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MBA報考測評申請中......
說明:您只需填寫姓名和電話即可免費預約!也可以通過撥打熱線免費預約
我們的工作人員會在最短時間內給予您活動安排回復。
導讀:梳理論說文真題題干,有些以故事進行闡述,也有些以情景或觀點等進行闡述,但無論外在形式如何,其內在本質都是當前的主流熱點話題。十九大報告中12次提到“公平”,強調要更加注重公平正義,這與93年所確立的“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分配原則似乎相悖,關于“公平”和“效率”間的辯證關系也是當下的熱點議題。該話題有政策導向又有戰略抉擇、有辯證思考又有
《推薦》:2005年1月MBA聯考論證有效性分析真題
2007年1月論證有效性分析超詳細解析
2010年1月論說文超詳細解析
2012年1月論說文超詳細解析
論說文考前押題熱點一 | 企業家精神
來源:社科賽斯獨家寫作名師張乃心,嚴禁商業用途、轉載,侵權必究
熱點解讀
梳理論說文真題題干,有些以故事進行闡述,也有些以情景或觀點等進行闡述,但無論外在形式如何,其內在本質都是當前的主流熱點話題。十九大報告中12次提到“公平”,強調要更加注重公平正義,這與93年所確立的“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分配原則似乎相悖,關于“公平”和“效率”間的辯證關系也是當下的熱點議題。該話題有政策導向又有戰略抉擇、有辯證思考又有現實意義,為考前必練主題。
公平正義的內涵
現代意義上的公平指的是一種合理的社會狀態,它包括社會成員之間的權利公平、機會公平、過程公平和結果公平。
所謂權利公平,是指公民的權利不因職業和職位的差別而有所不同,其合法的生存、居住、遷移、教育、就業等權利得到同等的保障與尊重。
所謂機會公平,是指公民能普遍地參與社會發展并分享由此而帶來的成果。
所謂過程公平,是指公民參與經濟政治和社會等各項活動的過程公開透明,不允許某些人通過對過程的控制而謀取不當利益。
所謂結果公平,則主要指在分配上兼顧全體公民的利益,防止過于懸殊的兩極分化,以利于共同富裕的實現。
正義的內涵與公平存在若干重疊,但它更多的指向是社會的是非觀及榮辱觀。它呼喚社會正氣,譴責歪風邪氣,與各種社會丑惡現象更是水火不容。公平正義是古往今來人們衡量理想社會的標準之一,也是人類社會發展進步的重要價值取向。就當代中國而言,公平正義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進程中處于十分關鍵的基礎地位。沒有公平正義,社會的誠信友愛、安定有序、充滿活力等等也都無法實現。因此,高揚公平正義的旗幟,從我國社會各個層面體現和推進公平正義的治國理念,應該成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
效率的內涵
效率是指資源配置的效率。微觀經濟學將其解釋為在有序的市場環境和統一規則下,經濟組織以最低的物化勞動和活勞動投入獲得最大的滿足人們需要的產品和勞務的狀態;宏觀經濟學將其解釋為稀缺資源在社會各部門之間合理配置和優化組合。分配中的效率原則就是指社會分配制度和分配政策要以促進生產力的發展和提高企業與國民經濟的效率為目標。
公平正義的現實意義
公平正義本身是人類社會活動的一個基本原則,當我們身處社會這個大環境中的時候,這個規則通常是不以個人意志為轉移的,它可能來自多方面。對一個現代社會而言,公平正義儼然已經成了協調社會各階層關系的基本準則,是社會對其成員具有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的重要源泉。中國夢,是人民的夢,所以只有實現社會的公平正義,才有個人夢想的成真,而只有個人夢想的實現,才有偉大中國夢的實現。在追逐夢想的道路上,需要有一個公平發展的空間,一個人人愿意為夢想而努力、人人有機會成就夢想的舞臺,公平正義理當成為撐起中國夢的重要基石。
一、公平正義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經驗總結
最初的“效率優先、兼顧公平”,通過實踐的檢驗讓我們清醒地認識到公平是很難兼顧的,“蛋糕”的量是有限的,要使十幾億人都能公平地分到一塊“蛋糕”顯然是不現實的。隨著經濟總量的進一步提升,黨和國家開始認識到要以公平為重,所以這時我們把民生問題提到了重要的議事日程。今天,我們已經把公平放在了一個更加突出的位置上,那就是由公平為重到注重公平,由兼顧公平到公平為重再到注重公平,這體現了我們對公平正義的一個逐步認識的過程,同時也體現了對這一認識的逐步提高。
二、公平正義是制度革新的首要價值
改革開放30多年來財富不斷積累的同時,兩極分化也越來越嚴重,貧富不均的現象越來越明顯,客觀上要求以公平正義為前提,以利益的分配和訴求調整為價值取向。
如何凸顯公平正義,使權力在陽光下運行,人人享有體面的勞動,過有尊嚴的生活?這就必須消除機會的不均等、權利的不平等和規則的不公平。破除收入分配領域和社會保障領域的不平等,通過有效的社會分配制度改革,消除兩極分化和城鄉差別,用科學、規范、完善的制度體系去消解一些導致社會不公的力量,有效保障全體人民共享改革成果。
三、公平正義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基礎
社會公平正義,不僅是衡量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尺度,同時還是一個社會完善、成熟的標志,是社會和諧的基本條件。
公平正義作為人類社會活動的一個基本原則,首先應該來自門檻的平等。在一個相對公平的社會中,公民參與社會生活以及發展機會應該是相對均等的,上升的渠道是通暢無阻的,每個人都能夠通過智慧、勤奮和努力而獲得向上發展的機會,同時讓這樣的有序流動不取決于其來自窮鄉僻壤還是繁華都市,也不論其出身寒門還是“富二代”、“官二代”。如果“英雄”論出身、“成功”靠背景,優勝劣汰的競爭機制就會被打破,國家和社會也難以保持生機和活力。
由此看來,當我們身處社會中的時候,以什么樣的原則來發出自己的行動,本身是人類所有的對社會要求的原則。在這個原則下,實際上它的內在要求有三點,一是權利是不是公平,二是機會是不是公平,第三是規則是不是公平。
用公平撐起的中國夢,是國家之夢的應有之意,也是個人之夢的實現途徑。它不僅需要權利的平等,更需要機會的均衡和規則的透明。讓生存權不因家庭貧富而有高低、發展權不因財富多少而有先后,讓每個人的中國夢擁有了相同的起點。權利公平,夢想才可能起飛;機會公平,奮斗才會有動力;規則公平,社會才有進步。當社會不再為“拼爹”所附累、戶籍不再割裂人群,人們的心態才能趨于理性平和,人們的奮斗活力才能洶涌迸發,人們的前途命運才真正為自己所掌握。
今日練筆
關于“公平”與“效率”間的關系有如下幾種常見觀點。
一種觀點認為,應繼續堅持“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原則。
另一種觀點認為,當前應該實行“公平優先,兼顧效率”的收入分配政策。
第三種觀點認為,要逐步加重公平的分量,逐步實現從“效率優先,兼顧公平”向“效率與公平并重”或“公平與效率優化結合”過渡。
第四種觀點認為,效率與公平是辯證統一的,有公平也就有了效率,效率有助于實現公平,探討誰先誰后,是個類似于“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是個偽問題,本身沒有意義。
對此各位同學是如何看待的?給出你的觀點并嘗試自己動筆論證一下吧。(各位同學可在留言區打卡進行提綱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