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論據問題對應試題題干命題要點“論證的論據是否成立并支持結論,結論成立的條件是否充分”。根據考查側重點的不同,分為論據虛假、條件缺失和因果無關。論據虛假,是論據本身不成立;條件缺失,是結論成立的條件不充分;因果無關,是論據與結論無推理關系。
論據虛假在實質上就是將原本的道理或者事實進行歪曲,將并不合理的道理或并不真實的事實作為觀點成立的理由,那么這樣得出的觀點顯然是沒有說服力的。比如,有這樣一個寓言“皇帝的新裝”,在故事里皇帝明明沒有穿衣服,但由于其強烈的自尊心歪曲了自己的認識,認為自己穿上了世界上最漂亮的衣服,那么顯然這個由謊言編織而成的觀點并不具有任何的說服力,虛偽的面孔一戳擊破。
下面具體展開說下論據虛假的題型解讀、應對策略、例題分析和答題公式。
1.題型解讀
論據是論證的起點,如果一個論證的論據虛假,那么將會直接導致論證是無效的。“論據虛假”是指論據本身存在錯誤,無法成立。一個錯誤的論據,即使加上多么嚴謹的論證過程,也不能推出可信的結論,不能構成一個有效的論證。
“論據虛假”有兩種情況:第一,事實論據虛假,即論據所講述的事實并不是真實的,與現實情況出入很多,很可能是相反的情況;第二,道理論據虛假,即論據所講述的道理并不符合真實的認知,與科學原理差異很大,很可能與真理背道而馳或只是對真理的一知半解。
2.析錯策略
分析一個論證的論據是否成立,首先需要劃清論證的成分,正確地標記所有的論據,然后逐個分析論據是否成立。事實論據虛假,邏輯錯誤的分析需要指出該事實論據的反例是成立的。道理論據虛假,邏輯錯誤的分析需要指出該道理論據講述的內容所指向的正確真理是什么。
邏輯錯誤的分析不能張冠李戴,不能指著結論說論據虛假。此外,由于“論據虛假”考查考生對論據真實性的分辨能力,考查難度較大,所以考生應理性地對待這類錯誤,如果認為分析起來很吃力,那么應該果斷地放棄,不能因小失大。
3.真題片段
同時,以制衡與監督為原則所設計的企業管理制度還有一個固有特點,即能保證其實施的有效性,因為環環相扣的監督機制能確保企業內部各級管理者無法敷衍塞責。(2014年1月)
4.例題分析
本處論證是因果論證,由原因“環環相扣的監督機制能確保企業內部各級管理者無法敷衍塞責”作為論據推理結果“制衡與監督為原則所設計的企業管理制度具有保證實施有效性的固有特點”。但是作為論據的這個原因由于其自身存在過度推理的因素,所以這個不成立的論據推理不出可信的結論。“確保”、“無法”等絕對詞都在暗示這個論據的表述過于絕對。
監督機制環環相扣就一定可以確保企業內部各級管理者無法敷衍塞責嗎?顯然不可以,再嚴密的監督機制如果不能被認可,不能被執行,那么終究只會停留在理論的層面,無法發揮實際的效用。
5.答題公式
“……”這個判斷不夠準確,無法作為合適的論據。“……”這個論據X(論述理由為何不成立)。因此,該論據本身不成立,不能推出“——”。
6.標準答題
“環環相扣的監督機制能確保企業內部的各級管理者無法敷衍塞責”這個判斷不夠準確,無法作為合適的論據。因為監督機制僅是內部管理的起點,除了機制還需要懲戒、獎賞等措施配合管理,所以單純依靠機制無法達到確保的效果。因此,該論據不成立,無法推出“保證其實施的有效性”這個結論。
希望大家通過這部分內容的學習,對于論據虛假有一個清晰全面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