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MBA報考測評申請中......

說明:您只需填寫姓名和電話即可免費預約!也可以通過撥打熱線免費預約
我們的工作人員會在最短時間內給予您活動安排回復。

導讀:概念問題對應試題題干命題要點“概念特別是核心概念的界定和使用是否準確并前后一致。”根據考查側重點的不同,分為概念模糊和概念混淆。概念模糊,是對于概念的具體內容沒有界定清楚;概念混淆,是將兩個內涵不同的概念混淆在一起。

概念混淆在實質上就是對于概念的涵義偷梁換柱,將原本不屬于概念的涵義強行與概念捆綁起來,違反了同一律。比如,有這樣一句話“唯物主義等同于物質主義,都在揭示著世界的本源問題,即物質決定精神”。但是唯物主義的內涵與物質主義并不相同,唯物主義是馬克思的關于世界本源的哲學原理,而物質主義只是當下追逐物質潮流的不良風氣,兩者在內涵層面存在天壤之別。
 
下面具體展開說下概念混淆的題型解讀、應對策略、例題分析和答題公式。
 
1.題型解讀
 
在論證有效性分析考試時間比較緊張、題干字數較多的情況下,大多數考生在短時間的閱讀中很難考慮周全,因此很難發現一些被命題老師精心設計的概念混淆。
 
此外,命題老師有時刻意把兩個外在形式類似的概念當作同一概念使用。雖然材料中不會明顯地給出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但會在接下來的論述中,引用偏離原來概念本身內涵的另外一個概念去描述事物,考生往往自動跳進命題老師安排好的陷阱而不自知,以為概念就應該是題干中這樣使用。
 
2.析錯策略
 
若要正確地對概念混淆進行分析,關鍵在于區分概念內涵和外延。首先應該找到被混淆的兩個概念,然后分別進行概念內涵和外延的區分,找到這兩個概念不同的地方,然后針對這個不同之處進行論述,言簡意賅地進行深刻的論證無效性分析。
 
3.真題片段
 
其次,經濟運行是一個動態變化的過程,產品的供求不可能達到絕對的平衡狀態,因而生產過剩是市場經濟的常見現象。既然如此,那么生產過剩也就是經濟運行的客觀規律。(2015年1月)
 
4.例題分析
 
前文說“生產過剩是市場經濟的常見現象”,后文又說“生產過剩也就是經濟運行的客觀規律”。對于同一個事物“生產過剩”有兩個不同的定義,一個是市場經濟的常見現象,另一個則是經濟運行的客觀規律。那么常見現象和客觀規律這兩個概念是不是等同的呢?顯然不是,常見現象和客觀規律是現象與本質的關系,是外在與內在的關系。所以,此處邏輯錯誤是“概念混淆”。
 
5.答題公式
 
“……”與“——”概念不同,不能混淆。“……”指的是X,而“——”指的是Y。因此,兩者看似相近,實質上差異很大,所以不能簡單地將兩個概念等同。
 
6.標準答題
 
“市場經濟的常見現象”與“經濟運行的客觀規律”概念不同,不能混淆。常見現象指的是觀察到的事物表象,是外在聯系和客觀形式,而客觀規律指的是事物內在的必然聯系,決定著事物發展的必然方向,是本質聯系和普遍形式。因此兩者看似相近,實質上差異很大,所以不能簡單地將兩個概念等同。
 
希望大家通過這部分內容的學習,對于概念混淆有一個清晰全面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