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MBA報考測評申請中......
說明:您只需填寫姓名和電話即可免費預約!也可以通過撥打熱線免費預約
我們的工作人員會在最短時間內給予您活動安排回復。
導讀:
明年MBA學費上漲已成定局。據《東方早報》9月24日報道,繼同濟、財大、復旦等高校確定2009年MBA學費確定上漲8000元至2萬元人民幣不等之后,上海交大也公布該校2009年MBA學費將上漲2萬~3萬元,在職MBA班的學費由8.8萬元調整為11.8萬元。
據報道,上海交大經管學院院長表示,漲價系被迫而為,“如果不跟進的話,別人會認為我們的產品質量有問題”。這一解釋確立了MBA學費上漲的“價格營銷”說――先有高校以各種理由漲價,接著其他高校跟著漲價;跟著漲價的高校,認為自己完全是被迫漲價,因為不漲價就可能意味著自己掉價。后一種漲價行為,反映出當前MBA教育存在的諸多問題。
其一,未能堅持按生均教育成本確定學費標準的原則。雖然MBA教育屬于非公共教育,但非營利性應是所有教育堅持的基本原則。公辦學校的MBA教育,其學費標準應按生均教育成本確定,即首先核算MBA學生的生均教育成本,然后按照學生承擔的比例(視教育回報確定,最高為100%)進行計算,確定學費標準。在核算生均成本時,應進行聽證,而不是僅僅由學校說了算。因此,高校若要上調MBA學費,必須公布教育成本增加的情況,包括教師待遇、教學項目投入的增加等,并進行聽證。而不根據具體的生均成本確定MBA學費,僅出于“營銷需要”就提高MBA的學費標準,本質上是違規的,即使學校承諾把漲價之后獲得的新增學費用于設立獎學金。其二,借壟斷地位集體漲價。雖然在經濟學中,存在著“價格越高越要買”的投資行為以及“以價格來顯示身份”的奢侈品消費現象,而且,在自由的教育競爭中,敢于提高學費,同時不影響生源質量,這可以反映出這所學校提供的教育是高質量的。但問題是,接受MBA教育不是買房、買股票,消費MBA教育不是消費奢侈品,我國MBA教育更不是自由競爭的教育。以上這種邏輯,或許在大學管理學院領導及MBA營銷人員那里是成立的,至少是漲學費的一個理由。但在報考MBA的學生看來,其中邏輯就好比,某個名牌方便面漲價了,其他品牌的方便面跟著漲價,同時抱怨,其實自己本來不愿漲價,但擔心不漲價會被認為質量低,所以只能也漲價。誰知道這是不是這些學校商量好,共同漲價的呢?
報考MBA的學生,會認為價格越高、質量就越高嗎?他們在選擇MBA時,難道就只看價格而不看學校的教育質量、教育回報嗎?他們會因為北大的MBA、交大的MBA堅持不漲價,就認為其質量低而不報考嗎?當然不是。因此,眼下MBA教育漲價,更可以視為一種集體漲價行為,而之所以漲價能夠成功,主要在于國內MBA教育資源的壟斷,國內優質MBA教育資源還是掌握在少數公立高校手中。而且,我國的研究生報考制度,也不容學生在拿到學校錄取通知書之后根據學校提供的教育服務自由選擇。
筆者建議,有關部門應透明核算MBA教育成本,評估學費上漲合理性,而不能任由各高校背離MBA教育屬性任意上漲學費。這是對所有接受MBA教育的學生負責,更是對MBA教育健康發展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