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MBA報考測評申請中......
說明:您只需填寫姓名和電話即可免費預約!也可以通過撥打熱線免費預約
我們的工作人員會在最短時間內給予您活動安排回復。
導讀:
落花的一周,流水的一年――備考南開大學MBA
由于復試結束后沒有了不加班的理由,最近一直被萬惡的資本家瘋狂壓榨,考完這么久也沒有精力上來廢兩句話。
從復試題庫中選一道題,如果要用一個詞來形容我的MBA備考征程,“落花流水”可能再適合不過了。復試結束后一周的時間,350個錄取名額就明明確確的花落各家了,為了有資格經歷這一周的等待,我們度過了流水般的一年:從2010年3月14日入門班第一堂詞匯課,到2011年3月26日復試。
這一年是平淡的,每天晚上做習題和每個周末上課就像是流水賬一般;這一年是乏味的,聚會都是遠期合約,只有習題是現貨;這一年是要堅持的,一直記得呂耀峰同學說的一句話,“選擇了MBA這條路,就等于選擇了未來從備考到上學這幾年的生活方式”.回想起來,如我這般懶散、隨性、做任何事都三分鐘熱度的人,能在流水賬般乏味日子里堅持一年之久實在是個不大不小奇跡。這兩年身邊也有一些同齡的親戚朋友有報考MBA的想法,但都因為工作、結婚等原因而一拖再拖,我覺得自己的經歷可能對這類彷徨人士有些參考的意義。
一、報考MBA的原因
1. 辭職后的保底選擇:在外地工作幾年后決定辭職回家了,但沒做好下一步的規劃,找到工作前考研是個不會浪費時間的選擇。如果你也面臨一些不確定的環境,上學總不會錯。
2. 現實和虛榮的考慮:以前工作的公司除了我以外全是博士碩士,關系不錯的高中、大學同學也基本上碩士畢業或博士在讀了,雖然自己沒覺得比他們差在哪里,但以前老師說本科雙學歷等于碩士絕對是在唬人,一線城市早就碩士遍地走博士滿街飛了,不管能力高低,弄個碩士本本還是很有必要的。盡管在年齡較大、工作時間較長的人看來這并不重要,我想還是有很多工作五年以內的人需要這份現實和虛榮。
3. 價值而非現實的需要:我畢業后一直在創業型民營企業工作,看著自己為之奮斗的公司從弱小走向強大,又從巔峰開始走入下坡,心中不斷產生問號,帶著實踐中的問題進行學習要遠比學完之后還給老師來的強。看上去像是冠冕堂皇的理由,但這才是讀MBA的真正價值吧。當然,多積累人脈也有一定的價值,但說的赤裸裸一點,自己有被別人利用的價值別人才愿意被你利用。
二、初試準備
其實這方面已經有很多人提過了,好像回憶一下都能讓人身心再俱疲一次,但我感覺備考的過程沒什么復雜的,就是兩個字“堅持”.
每周末去上課,有事去不了就用其它時間把視頻補回來,上課跟上老師的進度,很簡單吧,就是堅持。社科賽斯請的老師都非常好,不論哪門課都能讓你短期見效長期有效,可以說不上輔導班我自學的話肯定考不上。英語更是明顯,上完郭崇興的幾次課我覺得英語語法和讀寫水平提高了特別多,光這一點就算沒考上也值了。
剩下的就是平時每天晚上花兩個小時做練習,也就是老師布置的作業,基本上三天六個小時可以把所有課程作業搞定,剩下兩天背背單詞、做做閱讀和數學題,班長程汶罡同學曾經說過,“應試還得題海戰術”,等你兩分鐘一道數學題,十分鐘一篇閱讀的時候,考試基本上就是體力活動了。另外,同學之間對一些問題的討論也有很好的促進作用,畢竟一人計短多人計長嘛,有很多自己沒有發現的漏洞和巧妙規律都是在討論中相互補充完善的。
雖然看上去沒有什么,但堅持下來確實不是很容易,我在找到工作之后也明顯感覺到每天這樣搞有些力不從心,上課也經常睡著,但只要這種繃著的狀態能夠堅持下去,結果也會令人滿意的。
三、復試準備
復試這方面因人而異,我覺得并不是工作時間長的人更有優勢,因為經驗豐富就要求你表現的更加出色,否則相比年輕的同學還吃了初試分數和提升潛力的虧,所以年輕的同學不必擔心復試的壓力,同等的初試就有同等的復試起點,考好初試在復[FS:PAGE]試的時候就有一定的優勢。
貌似大家對待復試的重視程度都不如初試高,所以我想特別提醒大家一下。我在復試準備的時候有些怠慢,英語口語基本上就沒有準備,其他方面基本按照要求做了些書面功課,總覺得還有時間就一直拖到最后了,對復試缺乏重視確實嚴重影響了現場的發揮。
四、復試場景再現
說了半天其實也都是虛的,能不能做到,能做到多好還是看自己的動力、精力和毅力,還有一點運氣成分,對未來將要參加MBA考試的同學,我能獨家提供的應該就是這次MBA復試的情景再現了。話說那一日……
復試名單出來后,我發現自己“幸運”的被分在了第一天的第一撥,于是愛好和特長都是睡覺的我被迫在26日一早5點多爬起來吃飯、穿戴(好在平時上班都是西裝革履,習慣了),由于起的太早了不清醒,動作比較緩慢,上述活動時間比預想的久了一些。出門前又刷了一次牙(免得的面試時考官跟我討論早飯吃了什么),最后檢查好證件匆匆忙忙出門。
南開要求這撥考生早上7點到考點辦手續,8點開始面試,我6點45到的滿以為挺早的,沒想到6樓已經擠滿了人,公布分組情況的告示欄前更是人頭攢動人腦非凡,嘗試了幾次都沒擠進去,后來遇到路佳佳同學好心的告訴我,“別看了,你是第一組第一個”.于是我特別感謝我的外公,給我起了這么個好名字,連分組老師都配合的把我放在“第一天、第一撥、第一組、第一個”了,值得紀念的“四個一”…
由于擠不到告示欄前,我索性去排隊辦手續,這時旁邊有個紅臉大哥(對不起,你的臉真的挺紅的,特征過于鮮明了)嘀咕了一句“誰是第一組的啊,我寫了電話上去也沒人聯系我…”我剛要答話,旁邊一個謝頂小哥(對不起,這點也挺鮮明的)幽幽的說“我就是第一組的”,于是我瞬間找到了組織!
后來我們三個到備考教室等剩下一個沒出現的組員并互相了解一下,過了一陣第四個組員:一位穿高領毛衣黃色夾克的粗獷大哥出現了,第一組正式滿員:
1號,本人,工作4年,學投資和人力的,剛進入一家投資公司工作半年多,初試A線238,參加了社科賽斯培訓;
2號,粗獷大哥,工作約十五年,做外貿營銷的,業務中常用英語,初試正壓A線210,沒參加過任何培訓,復試流程和內容都不知道,抱著隨便考考、考不上就算的心態;
3號,紅臉大哥,工作約十五年,學會計和商務英語的,業務中常用英語,初試B1線185,參加了智園培訓;
4號,謝頂小哥,工作4年,學統計的,工作中也常用英語,初試B3線170,沒參加過任何培訓。
互相了解和給粗獷大哥普及復試流程之后,我們決定由參加過輔導班并且工作經驗豐富、初試B線的紅臉大哥當Leader,參加過輔導班的本人當Reporter,另外兩個沒參加過輔導班對復試不熟悉的當Member.因為之前聽說過智園傳授的案例討論思路跟社科賽斯不一樣,所以我特別跟紅臉大哥碰了一下,果然紅臉大哥介紹智園的套路是通讀案例之后每個人就通篇案例進行輪流發言,而且基本上只講案例優點回避問題,討論是按人分段重視不停的講話用光時間而非有條理有思路的把案例抽絲剝繭。我把社科賽斯的套路跟他說了一下,紅臉大哥毅然決定“棄暗投明”.由于前面相互熟悉、普及流程和統一戰線花了不少時間,不同輔導班的風格也不可能完全一致,臨陣換風格還有不適應的風險,所以在細節方面我也沒有跟紅臉大哥提社科賽斯的注意事項。
很快場外考試秘書我們帶到了11樓的備考樓道,除了因為緊張和時間早引發的涼意外,還真沒覺得樓道的陰暗和狹窄,考試秘書同情的跟我說,“我很能體會你作為四個一的壓力,因為我當年就是四個一”,看到他考上了,我心情平復了很多。過了一會兒,之前填的表格被場內考試秘書收去了(填表格之前政治論文已經被收走,但表格中要填寫論文題目,要記住),并通知我們考官要吃早飯[FS:PAGE],我們又多等了十分鐘,然后按照身上貼的號碼順序排隊進入考場。
案例組面:
教室里面四個考官坐成一排,側面是場內考試秘書,我們進去后圍著一個由兩個寫字臺拼成的大桌子坐下,2號和3號面沖考官,1號和4號斜沖考官。一上來紅臉大哥就向考官公布了我們組的角色分配,這點我沒想到,跟百川囑咐不要暴露身份不一樣。我們的案例比較短,是講空降高管推行營銷變革遇到困難的問題,根據Leader的指示,我們讀了足足十分鐘的案例,每個人都把案例讀的詳細透徹了,我給Leader使眼色告訴他時間夠長了,紅臉大哥這才心滿意足的開始領導討論。一開始紅臉大哥有些緊張,其他兩個Member也籠不出調理,思路挺混亂的,但有一點挺明顯的,就是他們說的方向跟我之前想的完全不一樣!晴天霹靂!我這才發現自己審題審偏了,還好不是我當Leader!沒兩句他們三人就默契的看著我問我有什么看法。我當即像吃了大力丸一樣發揮出過去三年做咨詢顧問的臨場忽悠功力,按照正確的方向理了理討論思路,紅臉大哥當場叫絕(出人意料的效果)…
之后的討論還是各種風格齊上陣:紅臉大哥明顯不適應百川風格的討論方式,導致Leader的角色感重于對案例討論的參與感;粗獷大哥特別實在,事先沒有準備險些把一個問題搞成了辯論,不過經過和諧處理變成了經典的“中盤引發爭論”;謝頂小哥則因怕打斷隊友而很少發言,我和紅臉大哥只能明顯的給他機會發言;而我則是在混亂中東講講西講講,分擔了Leader引導話題和起承轉合的職責。由于中盤爭論時意外用掉了很多時間,這個沒什么話可說的案例被我們用滿了時間,之后我的總結發言比較平淡,沒什么出彩的地方,就結束了案例討論,Leader帶領大家一起向考官們鞠躬,行如此大禮也超出了我的預料。
總的來講,討論氣氛還是不錯的,該講的點也基本上講到了,只不過在管理理論的應用和跳出案例討論方面做得不好,另外四個人貌似都沒有進入良好的狀態。
個面:
組面結束后,場內考試秘書就把2~4號請出去了,我留下做到考官面前直接進行個面。這就是1號吃虧的地方,腦子里還充斥著組面的場景,沒有緩沖的時間。面前四個考官從左到右分別是:年輕考官(某老師,現場氣氛調節者,在其他考官提問氣氛緊張時會問個簡單的問題把考生拉到他這邊)、主考官(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