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華南理工大學MBA校友故事|李津:盡己所能,既是一種態度,也是一種習慣
校友介紹
李津
華南理工大學2013級MBA校友
廣東機場白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市場總監
2020年春節前夕,當人們結束一年的忙碌,正準備闔家團聚或外出旅行之際,卻被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打亂了計劃。在全國上下受疫情影響的危急時刻,在那段全面停工停學停產、居家隔離的灰暗時光里,除了逆流而上的白衣英雄、部隊戰士,還有無數行業中的個體臨危受命、堅守一線工作崗位。本期校友故事的主角就是這其中的一枚“螺絲釘”——廣東機場白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市場總監、2013級MBA校友李津。
李津所在的企業是廣州白云機場的二級單位,作為交通運輸行業的一員,他們在疫情中響應號召,取消春節假期及時到崗,為機場業務的穩定運行提供有力支撐。今年出現在廣州白云機場的旅客自助服務產品,如自助行李托運、自助登機門設備等,正是李津所在的公司在智慧機場建設中研發的成果。在疫情中,自助產品不僅有效減少了旅客間的接觸,更加快了人流通行速度,最重要的是避免了擁堵和聚集,有效遏制了疫情擴散的可能性。
那么李津從事的具體工作是什么呢?用李津自己的話說,她的工作既需要與用戶溝通技術,又需要與技術溝通業務——IT銷售,一項既要求掌握專業知識,也要求具備銷售技能的工作。談及工作,李津認為,一名合格的銷售首先需要具備較強的溝通力和理解力,能夠準確理解客戶需求;其次需要有很強的敏感度,能夠從信息的海洋里,敏銳地捕捉有價值的信息,進行分析使用;最后,贏得客戶信任、逐步搭建人脈關系網亦是必需。這三點恰好正是李津所長。
十三年來,李津服務的企業先后跨越能源化工、交通物流和農牧等多個行業,但工作內容卻一直緊緊圍繞IT銷售展開,專業的聚焦使得她能夠從容應對每一次變遷。
“IT只是一種手段,可以為各行各業賦能,不管是經濟效益、管理效益還是自身的競爭力,都能通過信息技術的手段獲得有效提升”,因此每到一個全新的行業,李津都會進行一次“行業知識的輸入+輸出”來快速提升自己的業務能力。何謂“行業知識的輸入+輸出”?即先通過深入學習和調研加深業務理解,再結合信息技術進行知識轉化輸出,從而為客戶提供符合企業需求的技術方案。快速學習的能力和切實可行的方法論,讓李津在踏入全新領域時亦可以游刃有余、見招拆招。
面對繁忙且頻繁出差的工作,李津堅持在每周日晚回顧當周工作的完成情況,并做好下周的相應安排,有的放矢的同時,靈活應對工作中各種突發、緊急狀況。規劃性、條理性,讓李津在應對工作、家庭時顯得分外輕松。“不管工作日多忙,周末時間,我一定會在家陪孩子、做家務。一周五天的腦力勞動,需要利用周末的體力勞動來調劑”,她打趣地說道。她從不在手機里安裝“殺時間”的娛樂軟件,取而代之的是每天至少15分鐘的閱讀,有行業資料,也有推理、武俠、科幻小說,有張亦有弛。
有了靜下心的時間,就有了深入的思考和規劃。2012年,面對上升期的壓力,已工作5年的李津第一次出現了疲憊心理,自律要強的她一時間甚至不知如何才能改變狀態。最終,經過深思熟慮,李津選擇再次回到學校讀書,希望通過學習改變自己的思維模式、提升自己的思辨能力,以應對外部世界的變化、應對職場的無限挑戰。
對于一直從事IT銷售的李津來說,以工見長、多學科協調發展的華工MBA符合職業發展需求極好的選擇。三年學習時光快樂而充實,系統的知識學習和積累、與來自各行各業的同學的廣泛接觸,都為李津的工作帶來了諸多的啟發。擔任MBA聯合會副主席期間,李津成功組織和參與了迎新晚會、MBA創業大賽等活動,并獲得了中國MBA華南聯盟授予的年度新秀榮譽。“共贏”,是李津在華工MBA習得的,也是她在日常的銷售工作中踐行的。
無論學習、工作還是生活,李津都要求自己用心做到最好,這種“盡己所能”的態度也慢慢內化為一種習慣,成為驅動李津在優秀之路上奔馳的動力。
原文標題:校友故事|李津:盡己所能,既是一種態度,也是一種習慣
原文鏈接:https://mp.weixin.qq.com/s/nuXk_Vgc3lBMNWVzKRM55g
以上就是“華南理工大學MBA校友故事|李津:盡己所能,既是一種態度,也是一種習慣”,更多MBA院校新聞,請多多關注社科賽斯MBA備考網!