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MBA報考測評申請中......

說明:您只需填寫姓名和電話即可免費預約!也可以通過撥打熱線免費預約
我們的工作人員會在最短時間內給予您活動安排回復。

導讀:有人說,拿到題目后,我沒有東西可分析,分析不出來什么,這是怎么回事?原因是,你不明白,要進行上述辯證分析,有一種能力是有益的不可缺少的,那就是聯想與想像的能力。

想像聯想是創造的起點,是開發智慧的利器,是聰明程度的體現,是思維能力的反映,只有會聯想和想像,才會多向求異,才有創造性思維,才能寫出新穎、深刻的妙文。比如幼兒園的繪畫班、看誰畫的羊多、怎樣填滿房子、發現的目光、雪化了是什么等等故事,都說明了想像與聯想的重要。下面我們對聯想與想像做些介紹。
 
一、想像聯想是引發相關事物間的橋梁
 
聯想,是一種心理活動的方式,也是一種重要的構思方式。它的特點是,從某一事物想到與之有一定聯系的另一事物。我們在生活中,隨時隨地會產生聯想。一提到“秋風”,往往立刻會想到“落葉”,因為“秋風”和“落葉”不但在時空上往往相伴出現,而且它們之間還有一定的因果關系,這就是“相關聯想”和“因果聯想”。我們喜歡把小朋友比作“花朵”,因為花朵的鮮艷、惹人喜愛,和小朋友有相似之處,這就是“相似聯想”。當我們提到過去“四人幫”打著“反對‘師道尊嚴’”的幌子迫害廣大人民教師時,會自然而然地想到現在廣大教師社會地位和經濟地位的大幅度有益于,這就是“對比聯想”。我們在分析阿Q這個魯迅小說中的人物形象時,有時會想到孔乙己,而不會想到祥林嫂或《一件小事》中的那個車夫,因為阿Q和孔乙己在某些方面相近,和祥林嫂或車夫則相去較遠,這就又是“相近聯想”了。這里的“相關”“因果”“相似”“對比”“相近”,說的是一事物與另一事物的聯系,我們把它形象地稱為“聯想的橋梁”。在社會生活中,這種聯系不是抽象的,而是具體的,我們把這種具體的聯系點稱之為“聯想點”。寫作不但要善于聯想,更要善于準確把握聯想點,才能為作文的構思服務。
 
需要強調的,一是聯想物與本體必須是兩個事物,不能是同一事物,否則,也不可能構成聯想;二是兩個事物得有聯系,如果兩個事物之間沒有明顯的聯系,那么這種聯想就是牽強附會的,只能給人矯揉造作之感。例如:從“綠”聯想到黑板,雖然東繞西繞也能找到二者之間的聯系,但已難以給人深刻的啟迪和美的感受。寫作時進行聯想構思,一開始就要正確判斷自己的“聯想”究竟是不是真正的聯想,否則就可能徒勞無功。
 
二、掌握進行聯想想像的基本途徑
 
聯想與想像的展開一般有以下兩種形式。
 
1.連鎖式
 
我們從一個事物想到另一事物,這是聯想的基本形態。但我們在寫作當中,往往不是簡單地僅僅從一個事物想到另一個事物,而是連鎖式地從一個事物想到與之有聯系的一連串的其他事物,這一連串的其他事物彼此之間有一定的順序,有一定的關系,例如遞進關系、因果關系等。這樣的聯想,產生一幀幀的畫面,也就是浮想聯翩,給人以更為豐富、更為強烈的感受。例如我們學過的巴金的散文《燈》,作者從眼前的燈光聯想到自己過去在“迷陣”中看見的“豆大的燈光”,聯想到“孤寂的海上的燈塔”,聯想到“希洛點燃的火炬”,后聯想到鼓舞人堅強地活下去的“微光”。這些聯想之間并不是并列關系,而是遞進關系:由實到虛,由淺入深,步步深入,一步步揭示出深刻的主題,引導人們不斷深入思考,這就是《燈》的思路。
 
我們寫作中運用連鎖式聯想,一定要處理好各個聯想之間的關系,使之有緊密的內在聯系,使其有合理的排列順序,這就是結構。如果各個聯想之間缺乏內在聯系或者排列順序不合理,就會給人雜亂無章甚至胡思亂想的感覺,也就是結構不清或結構混亂。1999年高考有不少考生作文有較為豐富的聯想,有的能合理安排聯想的順序,引導讀者步步深入思考,體現出清晰完整的結構。例如把有關戰爭痛苦的記憶移植給現代日本軍國主義分子,進而移植給美國總統克林頓,進而移植給對美帝國主義抱有幻想的人們。這樣,作品的意義就不僅僅是聲討戰爭狂人,更重要的是教育人們認清帝國主義的本質,時刻保持清醒頭腦,為祖國“四化”建設多做貢獻。層次很清晰,結構很嚴謹,作品的主題也大大加深了。也有的考生作文一會兒想到有了記憶移植,自己可以減輕許多學習負擔,一會兒想到有了記憶移植可以更好保存和發揚國粹,一會兒又突然想到有了記憶移植可以使人們解開許多歷史謎團。人們看不出這幾個聯想之間有什么內在聯系,也不知作者是根據什么來安排聯想之間的順序的,這樣的聯想就不是連鎖式聯想了,文章自然層次不清,結構也必然混亂。
 
2.輻散式聯想
 
有的聯想不是呈連鎖式形態一幀一幀展開聯想的畫面的,而是以本體為核心,向四面八方展開的:猶如車輪的輻條,環軸心伸展開去。這種輻散式聯想,不要求各個聯想物之間有遞進關系,只要求各個聯想物與本體之間有內在聯系,是從本體引發出來的即可。這種展開形式,有利于作者自由馳騁,自由發揮,可以使聯想的一幀幀畫面更豐富多彩,更絢爛多姿。例如香港作家黃河浪的散文《故鄉的榕樹》,作者從住所左近的土坡上的兩棵蒼老蓊郁的榕樹,聯想到故鄉熟悉的大榕樹。然后以故鄉的這棵大榕樹為核心,展開一幅幅畫面:“我懷念從故鄉的后山流下來,流過榕樹旁的清澈的小溪,溪水中彩色的鵝卵石,到溪畔洗衣和汲水的少女,在水面嘎嘎嘎地追逐歡笑的鴨子;我懷念榕樹下潔白的石橋,橋頭兀立的刻字的石碑,橋欄桿上被人撫摸光滑了的小石獅子。”然后作者聯想到兒時在老榕樹下玩耍的往事,聯想到有關老榕樹的傳說,聯想到母親、老祖母、曬得黝黑的農人們和全村的人們……不管作者想得多么多,都緊緊圍繞故鄉的老榕樹,與故鄉的老榕樹形成輻輳關系。
 
當然,連鎖式展開和輻散式展開往往不是各自獨立存在的,它們往往互相交織在一起,例如總體構思是連鎖式,而在連鎖的進程中,又時時出現輻散式聯想。
 
三、聯想與想像在寫作中的作用
 
1.聯想與想像是打開寫作思路的鑰匙
 
如上所說,聯想可以引發出很多相關的事物,因此,聯想與想像是打開寫作思路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