、不重要又不緊急的工作:

 

 

  • 四象限法的具體用法。

 

注意:四象限法需搭配每日的復習計劃表來使用。

 

第一象限以計劃表為對照標準,即計劃表中的事為緊急且重要的事,最好立刻優先去做;

 

第二象限即計劃表外的重要但不緊急的事,比如截止某一天前網上確認,在截止時間前,網上確認都可以在計劃表時間外有計劃地去做;

 

第三象限即計劃表外的緊急但不重要的事,比如學校臨時指派的任務或是突然發生的超出計劃表的事,如果可以,建議優先考慮交給別人幫忙做;

 

第四象限即計劃表外不重要又不緊急的事,比如晚上和同學吃飯或是雙11要買什么,這種事情建議留出碎片時間完成,最好不要占用計劃表的時間;

 

2問:我總在復習時控制不住地想玩手機,網上說的方式幾乎都嘗試過了,但感覺對我沒什么用,我該怎么控制自己不玩手機?

 

 
 
3個提升自制力的小技巧!

多數備考的同學為了避免自己過度依賴手機,一般都會購買只能接打電話的“老人機”,這樣的方法雖然避免了自己分心,但學姐不是很建議這樣的一刀切。

 

畢竟考研期間我們除了學習,還是有很多重要的資訊需要了解的。所以我們可以從“存手機,滅雜欲”的角度,幫助自己提升自制力。

1.眼不見為凈法

 

把手機放在遠離視線的地方,或者減少手機出現在眼前的頻率,這樣能減少誘惑。考研全程完全不看手機是做不到的,畢竟考研中還是會有很多信息需要查閱的。

 

建議大家把一個上午、下午或一整天的問題都記在一張紙上,給自己一個固定的時間用來瀏覽信息,比如利用每天中飯和午飯時間瀏覽時事新聞、考研攻略,復習經驗帖等。

 

2.三分鐘法則法

 

如果你實在不想開始學習,可以暗示自己就做三分鐘,做完就停下來。即便真的只學了三分鐘,只看了一個單詞,那也比沒有開始好。

 

在后期,你可以有意地提高這個時間閾值,從3分鐘到5分鐘,再到半個小時。這個習慣一旦形成,對自制力的提升效果是非常顯著的。

 

3.互相監督法

 

可以找個志趣相投的研友互相監督,給彼此制定一個小小的懲罰機制,比如誰沒有做到就請喝奶茶,這是狹義上的互相監督。

 

廣義上的互相監督指的是,把自己放在一個處于共同學習情境的群體中,通過群體的學習氛圍來約束自己。

 

比如去圖書館自習就比自己一個人在寢室自習更有效,畢竟在圖書館時,當大家都不玩手機,你是會在潛意識中對自己有要求的。

 

3問:我學習15分鐘左右就會思想拋錨,從一件事想到另一件事,注意力很難集中起來,我該怎樣提升專注度?

 

 
 
3個提升學習專注度的小技巧

先說一點,學習時思想容易拋錨其實很正常!這是大腦的一項基本設置,大腦本來就是要周期性地輸入新的東西,不停地切換注意力。

 

你需要做的就是不斷練習,糾正和改善這種于學習不利的配置,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首先需要做的就是洞見注意力的原理,這樣才能有針對地解決問題。在心理學中,注意分為有意識的注意和無意識的注意。

 

從黃色卡牌中找出1張藍色卡牌,這是有意識的注意,被突然出現的聲音不自覺吸引,這是無意識的注意。那么我們提升注意力的本質就在于:加強前者的集中度和持久力,避免后者的干擾。

 

每個人的注意力資源是有限的,身處信息洪流中,我們每天不可避免地會被一些無關緊要的信息所裹挾!在有限的時間內,你關注了與己無關的事,自然意味著要讓渡自己有意識的注意力。

 

考研復習戰線短則幾十天,長則幾年,浪費的注意力只會有去無回,因此提升注意力之于考試復習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了!話不多說,直接上干貨!

 

系統聯想法

 

乍一看,系統聯想法似乎與專注度背道而馳,但其實它是深度思考的一種表現。深度思考就是提升專注度的最有效方法,沒有之一。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我們可以把這句古話的表層含義嫁接到復習中運用。如果你在復習的時候,能夠就某一個知識點的所有考點都往深了鉆研,從特征、原因、影響到現實案例,把方方面的考點都納入到同一個知識點的復習中。

 

從一個案例聯想到另一個相似的案例,從案例中剖析異同之處,那你完全可以在系統的聯想中深刻地把握這一個知識點。

 

相較于不斷重復復習某個知識點,系統聯想法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它意味著對一整個知識體系的全面掌握,非常推薦大家用這個方法,你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合理順序法

 

這一點和前文提及的重要性排序有點類似,只是它更加細化。有關注意力的研究表明,注意內容的前后關聯越大,我們再次進入專注的狀態就越容易。

 

這個不難理解,比如你剛打完一把游戲覺得很內疚,想要馬上撿起專業課減少負罪感。這把游戲要是打得很開心,那你一定還意猶未盡,如果手氣很爛,那你一定不甘心。

 

不管眼前的專業課有多重要,你都不會很快靜下心來進入學習狀態,因為游戲是瞬時能帶來滿足感的東西,而學習是延時滿足,它們之間的關聯度成反比。但如果你剛學完數學想背會兒單詞,那么不到1分鐘你就能進入學習狀態,畢竟兩者的關聯度很接近。

 

合理安排兩個要完成的任務,兩個任務間的關聯度越高,你的專注度就會越高,你進入專注學習狀態的時間就會越短。安排原則盡量遵從前文提到時間管理四象限法,重要的、緊急的、需要更多注意力的往前排。

 

雜念排除法

 

這個方法主要是為了避免無意識注意力的干擾。在開始進入復習前,你需要盡量把容易讓你分心的東西放到遠離視線的地方,比如手機和平板。

 

你也可以列一個每日所需物品清單貼在桌面上,學習前把需要用的東西全都放好,盡量帶一個容量很大的熱水杯,避免頻頻接水打斷復習的注意力。

 

當你的桌面上沒有任何雜物,不用時刻關注水杯中的熱水還有多少,不用在找東西上浪費太多時間,那么你的專注時間就能持續很久。

 

與此同時你也要有意地培養自己的注意力,當你突然走神的時候,可以用其他的獎勵方式強迫自己專注,比如這道題做完就可以喝一口水,這個章節看完就可以出去透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